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四个问题
2009-04-15刘振兴
刘振兴
面对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推进信息化?我们不能“一路高歌”,而是应该“唱好关键曲目”。
农村信息化建设到底怎么推进?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建设方法。不管何种方式,推进农村信息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帮助农民解决增收的问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充实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问题。我认为应关键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建好网站
国家提出“乡乡有网站”工程,是一件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大事。通过网站,可以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宣传农业科技常识和关键技术,宣传农村土特产品和自然资源。有些地方响应国家政策建了网站,但效果怎样呢?我们想一想,一个普通的乡镇网站,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旅游资源,点击率会有多少?人们不会为了某种爱好就像大海捞针一样的去检索你这个乡镇的网站。多数到农村网站检索的网民,大多是为了农村特色产品和特色资源去检索的。建好乡镇网站,一定要考虑三件事:一是不能为了政务而政务,就是不能把网站建设成单一的宣传自己的网站,应该加上科普宣传和农副特产品宣传;二是要考虑网站的及时更新,不能让网站成为一个“死”站,一动不动;三是要考虑网站的点击率,应该做一个特色资源的网页,通过这个网页再链接各个乡镇,比如点击“无雨香瓜”,就进入了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人民政府,点击“无公害粉条”就进入了吉林省洮南市万宝镇人民政府。乡镇网站不是一个“花瓶”,光好看不行,应该有真东西,应该考虑好怎么样能为农民做更多的事情。网站抓好了,农民的土特产品销售出去了,那农民就真正实现增收了。
搭好平台
有很多农村信息化专家总是围绕电脑做农村信息化的大文章,其实这不符合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想一想,目前有多少农民能买得起电脑,有多少农民会用电脑,有多少电脑能够发挥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根据我们调研发现,农民拥有的电脑少,但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却很高。围绕手机开发农村信息平台,不仅符合农民流动性强的特点,还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手机信息平台,不是单一的短信平台,而是一个能够实现互动的综合服务平台。既可以宣传国家和乡(镇)政府的政务信息,让农民了解国家的农村政策和富民措施,还可以让农民了解气象信息、种植业信息、养殖业信息、生产资料信息。既可以让农民和政府之间形成互动,也可以让农民和农业专家产生互动。农民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就会促进增产增收。
办好站点
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信息下乡”活动,要在全国一万个乡镇实现“一乡建一个信息站,一村建一个信息点,一乡建一个信息库,一村建一个农副特产品信息栏目”的目标。乡村信息站点建设就是针对农民的实际而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上网问题、信息闭塞问题和引导农民提高信息意识。
办好站点建设,要依托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和乡镇文化站建设,不一定要求每个农民都有电脑,但每个村都要有电脑,以帮助农民检索信息、发布信息,建立和外界沟通的渠道。
文化和信息站点有图书、有互联网,农民可以去看书、上网,可以通过这些媒体提高个人素质,丰富他们业余文化生活。
抓好培训
即使有网站、有平台、有信息站点,但农民不会应用也不行。培训应该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艰巨的工程,只有通过培训年轻一代的农民,才能逐步解决城乡数字鸿沟的问题。
为什么说要培训年轻一代的农民?因为现在农村购买电脑的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学会了,就会传授给下一代,就会形成一代接一代的应用链条。各级政府一定要把培训深入到乡村,从点滴做起,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应用能力和信息意识。
总之,农村信息化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期,抓好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一定要实事求是,务必要考虑农村实际,切实把农村信息化抓实,做到信息扶农、信息惠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