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大抢购华友世纪 意在何为?

2009-04-22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22期
关键词:世纪娱乐

盛大抢购华友世纪意在何为?盛大终于以462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华友世纪成功,至此,从4月就开始陷于收购纷争的华友世纪的命运已基本确定。

6月8日,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大”)和华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世纪”)宣布,双方已签署正式协议,同意由盛大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启动要约收购,以每股4美元的价格收购华友世纪51%的已发行普通股(按摊薄计算),该价格较华友世纪6月5日收盘价高出约25%,交易总价为4620万美元,华友世纪的董事会也一致推荐华友世纪股东接受盛大的要约收购。至此,从4月份起就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友世纪收购案终于告一段落。

转型失败导致被收购

2000年,原信息产业部批准华友世纪为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SP),并向其颁发了国内第一张增值电信业务运营许可证,而借助移动梦网开放的手机短信商业平台,华友世纪成为移动梦网业务的开拓者,仅凭借彩铃下载和短信投票等几种应用,它就挖到了第一桶金。

2005年2月,华友世纪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7052万美元。就在当年5月份,华友世纪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490万美元、净利润560万美元。

而从2005年开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二次确认、免费试用”等SP新政,让华友世纪等SP们的日子不再好过。2006年11月16日,华友世纪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其净利润为16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下滑5.6%,同比下滑68%。作为一家以无线增值业务起家的公司,华友世纪原来的优势已经变为劣势。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纷纷自己开发增值业务的同时,华友世纪的利润大幅下滑,双重夹击下,华友世纪不得不进行业务调整。按照华友世纪董事长王秦岱的想法,华友世纪开始向娱乐帝国转型。2005年10月,华友世纪联手华谊兄弟签约张靓颖。11月,华友世纪收购飞乐唱片60%股份,并将其更名为华友世纪飞乐数码音乐,同月,华友世纪投资成立华友数码传媒公司,合并了其在音乐领域的所有投资。12月,华友世纪斥资3500万元战略投资华谊兄弟音乐,同月华友世纪以410万美元全资收购手机游戏服务商上海岩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华友世纪还收购了鸟人艺术、华友金信子音乐等唱片公司。2008年9月9日,华友世纪宣布正式推出经纪公司,并签下首位艺人李小璐。至此,这家SP公司已经全面向传统娱乐业转型,华友世纪打造的娱乐帝国的雏形已经出现。

而向娱乐业的转型并没能拯救华友世纪,今年一季度,华友世纪净亏损210万美元,其中,无线增值服务收入为790万美元,同比下降28.6%。在利润的重压下,为了改善经营,华友世纪开始裁员缩减成本。虽然华友世纪的总裁兼CEO向松祚表示公司裁员只是为了提高内部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但选择在此时裁员,无疑加大了外界对华友世纪经营不善的猜想。另外,向松祚对外界表示,公司仅裁掉了30%的员工,而在一些论坛上,有以华友世纪员工身份出现的网友发帖声称:“华友世纪裁员高达50%,剩下的主要就是财务、人事、行政等部门的人员,销售和渠道部门的员工不到100人。”

艾瑞分析师赵旭枫在接受采访时称,

美国投资银行Pali Research日前发表投资报告称,盛大(Nasdaq:SNDA)收购华友世纪(Nasdaq:HRAY)股票的价格非常划算,同时该机构维持对盛大的“买入”(Buy)评级,并维持其78美元的目标股价不变。

Pali Research认为,盛大通过收购华友获得了两个资产,华友世纪的音乐资产和华友的移动分销平台。Pali Research认为,这一收购价格合理,而且符合盛大的长期战略,即从纯粹的游戏公司转变成互动娱乐公司。网络游戏是娱乐内容的一种,文学和音乐同样属于娱乐内容。

盛大现有的分销平台是互联网,旗下的游戏和文学内容都需要通过电脑访问。然而,中国的手机用户总人数约为7亿,是网民人数的两倍多。Pali Research认为,收购华友将为盛大的分销网络添加一个移动平台。华友在中国WAP市场拥有19%的份额,在移动增值服务市场拥有12%的份额,有了华友世纪的网络,盛大就可以通过手机来分销游戏、音乐和文学内容,由于中国3G网络的快速推进,因此这些内容的分销将会更为有效。

