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思维——论证与分析指南》评述
2009-04-17陈宗利赵红梅封丽丽
陈宗利 赵红梅 封丽丽
摘要:《句法思维——论证与分析指南》是一本生成语法的入门教材,其编写目的在于详细展示句法分析背后的逻辑。该书在内容选择、论述方式及练习设计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在回顾该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些特色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句法思维——论证与分析指南》;生成语法;句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09)02-0078-0003
Lihane Haegeman主编的《句法思维——论证与分析指南》2006年由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Blackwell Publishing Ltd.)出版,是一本生成语法的入门教材。其编写目的不在于系统介绍生成语法某一阶段理论,而在于详细展示句法分析背后的逻辑思维,因而与目前常见的句法教材(如Radford,1988、1997,Haegeman,1994,Culficover,1997,Carnie,2002,宋国明,1997,温宾利,2002等)相比,该书在内容上更为浅显易懂,但更注重逻辑推理。下面简单介绍其主要内容并予以评述。
1主要内容简介
第一章是全书的方法论基础,编者首先指出语言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的目的在于为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归纳与演绎是科学研究的两种途径,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科学的理论既要明晰系统,又要经济优雅,而科学理论的发展则离不开研究者批判与怀疑的态度。在此基础上,编者又以英语一般疑问句的推导为例详细介绍了科学推理的过程与方法,包括如何形成假设、如何评价、验证和修正假设,如何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编者还强调了进行跨语言研究以及历时研究的重要性。此外,本章还提到了两条贯穿全书的假设:句子的意义是由其各部分的意义以及其内部句法关系决定的(p9);语言本身遵循经济原则(p27)。
本书从第二章开始讨论句子的内部结构。考虑到确定句法成分是理清句子的内部结构的先决条件,编者首先介绍了几种测试句法成分的方法,如替换(sub—stitution)、移位(movement)、构成成分问句/wh一问句(constituent question/wh-interrogative formation)、删除/省略(deletion/ellipsis)、凸显(focalizing)和并列(coor-dination)等。在此基础上本章探讨了动词短语的内部结构,指出它是由动词作为核心(head)的投射,动词核心V可以先与补述语(complement)合并(merge),生成动词短语VP,该VP又可以与嫁接语(adjunct)合并生成更高层次的VP。编者进一步指出,所有短语都是按由下而上的方式合并而成的,每次参与合并操作的成分只能有两个,短语结构严格遵循双分支(binary—branching)假设。通过对名词短语的研究,编者发现,这类短语还需要一个标志语(specifier)成分,该成分显示主语特征与一致特征。鉴于句子主语也同样有这两种特征,因此可以把句子看作是助动词(auxiliary)的投射,主语位于其标志语位置。
第三章继续探讨句子的内部结构。编者首先探讨了不带有助动词的句子是否与带有助动词的句子具有相同的结构这一问题。结果显示,在所有句子中(不论是限定句还是非限定句,不论是带有还是不带有助动词),VP上面都有一个IP投射,I包括助动词aux、曲折词缀inflection、不定式标记to,属于功能性(function—al)核心词,不具有实词的语义内容。当I体现为曲折词缀时,该成分与动词的结合在不同语言中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在现代英语中,词缀降位黏附(lowering)到动词之上,而在法语及古英语中,动词提升至1位置。至于带有多个助动词的句子,编者认为,除最外层的助动词外,其它助动词都位于不同层次的动词核心V下面。当最外层的助动词为will、shall、can、could等时,基础生成于I位置;当其为have或be的某种形式时,基础生成于V并提升至I位置。除此之外,编者还简要阐述了句法成分的两种生成方式一合并(merge)与移位(move),并讨论了句子中动词与其论元(argu-ment)之间的语义关系。
第四章首先回顾了前面两章的内容,编者指出前面有关主语位置的分析与已经建立的理论框架不相兼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①名词短语与句子都有标志语位置,动词短语为何没有?②既然句法成分的语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那么为什么主语比嫁接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更加紧密,而在位置上却要离动词更远?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编者修正了原来的理论,提出了“动词短语内部主语假设”(VP-In-ternal subject Hypothesis),认为主语基础生成于SpecVP,然后移位至Spec IP位置;在存在多个助动词的情况下,主语的移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地从其基础生成的Spec VP(即最内层的Spec VP)经由更高的Spec VP而移位至Spee IP位置。为证明这一理论修正的合理性,编者又以all“搁浅”(stranding)现象与there-be结构作为经验证据进行了详细地讨论。
