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知《生死朗读》真实的艺术力量

2009-04-15邓德祥

电影文学 2009年23期
关键词:真实命运人性

邓德祥

[摘要]影片《生死朗读》由始至终以自然主义风格不加任何修饰地还原了人物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性、真实的命运,杜绝了一般影视作品的过度诠释,镜头隐忍地不给观众透露过多的信息,也不做任何解释而将更多的空间留给观众激发出不同的思考,还原这种真,比经过提炼然后深加工的艺术作品更具有触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关键词]真实;生活;人性;命运;艺术力量

对于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艺术,人们约定俗成地认为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一般剧情类的影视怍品从世间百态中撷取题材,经过整合、加工、提炼,融入各种艺术语言,打造出一个个完美的剧情和一个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影片欣赏多了,观众却因为影片的过度诠释有一种不能尽兴的感觉。生活宽于艺术,生活深于艺术,在艺术作品中,真正富有意义的则是技巧以外的真实,唯有真实,才具有触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根据时空的转换,影片《生死朗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以“朗读”串联起来,不加任何修饰还原了人物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性、真实的命运,讲述了一个饱含着爱、罪恶、秘密与救赎的动人故事。从表面上看来,观众可能因为影片“欲说还休”的剧情有些添堵,找不到一般影片邵种释然的感觉,但对于还原现实的真实而言,这是最高明的做法。

一、畸形恋情还原真实生活

没有过多的铺排和渲染,影片前三分之一以描写汉娜与迈克之间的畸形恋情迅速抓住了观者的注意力。男女主角年龄的悬殊并没有让人觉得无法理解;大量的情爱镜头没有让人感觉不自然;影片对于角色的行为没有做任何解释,包括女主角的不告而别。之所以观众觉得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是因为影片营造的真实的氛围淡化了这份畸恋本身的不协调,而这种真实的氛围,是无声地传达给观者的。患上猩红热的迈克受到汉娜母亲一般的关心与照顾——这是情感上的铺垫——使迈克对她产生了一种依恋,而16岁的迈克又正值懵懂而又好奇的青春期,他在布帘后面偷看汉娜穿丝袜,那种心灵无意识的、条件反射似的反直使观众感到自然,就像《西西里美丽的传说》以描写青春期少年生理冲动为题材一样自然。至于汉娜,从迈克第一次随意拿着书朗读,说“除了抱怨,还是抱怨,看在老天的份儿上,除了工作还有什么?”汉娜对这个句子很是敏感,可以看出这个孤独的女人对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厌倦,男孩欲望般的眼神掀起汉娜内心的渴望。于是,汉娜借迈克洗澡的机会诱惑了他,之后两人的暧昧关系渐渐转化成爱情。整个过程,除了必要的对话和朗读,影片前三分之一更多处于自然声响或无声的状态之中。而这种自然声响或无声是一种有意识的、特意挑选的风格。就像绘画不愿意用色彩一样。例如汉娜和迈克惟一的一次旅行就是在一种自然声响之中。两人骑着自行车在田野间撤下欢快笑声,小镇上狗的叫声,孩子的吵闹声,相比之下,二人除了点餐时的简短对话外,一直处于无声的状态,但是,没有语言却并不代表没有交流。汉娜回头看迈克的一个眼神、被人误会为母子时迈克故意给汉娜一个吻等等都在向观众传达着两人此时的幸福感;而汉娜在教堂里无声的抽泣也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信息,为影片接下来的情节作了铺垫。

正是这种无声,配以演员朴素的表演,让观众感到真实。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其《电影美学》一书中说:“自然的表现可以再现真实。”这里“自然的表现”并不局限于演员的表演,而包括了影片的叙事、摄影、音效、空间等电影语言。例如本片对于情爱镜头的处理,采取的是自然主义风格,没有渲染任何情绪或者气氛,力求还原当时情境下真实的状况,情感是艺术不变的主题,但对情感深度的表现是与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相关的,因而,影片没有继续纠结在两人的恋情之中,笔锋一转,这段恋情因汉娜的不告而别戛然而止。

二、复杂内心还原真实人性

影片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迈克在毕业之前作为实习生前往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而汉娜因为曾在纳粹集中营里做过看守而成为战犯坐在被告席上,这是汉娜离开之后迈克第一次见到她。这一部分没有为观众解答汉娜离开的原因,而是借对纳粹战犯——着重是汉娜——的审讯刻画出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人性。影片虽然没有给女主角一个完整的概括,但观众依然感受到汉娜这个角色的吸引力,就是因为这个角色呈现出了最复杂、最微妙的人性,如同现实中你我一样,有时候自己都无法认清自己。而温丝莱特用朴实自然的表演演绎出来,影片荣获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是众望所归。

通常,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最难演绎的,尤其是复杂的、各种情感交织的心理活动。在影片中。特写的技巧简化了电影情节,使其中最细小的细节也获得了深度和生命,而正是人物这些微小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出人物最深处的感情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汉娜在接受审讯时复杂的内心的呈现都是借助特写来完成的。观众也只能从始激动和异样的神情中去揣摩这个人物的内心。

