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意识创新
2009-04-14曹大勇
曹大勇
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特色发展的特长教育,但“全面就业”的培养目标却很容易使该专业的课程教学进入“无意识”的误区:要么强调就业的宽泛性,而忽视学生艺术个性的差异;要么强调专业课程评估标准将教学当作任务,把学生“物化”、“产品化”。这些误区阻碍了学生的设计思维意识的开发,影响专业特长主动发挥。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面向职业岗位的特长教育,课程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因材施教,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摆脱老师的“说教”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课堂上老师摆脱 “说教”意识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将先进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段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索设计艺术的规律和方法,因此,现代设计专业的教学课堂应该是“开放型”的课堂、“互动型”的课堂。在教学中需要老师转变角色,变教导为引导,走下讲台与学生“零距离”交流、互动,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见解、闪现的思维设想,并加以引导、鼓励。同时,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多媒体等)缓冲或替代老师的单独表演,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连贯性。特别是设计创意课程的教学,须根据学生设计创意过程中不同思维的具体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以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为目的,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开拓,真正有利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创作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设计创作时,学生总会说“我什么也想不出来”、“思维怎么也打不开”、“老师,还是提供一个范本吧”等等。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老师没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缺乏设计思维的想象力,离开书本、离开老师就不懂设计、不会思考。因此,老师应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逼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找出“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中找出主题的新关系,寻求新的设计思维、设计手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引导学生去提炼主题内容的关键概念,寻求本质的“问题”。如“它(主题)是什么”、“它(主题)像什么”、“它(主题)要说什么”等等。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去问“问题”、找“问题”,抓住主题的核心概念。比如进行“生命”主题的图形设计时,可引导学生去提“生命是什么”、“生命像什么”、“生命要怎样表现才恰当”等问题,让学生运用类比、意象、联想的思维方式进行想象,并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悟画出各种不同的表现生命内涵的创作草图。无论多与少,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地创作着他所见、所想、所感。此后,学生就敢于思考,敢于用“问题解决法”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思维想象。
创作主题的把握是从对“问题”的思考来切入的, “问题”意识是创作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能主动进入对设计主题的思考,从而逐步实现课程教学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
三、实训时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程教学的实训项目虽不多,但利用实训项目来全方位地组织课程的实践教学,却大有文章可做。实训教学注重的不是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实训项目教学需要指导老师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创造性实训氛围,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在实践中整合理论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素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它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来进行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项目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独立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技能。所以,容易错、容易混淆的知识应该是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自主”发现的,而不是教师给予提示的。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教师在实训时,应只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学生在此间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除了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外,最好不要“全权代理”。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今后独立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作为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其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提取知识的资料库,而是学生的学习向导和顾问;老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说教者,应适时地进行教学创新,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掌握新知识、在实训中发挥主体能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