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 深耕才有收获
2009-04-15窦彦莉
窦彦莉
农村信息化往往会陷入“面子工程”的泥潭,地方信息主管需要深刻理解农村信息化需求,从实处着手,才能让信息化真正惠农。
当信息化在城市和大企业里如火如荼地展开时,信息化深入农村最后一公里的号角也已吹响。但是如同电脑下乡和家电下乡会遭遇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一样,农村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大不一样。我们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和农民的特点,才能真正使信息化变成惠农的工具。
传统的信息化推进手段遇到挑战,作为地方信息化主管,只有深刻理解农村信息化需求,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农村信息化,才能不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最终让农民获得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活便利。为此,我们邀请到了吉林省白城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无线电管理处副处长刘振兴,他将结合对吉林省农村信息化的调研,为我们展现农村信息化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我们有理由相信,从田间地头上走出来的信息化,结出的果子才能真正让农民满意,让地方信息化主管放心。
信息化结出五大硕果
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说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促进了乡(镇)政府的政务公开和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让农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改观,人均收入有所增加,可以说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刘振兴指出了信息化为农村带来的五大变化:
第一,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乡(镇)政府实行精简后,有很多地方由过去的两个或三个乡(镇)合并成一个乡(镇),彼此相距10多公里,再加上各行政村的分散,开会成本很高。信息化建设就可以利用OA平台传达文件、发布通知,降低了费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吉林省大安市18个乡(镇)开通了网上办公平台,使各乡(镇)在会议、工作部署方面的管理成本极大降低。
第二,打通城乡信息渠道。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进“乡乡有网站”工程,部分乡(镇)开始着手建设门户网站。拥有网站的乡(镇)基本上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传递政务信息,使政府办公更加透明、公开;能够利用网站及时向外界宣传推介本地的特色资源和农产品。比如,镇赉县嘎什根乡具有“蒲草”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年产“蒲绒”200多万吨,他们通过互联网与青岛适之宝枕工坊结成合作伙伴,利用蒲绒制作成蒲绒被销往全国各地。最近该乡准备进行产品深加工,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注册了“蒲花香”牌枕头。很多乡(镇)通过互联网这个信息宝库,促进了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产品销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更新了农民思想观念。通过互联网在农村的接入,使农民有了真正了解世界和市场经济的机会,扩大了认识社会的广度,增加了吸纳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改变了农民“固守田园”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对现代农业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比如,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的无雨香瓜,品种有100多个,当地农民通过网络将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等地。农民在利用网络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了相关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科学致富的新路子。
第四,增加了农民收入。互联网进村入户,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和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并利用政策和市场信息适时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由于及时掌握了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给部分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如: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东风乡青山村主要种植羊角葱,2008年本地价格每斤1.20元,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到沈阳一带同类产品价格每斤高8角,于是将产品发往沈阳销售,增收明显。由此可见,互联网给农民带来了商机,并使农民获取了经济效益。
第五,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与各乡(镇)的领导和基层村干部座谈了解到,信息化给农村带来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开阔了农民视野,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当前,乡(镇)政府、农民对农村信息化建设都越来越重视,多数乡(镇)都配备了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并接入了互联网,农村远程教育覆盖了吉林省白城市的所有乡镇,吉林省的大安市和通榆县有34个乡(镇)建立门户网站,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调研显示,电脑已经走进了部分农民的家庭,上网由过去的“要农民上”转变为目前的部分“农民要上”的现实。现在农村年轻人结婚时,“不要彩电,要电脑”的现象已形成了一种风气,加快了农村电脑普及的进程。为了让农民会操作电脑、会上网,部分农民主动参加培训,从2008年开始截至目前,白城市各乡(镇)农民自觉参加市劳动部的计算机知识培训达660人。可以看出,信息化推动了农村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
九大阻力不容忽视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难题逐渐浮出了“水面”。地方信息化主管无法否认城乡数字鸿沟较大的现实,也无法回避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行程4000多公里,深入到73个村子进行信息化调研后,刘振兴发现了农村信息化存在的九大问题:
第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乡镇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在认识上还有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个别乡镇现代化办公条件相对落后,有的乡(镇)班子成员拥有电脑数为零。在一次座谈中就有位乡党委书记直言,网络的虚假性和欺骗性太强,所以对互联网产生抵触情绪。
第二,农民认识上存在偏差。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一些农民对信息网络的认识还有很大的误区。不少农民认为家庭上网,会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影响孩子的学习。多数农民看不到计算机或互联网发挥的真正作用,不如对手机的作用认识深刻。所以,他们只看到网络的负面影响,没认识到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在学习、办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群众信息观念比较淡薄。在农村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有电脑的或信息网络利用比较好的,多数是一些农产品收购户、养殖户及其他经济人,大部分农民的封闭性较强,信息观念滞后。有的农民种地看乡邻,别人种什么,自己也种什么,不捕捉市场信息,不了解农业科技信息。农民对网络信息等新生事物多数仍持观望和不信任态度,对信息的需求不强烈。
第四,经济落后制约信息化投入。多数地区的农民年人均收入还不足万元,以每台电脑2500元左右、上网费用每年600~700元计算,加上电脑的耗电费用、维修费用以及后期的培训费用,让多数农民拿出约4000元去购买不知如何发挥作用的电脑,而不考虑下一年的生产投入成本,是完全不可能的。农民经济能力不足是当前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五,文化基础薄弱影响信息化应用。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直接限制了他们对信息技术、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调查反映,农民尤其是40岁以上的农民,多数是小学毕业,缺乏使用计算机的文化基础,很难在短期内顺利地解决电脑使用问题。
第六,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近年来,虽然农村信息化基础硬件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看仍处于起步阶段,落后于人们的需求。光纤和固定电话虽然实现了通乡、通村,但仍有很多村子不能实现电脑上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是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第七,网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多数乡(镇)网站的主要功能还停留在满足政府日常的政务办公、收发文件等方面,农村科普宣传、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村部配备的电脑应用效率低,有的村由于村干部不懂操作,把电脑锁在柜子里,成了“收藏品”。也有不少农民上网是为了游戏娱乐,还没有使信息检索、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应有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信息兴农、信息惠农”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
第八,信息化管理不到位。尽管多数乡(镇)基本设置了微机室,但缺少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即使有人负责也是由秘书或远程教育协管员兼职。乡镇网站的管理更加简陋,在网站信息发布方面,缺少信息发布审核管理制度和责任人,网络信息安全性、合法性难以保证。
第九,信息化专业人员紧缺。在农村乡(镇)政府机关和村委会懂电脑的人很少,懂技术、会管理、能应用的专业人才严重紧缺,人才缺失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