APP下载

南极科考,没人敢破坏环境

2009-04-24

环球时报 2009-04-24
关键词:考察队极地海豹

本报记者 余建斌

从阿根廷建立第一个科考站以来,已经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考站。人类这么多的科考活动会对南极造成环境污染吗?记者前不久跟随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内陆地区筹建昆仑站,亲身感受了在南极科考时如何搞环保。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进入西风带后,就相当于进入了南极。考察队马上给全体队员上了一堂南极环境保护课,《南极条约》、《保护南极海豹公约》等相关内容队员们都要牢记。考察队还有非常细致而具体的环保规定:行进途中,要尽量减少车辆行进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所有的空燃油桶都由内陆队运回中山站,再由考察船运回国内;尽可能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使用充电电池;加强对车辆及燃油桶的检查,以防止漏油现象发生。

第25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秦为稼介绍说,在南极科考,应尽可能维护周围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原始状态,确实因需要而不得已改变环境和生态现状的,应控制在“小于轻微或短暂影响”的程度内,并在考察活动完成后,尽可能修复周围环境与生态,使之接近其原来状态。

南极科考对动植物的保护也极严格,禁止惊扰、伤害、猎捕或喂养任何南极哺乳纲动物和鸟纲动物,也禁止钓鱼等行为。因科学研究需要猎捕帝企鹅、海豹等南极动物,事先必须得到许可。在南极开车也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以避开地面植被区或鸟类营巢区。在南大洋行驶的破冰船,更应注意规避水面各类南极动物,避免对它们造成伤害。在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最初接近中山站海域时,被困于纵横交错的乱冰叠加区。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向前艰难拱动破冰时,经常会遇到不少在海冰上扎堆的企鹅群,有个别企鹅或者威德尔海豹还挡在破冰船前,这时,雪龙号就要急刹车并且转一个角度,以避免伤害这些动物。

南极考察时间很漫长,但对于垃圾、污水都有严格的处理规定。在南极大陆就地产生的垃圾,首先要分类,可以烧的就地焚烧,其他就带回国内。像中山站食堂里就贴着垃圾分类提示,公共洗碗间里放着五六个大垃圾桶,易拉罐、玻璃、金属、塑料、食物垃圾等都要分开丢弃。能焚烧的如食物残渣、废纸,也由专门的人员处理。会产生有毒物质和气体的垃圾像泡沫塑料等都不能烧。其他的垃圾都装进集装箱运上雪龙号带回国内。

据记者了解,昆仑站建设方案此前已通过国际上的环境评价,虽然队员们冒着高海拔、零下4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和近乎普通大气一半氧气的缺氧环境,但他们在建设期间就及时收集建筑垃圾进行整理、打包。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回来时,虽然路上极其难走,但考察队所有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包装材料包括纸壳、小木板等,全都被拉上雪橇带回了中山站,实现现场的零排放、零废弃。▲

猜你喜欢

考察队极地海豹
可怕的极地雪融
火星考察队
在极地盖房子
考察队遭抢记
极地之星
可爱的海豹
动物爱耍伪装术
标杆怎么会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