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更易走出困境
2009-04-21周利波
周利波
有关情商的研究自开始以来,一直层出不穷:有研究发现,成功80%来自情商,20%来自智商;也有科学家指出,情商高的人更具创造力;更有人认为,只要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成功80%来自情商
提起情商,恐怕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可能是智商。人们对智商的了解可谓不少,从最早的七巧板到今天种类繁多的益智游戏,都是锻炼智商的方法。但仅有高智商是不够的,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人有“多元智慧”,并首次将情商提到了与智商并列的高度。而真正的“情商”一词,则是由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创,即EQ。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谢晓非说,情商是对情绪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美国权威调查显示,近20年来,该国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情商却很高。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则来自情商。“不过,到目前为止,与智商测试相比,对情商高低的判定并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谢晓非说。
但美国心理学家、《情绪智力》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对情商进行的5个方面的概括,可以作为我们衡量的大致标准:一是自我察觉情绪,对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比较清楚,如恼怒时能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二是驾驭心情,尤其在坏心情不期而至时,能很快冷静下来,甚至从另一个积极的角度重新审视。比如在公路上,有辆汽车突然插到你的前面。你的第一反应恐怕是在心里暗骂:“可恶!差点就撞到我了!”然后越想越生气,甚至可能导致鲁莽驾驶。这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重新评断”。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个司机也许有急事”。另一个办法是独自走开,让自己冷静下来。三是自我激励。前进时富有激情和目标,摔倒时很快爬起来;四是理解他人情绪,也就是能想人所想、忧人所忧。五是人际关系中的艺术和技巧,比如第一次就记牢别人名字。
高情商可以自救
情商高的人不仅容易成功,同样可能在困境中自救。
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无一不是历经磨难——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创作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曹雪芹在家破人亡后,著成《红楼梦》。在种种磨难面前,他们没有低头,反而迎难而上,走出了生活的泥沼。
灾难幸存者中,也不乏类似高情商的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卢桂兰老人在废墟下足足被埋了13天。她事后回忆说,被埋期间自己一直暗暗唱歌,唱《下定决心》,唱《东方红》,“我一想到死,就觉得解放军会来救我。”此次汶川地震后,参与抢救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师方庆表示,就营救情况看,获救女性的比例要稍高于男性,这与女性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构造有很大关系。“在心理方面,女性更能稳得住情绪,平和的心态会减少能量消耗,能让人在恶劣的环境下支撑更久。”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吕秋云则表示,人在困境中,心态非常重要。心态积极的人会想“我会得救的,我会活下去的”,这时他们会比较冷静地想办法活下去;心态消极的人就容易放弃。
美国心理学专家、研究者培训咨询专家保罗·斯托茨博士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连续进行了10年研究。在1500项研究结果中,他发现,在刚做完手术、生死未卜的患者中,情商高的患者,度过危险期的几率更大,身体恢复得也更快。他指出,生死攸关时,高情商的人更善于察觉自己惊慌、恐惧的情绪。之后,他们会尽快清除这些不良情绪,把寻求解决之道作为最紧要的任务。同时,他们又都执著于某个目标,此时,争取胜利的希望就成了他们坚持的动力。
情商可以在后天提高
“智商大多由先天因素决定,难以更改;而情商却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即便成年之后,情商还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谢晓非指出。
对孩子来说,家长要从小培养他们的情商。首先,让孩子学会等待。比如给孩子一块糖,让他们自己剥开糖纸,即使这要花费很长时间,家长也不应该代劳。再比如,带着孩子排队等公交车,让孩子知道一定要学会等待,培养他们的耐心。其次,学会善始善终。孩子玩完玩具后,一定要让他们把玩具放回原位。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么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反之则要有一定的惩罚。最后,让孩子说出感受。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每天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无论愉快还是悲伤,这样能锻炼他们对自我情绪的敏锐度。
而作为成人,一方面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时,察觉情绪的最好办法是密切注意自己的心率,当心跳每分钟快至100次左右,就必须要调整心理了。深呼吸是最常见的方式,此外,自言自语“我正在冷静”、洗个热水澡都是不错的办法。当然,美国心理学家唐纳·艾登的方法更值得推荐:想着不愉快的事,将指尖放在眉毛上方的额头上,拇指按压太阳穴,深吸气。只需几分钟,血液就能重回大脑皮层,你便会控制冲动了。
另一方面,扫除浪费精力的事情。不利于情商提高的一大障碍,就是那些浪费精力的事情。你要做的首先是列出所有浪费精力的事,然后分出可以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放弃后者,将可以改变的加以解决。如常为找不到车钥匙费神,那就记得在门口贴个挂钩,把钥匙挂在上面。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处理问题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提高了。
吴明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