第五章着重回顾了移位操作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疑问句的生成过程。编者指出,疑问句都是标句词短语(Complementizer Phrase;CP),都涉及成分移位:在一般疑问句中,助动词由I位置移位至c位置,而在特殊疑问句(wh—interrogative)、间接疑问句(indirect interrogative)、非限定疑问句(non-finite inter-rogative)中,wh-成分则由其基础生成的位置移位至Spec CP位置。编者进一步指出,移位不是随心所欲的,在距离和方式上都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本章还探讨了关系结构的推导过程,认为该结构的生成同样需要涉及句法移位,即将中心语移位至Spec cP位置,而这种移位与wh-成分移位受到同样的限制。
2简单评述
与目前常见的句法入门教材相比,本书在内容选择、论述方式以及练习设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下面简单阐述。
第一,内容选择。本书不像其它生成语法的教材那样详细介绍这一理论的诸多模块,而是选择以讨论句子的内部结构为线索,着重突出句法分析背后的思维过程。本书不但告诉读者句法理论的形成需要遵循观察语料一形成假设一验证假设一修改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而且更通过众多的例证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展示形成假设、验证假设与修正假设的过程及其背后的逻辑思维,包括如何综合考虑理论内部的一致性与经验事实的解释力之间的关系。在语料选择方面,生成语法以内省法作为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因而一般教材中
的语料基本都是编著者自造的例子,而不是生活中的语言。本书则尽量使用生活中的语言,语料大多选自经典作品、新近的报刊杂志或广播电视节目。尽管在方法论上两种语料并无优劣之分,但活泼生动的语言更有真实性与趣味性。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语料不局限于标准英语,还包括古英语、英语方言以及法语、拉丁语等其他语言,而这些跨语(方)言的材料也有力地证明了生成语法理论的解释力。
第二,论述方式。该书以近四百页的篇幅专门介绍句子的内部结构,论述极为详细。例如,有关测试句法成分的讨论就有28页,而针对“动词短语内部主语假设”的讨论则用了整整一章共55页。需指出的是,尽管本书论述详尽,但正文部分丝毫没有冗长乏味之嫌。相反,本书思路清晰,层次鲜明,通俗易懂。论述的过程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在讨论某一现象之前,往往先提出问题供读者思考,而不是直接提出解决办法。这样一来,读者就不是仅仅按照编者的思路机械地读完本书,而是在编者的不断提示或提醒下,一步一步地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真正体会到句法分析的严谨性和乐趣。此外,在遇到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时,本书往往采用比喻等手段来将问题通俗化,从而帮助读者更为快捷而又深刻地理解问题。例如,将语言学家使用生活中的语料比喻为科学家做田野考察(field work),而将使用自造的语料比喻为做科学试验(p67);将嫁接语比喻为房子的阳台,并以房子和阳台的关系比喻短语及其嫁接语之间的关系。
第三,练习设计。本书每章后面都配有丰富的练习,并根据其考察的内容分为三种类型:“搭配型”(tie-ln)、“前瞻型”(look-ahead)与“扩展型”(extend)。“搭配型”练习指的是与所在章节所讲内容有密切关系,可以用该章内容解决的问题;“前瞻型”与“扩展型”练习则分别涉及后面章节将要讨论的内容和超出本书范围的内容。难度较大的练习(“前瞻型”与“扩展型”练习)往往在后面有提示和评论,甚至还有注解,注明将要讨论的章节或读者可以参考的文献。后两类练习往往占据较大的篇幅,设计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几乎囊括整个生成语法所关心的领域。设计这些练习不仅是为了帮助读者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更是为了扩充所在章节的内容,包括修正文中的观点,提出不同的分析,指出新的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从而更为详尽地向读者展示句法分析背后的逻辑思路,并培养学习者怀疑与批判的态度。
当然,本书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练习与脚注部分重复现象较为严重。例如,第三章练习9(p222)与练习10(p224)都以Agent/actor的定义开始;前言有关如何使用练习的介绍与第一章脚注4(p13)以及练习开始部分(p47)的介绍几乎完全相同;第二章脚注6(p163)与脚注7(p164)也差不多完全重复。尽管合理的重复对于一本入门书是必须的,但过于频繁的重复似乎没有太多必要。其次,有些地方分析不太合理,此处仅举几例说明。1)将倒装句中主语之前的成分看作是句子IP的嫁接语(p143,144,170)。鉴于同一投射的嫁接语之间的语序是自由的,而倒装成分与时间、地点状语等标准的嫁接语之间的语序则相对固定,因而很难将前者看作是嫁接语。2)将否定句中的not看作是动词短语的嫁接语,并将其前面必须插入助动词解释为not阻挡了曲折词缀由I到V的降位黏附(lowering)(p181)。因为I与V之间的关系属于核心词x之间的关系,而嫁接语则属于XP,不会影响x之间的句法操作,因而编者只能把上述现象归因于语义层面,即将其归结于not的否定意义。然而,这种分析却无法解释否定词为never、no等词的情况。3)对于助动词have与be的分析不完全一致,第三章通过大量篇幅证明二者基础生成于V位置,并提升移位至I位置(ppl97-209),第四章则认为二者基础生成于I位置(p259)。尽管在练习部分,编者也对这些不合理之处作了暗示,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仍然容易起到误导作用。
我们认为,尽管本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之处,但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句法入门教材。当然,如果学习者对生成语法感兴趣,想对生成语法有一个系统地了解,或者希望从事生成语法研究,在学完本书后,还需要选择一至二本全面介绍该理论的教材进行研读。这也是本书编者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