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晨醇香 黄昏淡雅

2009-04-21

风景名胜 2009年4期
关键词:古琴西湖

两 宜

初见虞山尚湖,第一感觉竟然是惊讶。

并非惊艳于它的湖光山色如何夺目,而是缘于它焕发出来的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像宝玉初见林妹妹,忍不住道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像常熟这座城市的名字,迎面而来就带着三分旧友重聚的笑意。

然而,实实在在是第一次相见啊,哪里生出的这份认同和熟识呢?

作为一个在西湖边长大的杭州人,经常会在心底里把他乡山水和西湖做着对比,在体会种种差异的同时,不自觉地拔高西湖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审美地位,也算是一种故乡情结吧。然而,虞山尚湖给予我的感受却是,它与西湖有着某种默契,像一双巧笑情兮的姐妹,眉眼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似,却又顾盼之余各具风情,难分伯仲。

不由得细细端详起来。

要说相似之处,还真不少。两地都是湖山与城郭相依相连,都是自然景观与人文胜迹交相辉映,西湖产龙井,虞山产白茶,所以常熟人与杭州人都爱在景区泡茶室,手捧佳茗,面对佳景,生活品质都是一样的高。

直到见识了兴福茗园“千人面”的排场,才领教了常熟与杭州完全不同的另面。

好奇心在前一天晚上就被挑起了。当地朋友神秘地预告明天早饭带你们去吃面,这面嘛,一是其他地方吃不到,二是一千个人起吃。再追问,人家就不肯往下说了,只说明天去了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早赶到位于兴福寺边上的兴福茗园,只见连片的方桌藤椅,果然场面宏大。跟着朋友坐定在株三百年的老香樟树下,服务员先端上杯虞山白茶,沁人心脾的茶香立即在清晨的空气中洋溢开来。边上有当地人三三两两落座,一边喝茶,一边轻声言笑。据说,很多常熟人习惯早起来先爬虞山,呼吸够了新鲜空气,就来这里喝杯茶、吃碗面,小憩片刻,正好去上班。所以这里天天高朋满座。

艳羡不已时,服务员已经端上了热气腾腾的蕈油面。和我们想象中的素面不一样,荤油面闻起来香气扑鼻,尝一口鲜美异常。当地朋友自豪地介绍,这是取用虞山特产松树蕈加素油熬制而成,人称素中之王。松树蕈的特点是分散长在草丛树根边,颜色青绿不显眼,采集不易。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对蕈油面的美味赞不绝口。面刚端上来时,我看见满满一大碗,还担心吃不完,结果不到十五分钟碗就见了底。撑得扶桌而立,意犹未足地想明天起不做小资白领了,就做一个酒足饭饱拍着肚皮的财主,天天吃蕈油面!

如果说,常熟的清晨因了一碗面而醇厚香浓,那么,常熟的黄昏便因了张琴而清雅脱俗。

虞山古琴艺术馆坐落在常熟老城区处古宅内,这里原是明代著名藏书楼脉望楼,古典素雅的建筑风格,与虞山琴派“清、微、淡、远”的艺术风格浑然体。我们到访的时候已近黄昏,有年轻人正在抚琴,纱帘后焚着淡淡的檀香,有刹那时光彷佛戛然而止,只有清扬的琴音穿透了灵魂。

艺术馆里有对严天池、徐青山、吴景略等古琴名家的介绍,并实物展示古琴制作流程。对于古琴演奏者而言,虞山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常熟古名琴川,穿城而过的7条河流,如古琴之七弦。自从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回到家乡,常熟就有了弦歌之习,古琴艺术一脉就此流传。到明末清初,古琴艺术大师严天池创立“虞山琴派”,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古琴流派。此后,虞山琴派400多年来盛传不衰,被誉为“古音正宗”,其中《阳关三叠》、《潇湘水云》、《渔樵问答》等曲目影响久远。2002年,“虞山琴派”代表中国古琴艺术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其流传至今的艺术风格和水准,成为古琴艺术得以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重要因素。

听着馆长朱唏聊着和古琴有关的往昔与当下,这座城市和湖山的别致在暮霭里却渐渐清晰起来。这里的一景一物都充盈着现世的优雅闲适,并且以最寻常的方式渗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它相比,成都的风格更加草根和率性,杭州的气质偏于精致和细腻。常熟是自在的舒适的,是半开的花半温的茶:它不寻求极致所以不刻意,它懂得包容所以很达观:它可以是气韵内敛的丝竹江南,也可以是酣畅淋漓的一笔狂草。它容纳了体验完美的各种方式。

在我心里,它是入世的,如同清晨那碗醇香的热面,它又是出世的,如同黄昏那曲清雅的古音。

猜你喜欢

古琴西湖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游西湖
西湖
雪后西湖 暖阳
杭州西湖春色
寻访千年古琴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的发展
西湖雪意
广陵古琴沪上琴箫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