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用瓷造型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2009-04-21方华明

景德镇陶瓷 2009年1期
关键词:陶瓷传统设计

方华明

在现代生活中,日用陶瓷是人们接触最多的器皿。它通过自己的造型装饰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情趣给人带来了艺术感受。造型方面既不能是机械式的工业零件,也不能是艺术家不受任何限制的随心所欲。它在设计上既要满足人们使用的要求,又要适应人们的审美习惯。因此,日用瓷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本文从日用陶瓷的设计和审美角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与审美

人类创造的陶瓷艺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瓶、罐、壶、碗一类器皿型的产品。这些首先是为了实际生活需要而“造物”的产品,同时又按着审美规律寻求造型的艺术创作,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造型设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由此产生了许多形式结构严谨,经得起推敲的优秀中国传统陶瓷造型。象古代的梅瓶,它本是盛装酒水的器皿,由于造型设计特点是小口、短颈、宽肩、收腹、敛足、小底,整体比例修长,形体气势高峭,轮廓分明,挺拔刚健,视觉效果明确,形式感强,使人感受一种自然的美感。在传统审美习惯和造型设计观念影响下,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以平实见长,而现代设计则以简洁、单纯为特征;着重于材质和功能的探索到趋向于设计观念的四个不同。在新的设计价值观,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审美萌动之时,设计师要在设计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使设计更具生命力,更多样化,能体现“形式追随需求”直接反映生活意义的倾向。

美国著名企业家福特说“人总是会受沿袭已久的陈规旧习的支配,这在生活中是允许的,但在工业设计中是必须排除的恶习”,把新的设计价值观运用在今天的日用瓷设计中,体现“人为核心”的意义,使设计的产品有利于使用者审美的追求及心理上的需要。使人们在选择一套精美的陶瓷器皿时,不仅满足了物质的需求,还体现了一次完整审美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在现代复杂的多交流社会中,设计师应大胆打破前人的框框,在注重功能、技术的同时,以新的观念作为设计的构思出发点,综合吸收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发挥个性的创造,名为《阿姆瑞斯努安》咖啡具,设计师凯瑟琳·苏珊,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壶嘴、壶身融为一体,呈鹅卵石状,它没有明显的直线,但在强烈的动势中,显得极有生机和向上的运动,给人以欢快的愉悦。瓷质的提梁以流畅的弧线横跨壶体。在与壶体相接之处,装饰者小的形态优美的纽。不仅丰富着人们的情感,黑色的块面线条又以大小、粗细的变化随着造型起伏,使人的视觉和好奇心理随形态、线型装饰的变化而得到兴奋。设计师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形态的形式追求上,没有拘泥于传统设计平衡、对称的规律法则,没有沉湎于华丽的表面装饰吸引力,没有局限在泥性与烧成制约的枢架中,大胆地表述自己对传统造型中呆板僵硬风格、缺乏人情而产生的厌倦。设计中注重人与环境的谐调,注重“人”与“情”的表现,这种富于人情味、富于个性化的表现方式无疑是工业化风格设计中的一股清新之风。

另外,随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在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互相接轨的趋势下,各种思想意识主流都涌入了经济开放的中国,造型设计需求的多元化成为时代的特征。艺术将逐步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将融为一体,新材料、新工具将给我们的设计带来更大的方便,新的设计艺术将鼓励我们创造、挑战传统,满足深层次的文化需要,挖掘自身潜力,创造令人振奇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将构成现代器皿造型整体很重要的一部分。象近年来江苏宜兴葛军创作的紫砂壶作品,如“大地、静园”等系列,以传统造型为基本,冲破传统的束缚,大胆改革功能特征的表现方法,与现代陶艺的手法相结合,打破传统造型的思维定势。在尊重泥性上进行夸张、变形、粘台,思维活跃,用心灵感悟人间万象,抽象成独有的视觉语言,进一步发生着变化,造型的实用内容要与造型的审美功能相结合,审美已不是造型表现的附属物,它与功能具有同等的地位,设计者在考虑造型、功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审美意识带给消费者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人们在观赏一件日用瓷时,像圆形或椭圆形会给人以稳重和沉着感。倒三角给人以危险和不安。儿童用具的设计上就更明显,外型就多应给人以圆润,流畅装饰活泼、色彩明亮等。

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已不仅孤立地考虑形态外形的美,更重要的是对黄的形式心理、对消费心理影响研究,愉悦感产生美的享受。像每日单调和枯燥的工作,加深了人们的疲劳和对现代生活方式在厌倦,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而用泥土烧制而成的陶瓷却同人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日用瓷对协调我们周围的环境、唤起人们的情感、平衡人们的心理,带给人们轻松、愉快、宁静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简单纯净的造型、清晰明朗的线条、摒弃浮夸的缀饰、优雅隽秀的风格、来自大自然的灵感,给人浪漫、诗意的休闲风格。还有民族色彩的装饰,给人以机械化生产的世界中找寻根的愿望,怀旧色彩的设计可以勾起对遥远岁月的美好回忆。各种各样的感受,来源自审美文化的延续,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审美趣味也随之变化。由上述人们回归自然、怀旧的心态中可以发现,审美趣味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是携手并进的。

另外,孩子和老年人在审美上也有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审美存在差异,民族的忌讳和爱好使不同种族的人审蓑上差别很大,所以,日用瓷设计必须在满足人们使用的要求时,还要适应大众的审美习惯。它涵盖了功能、经济、审美性及由这些所引发的其它内容,所以,日用隐匿关键所在设计思维面要宽,有针对性,设计出的装饰包括造型都要考虑到设计中是否融进了消费者使用时的心理和审美意识。这就要运用消费心理,以美的意象进行表达,在理智与感性里,寻找美的碰撞点。

二、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多元化的局面

在新的世纪,在互联网、经济一体化、新技术革命、人与自然、回归休闲的冲击中,人们的个性、自由化倾向更加明显。人们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加上追求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呼声高涨,人们对个性产品需要变得十分强烈,尤其是年青的一代和一些大中城市中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作为一名陶瓷设计工作者,在从事日用陶瓷设计时应该注重显示自己的设计意念,如造型的简洁、大方,通过运用柔和的弧线和简单的直线相结合,来突出所设计作品饱满的感觉,注意显示材料的本质,加上虚空间的运用,表现所设计作品一种运动的活力。而在花纸的设计审美上,用现代和传统相结合,把民间剪纸运用在设计中,洋为中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设计,表达了一名陶瓷设计工作者对设计的理解。

设计的新潮流将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日用陶瓷设计是生活、科学、艺术结台的产物,人的需求起着主导作用,科学技术起着保证实现的作用。设计师通过对生活的理解,经过匠心经营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一个时代审美趣味的形成,是在总结和吸收了当代和以往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造型设计的风格与审美趣味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绝不是孤立的。

猜你喜欢

陶瓷传统设计
趣图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陶瓷艺术作品
少年力斗传统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陶瓷鉴赏
清明节的传统
设计之味
陶瓷食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