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外国文学系列讲座聚焦当代英美文学
2009-04-22王杨
王 杨
4月9日下午,中国作协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建德,讲授当代英美文学概况及特点。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崎嵘、杨承志,与中国作协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职工一起听讲座。
陆建德在讲座中就作家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文学作品对人心灵复杂性的观照、文学历史观的新角度、故事与实验的写作技法、英美主流文学对族裔文学的吸收等当代英美文学的突出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指出,由于英语在世界上属强势语种,当今英语文学阵营庞大,除英美外,还包括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的一些创作。现今不同国家的英语文学更加强调自己的特色,我们在看待英语文学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其文明本质的东西,这样更有利于反观自己的文学发展。陆建德认为,当今英语作家的历史关怀意识非常浓厚,敢于自省,这点值得中国作家借鉴和深思。现在不少英语文学作家常常以“社会的医生”角色出现,通过作品中的具体细节描写来看待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时还通过历史题材来评价当今时局。他们透彻研究历史的工夫十分扎实,其作品深度可能超过一般的历史学家。英语作家的作品较少简单地区分善恶界限,相反,英语作家对普遍人性更为敏感,超出一般的二元对立,注重对人精神道德的巨大“灰色地带”的探索。当前英语文学的又一特点就是注重吸引以往被认为是支流的作家和形态。例如美国文学中,作家的族裔背景复杂,但很多不同背景的作家仍然不断地被吸纳到其主流创作中去,像对黑人作家、华裔作家等加以扶持,希望同化到其主流价值观念中。在英国同样如此,一些具有移民背景的作家也成为创作主力。这些都体现英语国家巨大的消化力和包容性。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那些来自第三世界的作家进入英美等发达国家写作,不少人是写原来的本土题材,但心目中理想的读者对象则指向英语读者,难免要迁就英语读者的预期,以求得到认可。
陆建德还谈到,一段时间以来,实验技法的写作盛行。这种写作拆毁了文学与公众之间联系的桥梁,从而变成了作家的私人话语。当今大多数英语作家对抽象性的实验不感兴趣,从大的方面来讲,他们仍然承袭了19世纪英语文学注重讲故事的传统,而且更重视语言艺术,以求表达更加细腻、更加丰富也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