从审讯的开始到最后的判决,汉娜只有三次情绪比较激动。一次是证人在指证时说她“每次都强迫年轻的女孩为她朗读”时,特写呈现出汉娜因痛苦而极力压抑的抽搐的面部;一次是法官要求作笔迹鉴定的时候她显得格外地惶恐不安,难过得几乎落下泪来;最后一次是法官判她杀人的罪名成立,但这一次她的情绪波动非常短暂,转瞬即逝。更多的时候汉娜显得比较平静和镇定,她认为这是自己的工作,不管是筛选犯人还是教堂起火的时候不给犯人开门。她都是在执行作为看守的职责,但她依然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对自己做过的事情不否认不遮掩。换作其他人,或者在其他反映纳粹罪行的电影中,观众也许不会有丝毫的同情。但在本部影片中。汉娜这个角色让人惋惜,尤其是当她宁愿放弃自由也要维护自己尊严的时候,人性的光辉在汉娜这个“罪人”身上闪光。

历史的罪责不应该压在一个人的身上,而且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犯下罪过的人。正如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说,“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本文无意评说汉娜是否有罪,是否值得同情,而是希望通过分析汉娜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内心驱使下不同情绪的反映,能得到一个比给出简单对错答案更为复杂、同时也更有意义的思考机会,从而体会到汉娜真实的人性魅力。

三、难获救赎还原真实命运

影片第三部分所能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想象,比前面更为丰富,片中人物的结局,还是不能让人有释然的放松,反而有种郁结于心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片中人物的命运,有别于一般电影的终结套路。

汉娜在监狱里通过迈克寄来的朗读磁带学会了读写,她用简单的语句、笨拙的字体给迈克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然而迈克始终没有回信,在汉娜因学会读写而振奋的时候却因迈克的沉默而失望;当迈克在汉娜即将出狱时探望她,告诉已经为她安排好出狱后的生活时,汉娜从迈克抓住又很快缩回去的手以及言语中感受到迈克对她以前行为的谴

责。影片通过这些向观众传达着汉娜的痛苦与失望,以此来解释为何汉娜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自杀,而汉娜自杀这一幕,导演处理得既真实又艺术。汉娜脱去鞋袜,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摞书上,真实地反映了她一直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虔诚,可以说她一生的遭遇都与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们总是问我在集中营里学到了什么,但那地方什么也不是。你们认为那个地方是什么,大学?我们去那里不是为了学习。这点众人皆知。你想要什么?对她的宽恕?还是让自己好受点?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提升自己你可以去剧院,去看文学著作,别去集中营,那里什么也没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汉娜死后也没能获得集中营里那个幸存女作家的理解和宽恕。

对于西方文化而言,虔信人类的苦难源于灵魂的失落,唯有拯救灵魂才能在苦难中救赎人类,而人类必须依靠对上帝坚定信仰和对教规的严格遵守获得灵魂的复归和人类的救赎,因此,获得救赎成了文艺作品的终极目标。但理性思考一下,就会觉得这种救赎情结固然有心理共性,却缺乏现实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不确定的因素造成太多的遗憾和悲剧。也许正因为现实中遗憾太多,所以文艺作品才极力营造一个个圆满的结局让人在现实之外得到慰藉,但过于完美的结局往往缺乏可信度,使人感到不真实,而影片《生死朗读》却敢于直面真实的命运,从而激发各种不同的思考,而不是大家都热泪盈眶地找到安慰。认清了这点之后,就会觉得那种俗套的完美结局其实是很不必要的。直面真实虽然不那么舒服,但会有另一种通透。这或许就是真实带来的艺术力量。

四、结语

约克·费德尔说过电影是省略的艺术,最善于少干的人就是最能干的人。本部影片更是将这种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影片从头至尾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手法,很多疑惑都无法从镜头里找到结论:汉娜的不告而别;迈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迈克知道了汉娜不识字,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第二次,迈克收到汉娜的书信却没有回应等等。让人一直处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真实的状态中。但省略是恰到好处的,影片也并不是什么也没说,大量描写心理细节的特写画面藏着信息,任由观众自由的观看、自由的猜想。

马赛尔·马尔丹在其《电影语言》一书中提到用“实况处理”这个概念来代替“场面处理”。也就是说,在观众和银幕之间,已越来越不需要章法和语言来插足。观众应该是想站在一扇窗户前,通过它看到一些事件。银幕上的世界不应都是导演的组织、消化,然后提供给观众的。这样,观众的自主权便得到了尊重,也只有通过与观众的互动方能感受到影片的艺术力量以及被法国电影导演爱浦斯坦称之为的“超级的思想感染力”。

猜你喜欢

真实命运人性
命运的更迭
逼近人性
命运秀
功能与人性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