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粳稻新品种临稻1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9-04-23金桂秀王福花
金桂秀 王福花
摘要阐述了中粳稻新品种临稻15号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并从种子处理、秧田选择与管理、大田栽培与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临稻15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临稻15号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临稻15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66-02
临稻15号系临沂市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临稻10号为母本、临稻4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2004年在所内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0%以上,且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5年中选品系推荐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6年继续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山东省水稻生产试验;2008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鲁农审2008025号);同时申请了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保护(保护公告号:CNA004887E)。
1特征特性
1.1生育期
临稻15号在临沂稻区2年品种比较试验,生育期表现比黄淮稻区对照豫粳6号早熟2d,2005~2006年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比对照豫粳6号平均早熟2d,且表现落黄好、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2007年山东省水稻生产试验比对照临稻10号平均早熟1d。在山东主稻区全生育期一般为水育秧156d,旱育秧151d,属中粳中晚熟品种。
1.2形态特征
该品种株高98.6cm左右,叶色浓绿,叶片中等长度,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株形紧凑,剑叶上冲,根系发达,群体自我调控能力较强,直穗型,穗长15.0cm,每穗总粒数129.0粒,结实率84.0%,千粒重25.6g,穗大,粒多,穗层整齐一致,脱粒性中等,粒型椭圆,长宽比2∶1左右,间白色短芒,落色金黄。
1.3抗病性
该品种2005年经中国水稻研究所抗病性鉴定:中感苗瘟、穗颈瘟,白叶枯病苗期感病,成株期中感。田间调查,条纹叶枯病最重点病穴率8.3%,病株率1.9%。2年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抗病性综合表现为轻感苗瘟、穗颈瘟,中抗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高抗白叶枯病。尤其对近3年重发的条纹叶枯病抗性表现明显强于对照豫粳6号。
1.4品质鉴定
2006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杭州)品质分析:稻谷出糙率86.7%,精米率77.9%,整精米率76.1%,垩白粒率11%,垩白度0.8%,直链淀粉含量17.0%,胶稠度84mm,米质符合国家2等食用粳稻标准。
2产量表现
2004年该品种在临沂市水稻研究所所内品比试验中,比对照品种豫粳6号增产13.5%,达极显著水平。
在2005~2006年山东省水稻品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8 848.5kg/h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0.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841.0kg/hm2,比对照临稻10号增产2.7%。
3高产栽培技术
