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及其培育探析
2009-04-14张韩
张 韩
摘要: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现象层出不穷,然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是多维度的。因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培育其感恩意识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去建立长效机制,构建知恩图报的舆论教育体系;把感恩教育与成才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员育人的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构建识恩、记恩、谢恩、报恩的自我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2-0123-03
关于感恩一词,在英文中为“thanksgiving”,最初源于西方经典《圣经》,其本意是宗教信徒们对上帝恩赐的一种感激之情,后来扩大为社会成员要常怀一颗宽容与回报之心。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感恩”一词的原初意义是感怀恩德的心理倾向,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此文本中的“感恩”具有独特的语境,指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与思想情感熏陶,主要指:当代大学生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不能脱离社会恩惠单独存在的个体,所以个人接受社会、他人的援助和支持是不能避免的,个人也应该对他人社会给予的恩惠和方便心存感恩,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其感恩意识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道德水准的发展,而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伴随社会的急剧转型不少大学生出现了不懂感恩、忘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据报道。早年曾在黄继光和邱少云所在部队服役的高健民,20多年来,倾个人之力先后关怀资助过130名学生,而这些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主动与他联系并表示感谢的还不到10%。这并非个别现象,在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些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阴暗面和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深入探究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并有效培育其感恩意识,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而止于至善。”高等教育是继承人类文化、传播人类价值的重要手段,它在培育感恩文化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责无旁贷。遗憾的是,缺乏爱心、良知和责任感的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是个复杂的大系统,从感恩对象来说包括主体性存在和非主体性存在”,其中包含父母、老师、朋友、陌生人、单位、国家、自然物等等元素。上述表明,大学生感恩的对象是很多的,但往往陷入不尽人意的尴尬境地。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结构软化和功能弱化的特点,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漠视。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了自己生命的人,是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自己带到了这个世界。可在今天的大学生中,这样的孝心并不多见了,更多的是怨恨父母,漠视家长的含辛茹苦。第二。缺少了对老师感恩的情感。甚至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我行我素,许多时候师生关系仿佛变成了“商品关系”。第三,对母校培育之恩的忽视。教育是培育人、教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些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但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却忘却了学校的培育之恩。笔者在某师范大学路过时,曾看到墙上留言道:“今天我以师大为耻,明天师大以我为耻”的字样。不少学生对学校要求过高,稍不如意,就牢骚满腹,甚至采取过激行为。第四,对朋友之恩的淡薄。对激励、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要回报,要讲究信誉,不背叛朋友、不见利忘义这是一种传统美德。可惜这种对朋友的感恩在大学生中也有所淡忘。需要你的时候就是朋友、哥们,不需要的时候什么也不是。第五,对社会责任感淡化。古人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视为人生信条,可当今大学生往往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国家情感淡薄,传统的社会责任、道德观念、国家观念被个人利益追逐取而代之。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发展到了今天,反会被一些大学生所抛弃?这种现象不是偶然。表现出了当今大学生内在人格特征的诸多缺陷。究其根源,无疑是复杂而多元的,既有主观与客观之分野,也有社会环境与个人条件之交互,涉及到整个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个人等诸多方面。
首先,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普遍崇尚物质利益原则,市场主体总是按照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的原则开展经济活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就必然导致优胜劣汰,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无情,也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在时下见义勇为的社会道德评判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悖论:现在是市场经济,一个人不大可能义无反顾地救助陌生人,如果救了,也不是免费的。在他们看来,救命之恩,仅仅说声谢谢是肯定不行的。这种等价交换的经济原则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是很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人员的流动性日益频繁,人际交往日益突破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的束缚,变得日益“陌生化”。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日益减少,变得逐渐疏远和冷漠。同时,由于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当代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他们不懂得为何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何去感激他人,感激社会。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其次,学校教育理念偏差。学校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智育上,而德育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更多关注学生的升学和就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杆来衡量学校、老师和学生。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并不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不可避免地就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虽然教育方针提倡“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而“德育长期以来又片面强调理想,习惯于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却相对地忽视了作为基本义务的道德要求”c“,同时传统的德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手段,极少关注学生的道德体验。许多大学生表现出很强的以个人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都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第三,大学生自立意识缺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个体意识日益增强。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强烈,但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感恩意识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有了巨
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几乎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磨练,感知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认为父母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还满腹牢骚抱怨父母和社会为他们做得不够,从不反省自身、自己为父母和社会又奉献了多少。
第四,感恩文化的断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封建社会那种对皇帝、上级的“愚忠”,对父母绝对服从的“愚孝”,已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并逐渐消亡。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也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确立。在这新旧交替时期,许多大学生开始迷茫起来,在思想上,人们并未真正彻底地放弃儒家伦理道德,但又深感儒家伦理已经不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希望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伦理道德;在行为上,面对已经变化了的世界,大多数大学生既不能也无法继续墨守儒家伦理道德的陈规,又不知道应该遵循何种新的伦理道德以规范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从而陷入了矛盾与迷惑中。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养成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社会的系统活动过程。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积极探索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建立高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培育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
1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构建知恩图报的舆论教育体系
知恩图报的舆论氛围可以为大学生增强感恩意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校要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感恩意识形成的环境氛围,引导大学生养成识恩、记恩、谢恩和报恩的良好习惯。营造知恩图报的外部环境,并形成舆论压力,从而对他们的不感恩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高校要广泛利用校报、校园网、广播、橱窗等校内新闻媒体。加强感恩行动的宣传,宣传感恩行动的内在价值,弘扬感恩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赞扬体现知恩图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也要宣传感恩意识缺失的严重后果,孕育知恩、谢恩、感恩的文化氛围,形成忘恩为耻的舆论环境。还要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知恩图报的舆论氛围,使得感恩这一传统美德成为大学生活乃至今后人生道路的永恒旋律。
2把感恩教育与成才教育结合起来。构建全员育人的道德教育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责任。广大高校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广大教师在感恩教育中要做表率和楷模。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到专业课,都要对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感恩教育要纳入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长远规划,着力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要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感恩教育更符合人性和时代的特点。同时还要增强感恩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在教育的方法上,除了要在课堂上充实和强化感恩教育的内容外,还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第二课堂来引导学生捕捉、感受生活中处处渗透的恩惠,启发、帮助学生发掘这些或大或小的恩惠的价值所在,进而养成感恩和报恩的习惯。家庭教育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父母亲要以身作则,要有明确的感恩意识并身体力行,以榜样作用带动孩子感恩意识的形成。
3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构建“识恩、记恩、谢恩、报恩”的自我教育体系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应当认真学习理论,学习感动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至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逐步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培养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其次,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搞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体会;参加社会服务和义务劳动,以及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实践中切身体会、领悟感恩的真谛,从而以实际行动和诚意去回报别人的恩惠,不断提高感恩的道德水准。因此,大学生只有树立起一种以情动情、以德报德的感恩意识,才能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与人生品味,完善自我心理素质,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
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要求,而且是健全人格的标志。人不是贵在改造自然去追求真理的智性,而是贵在有道德伦理意识,贵在可以创造一个伦理空间让自己踏实地生活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