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恶炒所谓中国“毒建材”
2009-04-14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尚未迟 本报记者 屠丽美
在几个月前美国媒体爆出“产自中国”的石膏板“有毒”后,美国居民“饱受中国有毒建材之苦”的报道就开始充斥美国媒体。4月12日,美联社、美国广播公司等多家媒体再次对中国“毒建材”一事推波助澜。一些媒体甚至带着情绪说,美国政府是因为“怕中国”而放纵中国向美出口有毒建材。
美国建筑企业莱纳房屋公司今年1月在佛罗里达州向两家中国石膏板材生产商提出投诉,声称这些板材有问题,会散发难闻气味,危害人体健康。然而,佛州卫生部门的检测结果认为,该建材“不会引发公众健康问题”。
由于涉及中国商品,又被怀疑“有问题”,这一消息连日来被美国媒体热炒不断。美国独立媒体“检查者”网站12日的一篇文章带着明显的偏激情绪。文章称,美国人养狗尚需许可证,但中国向美国出口有毒的石膏板却不需要许可证,并且已经到了随心所欲、无章可循的地步。文章还进一步将矛头指向美国政府,称美国允许中国这么做“是因为欠中国太多”,“目前包括新生儿在内的每个美国人平均欠中国政府6000美元的债务。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听之任之”。
美联社12日也称,中国产的“毒建材”还害惨了遭受飓风的美国新奥尔良居民。报道称,卡特里娜飓风发生那年,新奥尔良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石膏板。由于建材有毒,很多居民感觉身体不适,对中国建材十分失望,“恨不得再来一场大水把屋子冲塌了重建”。对于这种说法,有中国专家提出疑问,卡特里娜飓风已经是4年前的事了,为何早不说晚不说,偏在这时候才爆出“建材有毒”、“居民不适”?
美国产品消费者安全委员会和一些州已经对中国建材一事展开调查,但目前尚未公布最终结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牛新春认为,在调查结果没出来前就指责中国是罪魁祸首是非常不公正的。他说:“出现产品问题并不可怕,双方可以商量如何具体解决,但现在美国媒体把它抬高到战略层面和国家层面,一些民众也过分恐慌,这种情绪才是最可怕的。”
中美经济学会理事何伟文也认为,在事情没查清楚前,一些媒体大肆渲染中国产品如何不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将此事政治化,不仅谴责中国,还扯上美国政府,更是毫无道理。牛新春告诉记者,美国国内现在的这种情绪,还是跟金融危机有关。“本来国内经济就不好,还进口所谓有问题的中国货,美国一些媒体和个别人自然而然就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政府和中国货。这种情绪和舆论导向对发展两国贸易和携手对抗危机并无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