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私人阅读的胃
2009-04-21青璎
青 璎
《1978-2008私人阅读史》
胡洪侠张清主编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1
定价:48.00元
翻开这本私人阅读史,更像一本关于阅读记忆的口述史。止庵、扬之水、王鲁湘、沈昌文、陈思和等等这些行贯于现代文学阅读和评论前端的评论家或学者,他们以30年为刻度,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交错贯穿于整个中国人最贫乏也是最美好的阅读时光。
1978-2008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崭新的历程,如何从私人阅读的角度来展现某种年代、某种文化的转型与过度,这是一个饶有意味的策划点,以专家的年龄段——分别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如果再加上尚未出场的80后——其实构成了一种阅读的“层差”。譬如,止庵在文章里将“我”和“我们”区分开来,用这两个词来区分那些影响大众或主导个人的文化差异。比如《文化苦旅》《哈利·波特》等影响大众文化层面的书,可能对“我”并不构成影响,那么像萨特、海德格尔、弗洛伊德影响过一代人的译著,他们在中国的影响,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评估呢?再比如,像马尔克斯、福克纳,海明威,博尔赫斯,他们对于中国现在主流作家的影响对于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和大众的阅读影响又如何评估呢?
阅读不但是个体的接受史,还是一个整体相互诠释,熠熠再生的历史,这是一种阅读的解释学。读这样一本书的意义所在,是可以看到一代人,在阅读上的趣味取向,甚至是整个时代的好恶取向。从现实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再到现代主义,申国人在阅读潮流上如同转马灯一样转个不停,那么这30年的私人阅读史,更像是一个时代记忆的镜子,它不但照见个体而且光照他人,如同《华严经》所说的,镜镜互涉,交错成为一个记忆的丛林。我们绕不开的奥威尔,马克思韦伯,哈耶克、李泽厚、布罗代尔……用每一个时代的个体印象来反馈个体阅读的接受,其实也反映出整个社会阅读潮流的转变,从70年代末的人本主义的复兴到80年代中期的古典文化的复苏,到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热,到大量译著被引入,一轮又一轮的潮流,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我们越发感觉到阅读不光是一件个人的事情,还是一种在整体温床上萌动的记忆。即至今时今日,阅读也已是一个奢侈化的消费,国内的北京版的timeout杂志曾经登过一期《抓书》的专题,在主编按语中,主编曾惊讶于专家学者推荐阅读的书目和大众类图书销售排行榜的书目全然是两个概念。而昔日曾被大众热追的著译作品在今日却寂寞地躺在某些特色书店的书架上。当然,阅读的多元化也带来另外出版的春天,图书也不荐只是精神的食粮,它也可以很休闲很生活很妩媚。
就好像80年代那些拥有几百万销量的文学杂志,如今看来已是一个天文数字,阅读是一个社会整体性文化饥渴以后的反弹,它迅速占领精神的虚空,填补那一整片知识的空白。到如今,阅读越来越边缘化和多元化,那些过往的阅读现象已经成为一种风景。
从这些专家的视角,其实拼接出来的是一种阅读的断代史,我们能不能用《忏悔录》来代表80年代的反思,用《走向世界》(钟叔河主编)和《走向未来》来代表中国人渴望宏大的视野和掌握未来的某种愿景,用90年代大文化批评兴起,阅读更加走向宏观的文化转向,来分析中西文明的优劣。从《读书》杂志提出的“阅读无禁区”到新的一轮读书界的思想解放的运动,其实中国读书圈曾借助于多种理论的整合,反思中国的现实问题,读书本身又成为点亮思想火炬的发端。
有一位读者说,以前曾如饥似渴的读弗洛伊德、弗洛姆的书,现在却一页都翻不下去了,阅读总是属于某个饥渴的年代,是那个年代的胃,最后一次紧张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