华友世纪的业绩一直不好,已经亏损很长时间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华友世纪是无法等到3G应用井喷式爆发到来的那一天,选择出让51%的股份是生存所需。

3G新应用成为收购基础

从业绩走下坡路开始,华友世纪似乎一直摆脱不了“收购”这样的字眼。据盛大前总裁唐骏透露,两年前,盛大就想收购华友世纪,后因为盛大当时并没有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得收入的业务,再加上不看好SP的发展前景,导致收购议案搁浅。

而2007年年底,华友世纪又开始与光线传媒进行合并,但数月后,双方由于“对未来发展战略的不一致”,宣布合并破产。

今年4月份以来,华友世纪又一次成为抢手货,由欢乐传媒CEO董朝晖牵头的联合投资财团Best Prospect Overseas Limited发出了收购华友世纪51%发行股的要约,后由于华友世纪的沉默不做应对,这次收购以独立财团撤回要约而结束。

而与此同时,盛大再次提出收购华友世纪,这是华友世纪第四次卷入收购事件。为何此次华友世纪的董事会一致推荐华友世纪股东接受盛大的要约收购?而风光不再的华友世纪又为何一再成为盛大等企业争相收购的对象?

在公告发布之初,记者曾就两家企业的合作采访过双方,但他们均未给出回应。如果说两年前,盛大试图收购华友世纪,还只是基于对SP业务一个不太明确的规划,那么今天,盛大的收购时机显然已经成熟。3G时代的到来,是盛大收购华友世纪一个相当重要的理由。搜狐的CEO张朝阳曾经表示:“3G概念使得手机未来将成为上网电脑的替代品。”而盛大如果想要在3G业务上抢得先机,它目前基于互联网的所有应用都必须平稳地过渡到手机业务上来。有业内人士认为,华友世纪作为第一家获得牌照的SP,手中拥有上千万的用户、与运营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强大的音乐娱乐资源,一旦盛大的游戏、文学以及在线三个核心业务的内容,同华友世纪的资源相结合,就意味着将目前单一的互联网收费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收费模式和手机收费模式相结合,其产生的结果是不容小觑的。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首席执行官侯小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网络文学主要依赖电脑用户点卡付费,支付方式本身还不够简化。3G手机必然需要丰富的内容服务,同时也可以形成特定的付费支付平台。”而一旦与华友世纪合作,起点中文网可以把起点中文网上的内容作为一种“SP应用”注入进去,收费模式也可与手机进行结合。

而手机游戏业务则成为盛大涉足3G业务的首要发力点。在谈到这项业务时,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手机游戏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2009年第一季度,空中网迎来三年来的巨大逆转和突破,不仅收入持续增长至近3000万美元,几乎逼近历史最高值,还迎来了两年来的首次盈利,运营利润为263万美元。空中网CEO王雷雷表示,扭亏为盈要归功于其手机游戏的迅猛发展。以游戏起家的盛大,自然不可能放弃这块利润丰厚的市场,凭借自身在互联网游戏领域的经验,再加上华友世纪现成的手机游戏团队和渠道,想在这块市场后来居上,也不是很难。

这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在此次盛大图谋收购华友世纪的博弈中,华友世纪上市公司的壳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年4月份,就传出盛大要将其旗下的盛大游戏单独剥离出来上市的传言,而此次盛大收购华友世纪的消息一传出,有很多分析师都认为,这是盛大想借华友世纪的壳,让盛大文学单独上市的第一步。目前,盛大旗下拥有盛大游戏、盛大在线、文学等三大核心业务和几十家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庞大的业务群虽然支持着陈天桥娱乐帝国的梦想,但面对庞大的业务和复杂的架构,分拆业务也是必然的。

而对于盛大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华友世纪的财报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华友世纪持有的现金及短期存款为5947万美元。而盛大以4625万美元的价格,就轻松地享有了支配5947万美元的权利。

对于华友世纪世纪而言,选择盛大网络而不是其他投资方,也有其自身考虑。之前,华友世纪之所以与光线传媒合作失败,是由于双方对未来发展战略的认识不一致。有业内人士认为,对盛大网络发展战略的认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未来整体娱乐行业收入的预期,是华友世纪最终接受盛大网络收购的理由。对于华友董事长王秦岱来说,作为公司的创始人,把自己的公司交给一个有着宏大发展目标的公司就不难理解了。

猜你喜欢

世纪娱乐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世纪赞歌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文白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