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与陌生化理论应用
2009-04-19褚祥航
现代汉语课程在大学文科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专家学者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思考,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是新时期以来,中西部本科院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现代汉语这门传统而又经典的学科基础课程面临巨大挑战——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教学方式落后单一,教学资源贫乏单调,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普遍认为,现代汉语与实际生活离得太远,实用性太差,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那么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呢?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发现,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域。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俄国形式主义运动领袖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的:
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艺术是对事物的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之物在艺术之中并不重要。
什氏的“陌生化”理论本为文学艺术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是后来在语言艺术、广告艺术、戏剧艺术、教学艺术等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究其实质,“陌生化”理论强调新颖、独特的信息对于吸引人们注意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审美过程中,那些久用成习惯、缺乏新鲜感、司空见惯的常规常识不能给人新鲜感,所以必须赋予那些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材料以一种陌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这种非常规的陌生形式在受众心中必然产生巨大的信息落差,吸引受众的眼球,给受众带来新奇的接受体验。以往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实践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学生普遍认为汉语类课程知识早在高中就有所接触,简单易懂,了无新意。因此,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陌生化理论,通过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现代汉语课程的易接受性和应用性,以最终改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局面,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资源陌生化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为培养和营造学习兴趣提供最理想的环境。对于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来说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就是教材。多年以来,现代汉语课程教材更新缓慢,理论性有余,实践操作性不足,所举例证老旧,因而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很高。因此,在课堂上合理地调动和整合教学案例,适当地引进生动有趣的语言产品,这些陌生化的教学材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根据实践,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尊重教材、改进教材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各个章节引进相声小品、情景喜剧、幽默笑话、广告、短信、时新的网络语言等陌生的教学资源,将一些幽默搞笑的经典片段植入教学内容之中,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授歇后语这个知识点时,基本的内容讲完之后,可以给学生播放2007年郭达、蔡明在春晚表演的小品《送礼》。小品《送礼》中一系列以癞蛤蟆为主题的歇后语,如“癞蛤蟆插鸡毛掸子——楞充大尾巴狼”、“癞蛤蟆上公路——愣装迷彩小吉普”、“癞蛤蟆灌没完没了喝凉水——愣装冯巩”、“懒蛤蟆戴眼镜——冒充句主任”、“懒蛤蟆喝胶水——让我张不开嘴”、“郭达的头上喷发胶——多此一举”等等都使用得恰到好处,十分诙谐逗乐。学生看完小品,肯定对歇后语的作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在讲到“飞白”这种修辞格时,如果学生一时对这种高中没有接触过的修辞手法理解不透,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奇志大兵表演的相声《挑战主持人》。相声第十分钟时:
大兵:像你这种档次怎么主持节目?!你也不去看看书,学习学习,不要一张嘴,就露出你那没有文化的破腚(绽)!
奇志:观众朋友们,你们看,这位主持人破腚(绽)都露出来了,真是让我们身(生)可忍,手(熟)不可忍!
大兵:你在台上真是剐(恬)不知耻!
这个段落中,两位节目主持人明知自己表达的错误,却故意将错就错以达到滑稽、增趣目的,取得了很好的幽默效果。播放完这个相声后,再给学生解释飞白这个修辞格,教学效果会好很多。
由此可见,与现代汉语教材中传统、陈旧的教学材料相比,充分利用以音频、视频、图片等为表现形式的相声小品、幽默短信、时新的网络语言这些陌生的教学资源,两者强烈的反差凸显了现代汉语教学的机智与幽默,必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内容陌生化
讲授语言类课程的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尴尬体验: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嗓子冒烟,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针对现代汉语课程,尤其如此。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原来现代汉语课程里的多数知识在高中阶段语文课堂上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涉及,再加上教材知识体系陈旧老化,学生在学习时已经知其然,却不愿意知其所以然。学生的这种不求甚解的心理肇始于毫无新鲜感的教学内容。因此,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应该充分理解这种现状,并积极利用陌生化理论对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加以改革,使讲授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储备保持适当的距离,进一步增强现代汉语课程的实用性。这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
教学内容的陌生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首先,从旧的知识点中寻找新奇之处。现代汉语教材中的多数知识点可能学生在高中时代就已经接触过,但是仍然对之加以翻新,让旧的知识点绽放出新的光辉。例如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高中时代学生早就熟悉了诸如明喻、暗喻、借喻以及比喻的作用等。那么我们在讲授比喻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不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翻版。可以在讲授中揭示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相似点、相异点、比喻词,以及博喻、约喻、倒喻、缩喻等,还可以介绍比喻的创新、比喻的社会文化性等等。教学内容的陌生化更加重要的还是表现在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妨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来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可以在语音部分结合演讲与口才进行讲授,文字部分重点讲授速记速录,词汇语法部分可以重点训练公文病句修改,修辞部分加入交际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不仅拓宽了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又进一步加强了课程的应用性。与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相比,这种陌生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必定能摆脱学生对现代汉语既有的偏见,对课堂教学始终怀有新颖之感。
三、教学方式陌生化
教育学原理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还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这样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革新以及教学资源的优化,但是对教学方式却漠然视之,一味地照本宣科,千人一法。这种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方式学生十分熟悉,天长日久,势必了然无趣。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加以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用陌生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接受的内容产生距离感,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现代汉语课程的易接受性。
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得出几条教学方式陌生化的经验。第一是教学程式陌生化,重点在课堂的导入设计上。比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词汇章的“缩略语”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选择播放姜昆、唐杰忠表演的相声《省略语》作为开场,这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知识点的易接受性都十分有用。再如讲授汉字章节,可以设计学生讨论来导入课堂教学,讨论内容为2009年暑假发生的教育部拟调整44个汉字的书写形体事件。再如讲授修辞章节,可以设计播放2009年7月24日,北京建龙集团董事兼副总裁陈国军担任通化钢铁总经理的第一天,就被大约30,000名愤怒的通化钢铁集团员工活活打死的新闻,分析陈国军被殴打致死跟他在工人面前不理智的一句话有关:“你们再闹,我就把你们通通下岗!”以此加强学生对修辞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方式陌生化还表现在教学模式陌生化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现代汉语课程走不出教室半步,即使有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是答问简单且参与有限。实际上,现代汉语真正的活力在于十字街头,在课堂之外。因此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不仅要积极地与课外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方言调查、语言文字应用调查、网络语言文字调查等,而且要与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普通话测试、速记大赛、文字校对大赛、相声小品大赛等等结合起来。这样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才会与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相印证,学生才不会觉得现代汉语教学枯燥无味,课本知识也更加容易接受。
“陌生化”理论认为,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习以为常,浑然不觉其独特的性质,习惯使人们对这些事物的感觉以及行为自动化。因此,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现代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有新的创意,新的方法,打破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
四、结语
陌生化本为文学艺术的重要手法,之所以能为众多艺术门类所利用,是因为它契合了人类的认知的一般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而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甚至可以使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惯性思维中失去了对事物的感知。相反,陌生而新奇的东西倒容易引起注意,激发感知的兴趣。因此,在现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陌生化来刺激学生的神经,激发学习兴趣。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在陌生化手法运用过程中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和易接受性。因此,利用“陌生化”理论改革现代汉语教学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苏]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10.
[2]罗洁清.高职高专院校《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初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3]江结宝.以能力为本改革“现代汉语”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4]陈黎明.新时期以来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5]孙向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J].职业时空.2008,(7).
(作者简介:褚祥航,沈阳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