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利用桑叶养蚕八法等
2009-04-14钟唯
钟 唯
1桑叶要合理采、运、贮。尽量在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须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
2小蚕期实行小蚕共育,并覆盖塑料薄膜。大蚕期喂蚕后关闭门窗5小时,待桑叶被蚕食去70%以上才开门窗通气,能防止桑叶萎凋。
3控制少食期用桑。每个龄期的初、末,蚕食桑量少,应少喂叶,防止桑叶浪费。
4确保蚕室温度。大、小蚕适温分别为28℃、24℃。在适温范围内,能促进蚕儿食欲,提高吃食量,叶丝转化率高。
5适时翻叶。喂蚕后检查蚕座,轻轻翻动蚕匾内堆积的桑叶,将其撒开让蚕吃净。
6推广少回育,条桑育。小蚕平面与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蛾采用条桑育、全芽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可比普通育节省桑叶17%-20%。
7计划用桑,定量给桑。按不同蚕期逐龄、逐日、逐回订标准用桑量,5龄蚕盛食期每日最大用桑量控制在110千克以内(春季芽叶,夏秋季片叶),以利提高单位桑叶重量的产茧量与产值。
8添食蜕皮激素。蚕儿见熟5%左右,使用1支蜕皮激素,对水2.5千克,拌和20千克桑叶,一次给蚕吃完,能促使蚕儿老熟齐一,每张可节约桑叶15千克。如缺一日叶量,在最后一次用叶时添食蜕皮激素,待桑叶被蚕食净后提蚕上蔟。
名贵中草药——金线莲
陈锦忠
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线石松、乌人参。由于功效独特,近年来在福建、广东两地比较流行食用。
1形态特征。金线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10厘米,根浅生,整株横卧斜升,茎节明显。叶互生,具柄,基部呈鞘状。叶片卵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表面有细微鳞片状突起,有光泽,背面暗红色,弧形脉(金丝)3—7条,通常5条,幼叶的叶脉为金黄色,老叶脉呈橙红色。8-10月开花,花茎长4-5厘米,具2-3朵花。一般生长在海拔200-1400米的高山、土地肥沃的阔叶林或竹林下,全年可采鲜草鲜食或晒干。耐寒、耐热,四季常青,适宜在温度20℃以下、光线半阴半阳的阴湿地带生长。
金线莲有两种:分大叶的和小叶的。进口的金线莲整株较硬质,叶片、茎秆较小:而广东、广西及福建的金线莲整株较软质,叶片、茎秆较大,且金丝明显。
2功能及效用。金线莲,人称“药王”、“药虎”,具有凉血平肝、清热解毒的功效,常吃金线莲对防癌抗癌和治疗糖尿病、肾炎、肝炎、小儿惊风、毒蛇咬伤有独特疗效,还有美容作用。闽西、闽南人遇有贵宾或重大节日都会用金线莲炖鸡、鸭或排骨汤。每天每次用鲜品50-100克,是人们养身保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天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