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间作玉米栽培技术

2009-04-23周长安

科学种养 2009年3期
关键词:单作结荚间作

周长安

大豆是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养地作物。近几年,大豆间作玉米技术在我县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证明,比单作玉米每亩增收220元,比单作大豆每亩增收300元。

一、种植方式

大豆间作玉米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一般以4行或6行大豆间作2行玉米为好,这种间作方式的群体结构均较为合理,既可以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增加玉米产量,又可以减少玉米对大豆的遮阴,获得一定的大豆产量。大豆间作玉米,玉米可适当缩小行、株距,增大密度,以充分利用间作田间透光良好的环境条件,发挥玉米边行效应的增产潜力;大豆则要适当缩小行距,增大株距,减少密度,以改善大豆田间通风透光的条件,使大豆植株个体得到较大的营养面积。一般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大豆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大豆每亩1万~1.3万株,玉米亩留苗3000~4000株。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选用适宜品种。玉米品种应选用秆硬抗倒、叶片收敛、生育整齐、适于密植的良种,如鲁单981、农大108等,大豆品种选用早熟性或耐荫结荚多的品种,如鲁豆10号、齐皇29号、齐皇31号等。

2. 水肥管理。播种前需浇地造墒,增施种肥,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5~7千克,保证苗全苗壮。幼苗期这两种作物都比较耐旱,一般不干旱可不必灌溉,这样有利蹲苗,促根深扎。大豆开花以后,玉米拔节以后,需水量就明显增加,特别是大豆结荚鼓粒期和玉米抽雄期前后是这两种作物的需水临界期,如果气候干旱,要及时浇水。这两种作物间作,生育期进程比较一致,在土壤缺水时,可同时灌溉,但在追肥上,则要分别进行。大豆需要追施的氮肥量少,一般在花期追1次磷酸二铵(每亩追施15~20千克)即可;玉米需肥量大,一般在拔节、大啦叭口或抽雄时分别追肥1次尿素,即在拔节期亩施15千克,在大喇叭口期亩追施25~30千克。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平阴县农业局 邮编:250400)

猜你喜欢

单作结荚间作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间作对澳洲坚果牛大力根茎叶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间作大葱对桔梗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农林复合对近地面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枣药间作滴灌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