3.1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在太阳下照晒,既可杀菌,又可激发种子酶活性,确保苗全、苗齐、苗壮。再用清水漂选种子,除去秕粒,亦可用一定比例的泥水漂选。之后浸种,浸种时先把漂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2d,再用药剂浸泡1d,捞出催芽,待稻种露白时,即可播种。最后药剂浸泡,一般可用恶线清、多菌灵、使百克等药剂浸种,亦可用1%生石灰水浸泡1d,换水后再用清水浸泡1~2d。浸泡催芽的时间长短可视天气晴阴、温度高低而定。
3.2秧田选择与管理
3.2.1旱育秧田选择。秧田最好选择易灌易排、肥力较高的菜园地,如采用大田,可在冬前冬耕冻垡。
3.2.2整地做畦。秧田要整平耙细,无明暗坷垃,作成畦面宽1.3~1.5m、畦埂宽0.2~0.3m的阳埂阴畦。
3.2.3施足基肥。一般施圈肥37.5t/hm2、过磷酸钙300~450 kg/hm2、硫酸钾150~225kg/hm2,分畦撒施,深翻15~20cm,混合均匀耧平待播。
3.2.4浇足底墒水。首先要浇足浇匀,待水下渗后可随即播种,在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不易板结的地块,可干播种后浇水。
3.2.5精量播种。播量300~375kg/hm2,要撒播均匀,防止出现疙瘩苗。
3.2.6覆土。播种后先覆盖1cm厚的土,将种子覆盖严实。第2~3天待畦埂不粘时,再挖埂土覆盖2cm厚的土,以利保墒,使阳埂阴畦变成阴沟阳畦。待播后3~5d,稻芽长1.0~1.5 cm,随即去土,将保墒层去掉即可,使畦再次恢复成阳埂阴畦。亦可采用地膜覆盖育秧,播种后均匀覆盖1.5~2.0cm厚的土层,然后覆盖农膜,待出苗后3~5d适时揭膜,之后纳入正常管理即可。
3.2.7秧田管理。①肥水管理。稻苗在3叶前不能浇水,浇水易出现黄萎苗,而易形成僵苗,遇雨要及时划锄破除板结。4叶后遇旱及时浇水,若插秧期临近苗子过矮过小,可多浇2遍水,促其快发;反之,秧苗过高过大,要严控浇水。浇水时,可视苗情适当追肥,一般施尿素150kg/hm2,拔秧前6~7d亦可适当追施送嫁肥。②田间除草。一是化除;二是人工拔除。常用的芽前除草剂有丁草胺、农思它;芽后除草剂有敌稗、千金等,注意喷药时要适量均匀,按要求使用,防止出现药害。③病虫害防治。秧苗3叶后,用氧化乐果、吡虫琳等杀灭灰飞虱、稻蓟马、叶蝉等,预防条纹叶枯病;在麦收前1~3d,用锐劲特或吡虫琳、氟虫睛等防治灰飞虱、蓟马、叶蝉和钻心虫等;在插秧前1~2d用锐劲特或吡虫琳、氟虫睛等再喷1遍,防治越冬代钻心虫(三化螟)及灰飞虱、蓟马、叶蝉。
3.2.8旱育壮秧标准。秧龄45~50d,秧苗高20cm,6.5~7.5片叶,叶色浓绿,基部假茎宽0.7~1.2cm,根系发达,白根多,黄根少,无黑根,30%以上秧苗带分蘖,秧苗坚挺有弹性,单株鲜重0.75~1.50g以上。
3.3大田栽插与管理
3.3.1施足基肥。施圈肥37.5t/hm2、碳铵750kg/hm2、硫酸钾复合肥450~600kg/hm2,或过磷酸钙600kg/hm2、硫酸钾150~225kg/hm2、硫酸锌30~45kg/hm2。
3.3.2耕翻耙透。施肥后先耕翻15~20cm,再灌水泡田,泡透后再耙深耙细、耙平。待沉实后插秧。
3.3.3合理密植。插秧一般在6月25日前后完成,在此期内愈早愈好。插秧行、墩距一般掌握在25cm×12cm,插33万墩/hm2左右,墩插苗2~3株比较合理。插秧深度一般要求1.5~2.0cm。
3.3.4大田管理。①除草追肥。插秧后5~7d结合施用除草剂,施尿素75kg/hm2,8月初追施尿素150kg/hm2、硫酸钾225 kg/hm2,以满足其抽穗期对肥水的需要。在9月上旬视水稻长势情况建议喷施磷酸二氢钾、壮多收、叶霸等叶面肥,促进灌浆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②水层管理。在大田整个生育期间,要保持浅水返青分蘖,以后各生育阶段实行间歇灌水,干干湿湿,湿润管理,整个群体实行超前控制。茎数达到450~525万个/hm2时,开始烤田,控蘖壮秆,茎数稳定后再覆水管理,后期停水不易过早。③病虫害防治。临稻15号对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有较强的抗性,但对虫害应加强防治,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7月中旬前后喷施井冈霉素、锐劲特等防治纹枯病、第 1代钻心虫、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等;在8月上旬、8月下旬即抽穗前后,用锐劲特、氟虫睛、甲基托布津等各喷药1遍,重点防治穗颈瘟、白叶枯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特殊年份还应根据田间病虫害具体发生危害情况加强防治。
3.4收获
10月中旬水稻黄熟后择日收获,晒干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