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美人小椒引种表现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2009-04-23李品汉

科学种养 2009年3期
关键词:茄科麻栗坡县苗龄

李品汉

1. 品种来源及引种表现

①品种来源。黑美人小椒原产越南,为越南海洋省多年种植的地方特色小椒品种,属茄科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省麻栗坡县农业局蔬菜站于2007年从越南海洋省引进原种试种获得成功。

②引种表现。种植结果表明,该品种中晚熟,植株长势较旺盛,下部分枝4个,株高75~80厘米,植株开展度70厘米×80厘米。抗病性、耐湿性强,抗炭疽病、疮痂病和病毒病。幼苗、茎秆、叶脉、花冠、雄蕊、雌蕊、果柄均为紫色。叶片幼苗期为紫色,随着植株生长,中后期逐渐变为墨绿色。幼果初期为绿色,长至1厘米长时变为紫黑色。果实短圆锥形或短牛角形,成熟前均为紫黑色,坐果后45~50天逐渐转为紫红色,充分成熟的果实呈深红色。果实单生,光滑黑亮,平均果长5.04厘米,果肩宽2.04~2.08厘米,单果重4.7~8.1克,单株结果80~120个,单株产量450~600克,亩产鲜椒1500~2000千克。果实辛辣,香味浓郁,适宜鲜食、泡椒腌渍,亦可收获干椒。

可利用庭院或房前屋后零星地种植,也可在阳台进行盆栽(每天须有4~6小时的光照),全年无霜地区还可剪枝留桩进行再生栽培,提早上市,其价格是正常上市的5~6倍,效益非常可观。

2. 栽培技术

①播种期及播种量。在麻栗坡县低热河谷地区,全年无霜或霜期短,早熟反季节栽培以秋播或冬播为主,秋播在9月底至10月初播种,露地育苗,苗龄65~70天;冬播于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播种,实行小拱棚保护地育苗,苗龄75~80天。正季栽培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拱棚育苗,苗龄50~60天。育苗移栽亩用种量为20~25克。

②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单独种植或与玉米、瓜类(西瓜、黄瓜、西葫芦)、花生等间套作。单作行距60厘米,窝距50厘米(定植单株),亩栽2000~2200株。与玉米间作,每畦播幅3.5米,种2行玉米(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间作4行辣椒(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亩植玉米1100株、辣椒1500株。

③种植地块的选择与整理。选择前作为非茄科作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缓坡砂壤土地块种植,最好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移栽定植前再耖耙1次,使土壤充分细碎,以开厢理沟种植为好(有利于雨季排水和田间操作管理),按每畦1.2米(包括沟在内)开厢,厢面宽0.9米,沟宽0.3米,深0.2米,每厢种2行。

④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实行配方施肥。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000~2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5千克,硼砂1千克,锌肥1千克,化肥与有机肥充分拌匀后施作底肥,采用穴施,每穴施肥1千克左右,施后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定植后至植株开花坐果前可不追肥,以防前期生长过旺。干旱天气可适当浇施腐熟淡清粪水(或淡沼液肥),始花期以人畜粪尿对2倍水施作稳花肥,盛果期每亩穴施尿素15~20千克、45%三元复合肥(含硫酸钾)25~30千克,施后覆土。采果期间每隔15~20天喷施叶面肥1次,每次用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以充分满足结果期植株所需营养,确保丰产。

⑤病虫害防治。该品种虽然较抗病,但管理上仍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开花前每隔10~15天喷1次百菌清或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预防;坐果期间每采收2次果,喷1次代森锰锌或其他杀菌剂,防止因采摘造成伤口感染发病。若发生病毒病及螨类害虫、棉铃虫、烟青虫等,应在发病和为害初期,及时喷菌毒清或克螨特、功夫、敌杀死、敌百虫等药剂防治。

⑥采收与留种。开花坐果后40~45天,当果实充分膨大、果色亮丽呈紫黑色时即可采收青果;老熟果在坐果后55~60天,果实外表皮变为深红色时采收,每星期采摘1次,一般以晴天上午或下午采摘为好。

辣椒属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杂交率较高,为确保本品种的优良种性,留种田要与其他辣椒品种间隔500米以上。开花结果期拔除杂株和变异株,选留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结果多、果形正、抗病性强的健壮植株作留种株,待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后熟5~7天,然后剖果取种、晾晒、保存。也可将果实直接晒干,用小木棒打碎后,扬净杂质保存。

(作者联系地址:云南省麻栗坡县农业局蔬菜站 邮编:663600)

猜你喜欢

茄科麻栗坡县苗龄
不同苗龄大花序桉造林效果分析
不同接穗苗龄对小果型西瓜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茄科尖孢镰刀菌3 个专化型细胞壁降解酶的比较
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
麻栗坡县林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研究
麻栗坡县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对策
苗龄天数对豇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