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之声”网站挑战中国对外传播
2009-04-14邓建国
邓建国
作为新兴的国际传播渠道,“全球之声”网站对我国政治、人权和媒体等领域的集中但片面的报道将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针对“全球之声”,笔者提出了供参考的应对措施。
关于“全球之声”网站
“全球之声”网站(Globalvoiceonline,org)自称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全球公民媒介。它于2004年底由CNN驻北京记者站前主任Rebecca McKinnon(现在香港大学新闻与媒介研究中心任教)以及Ethan Zuckerman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建立。它的成立得到了该学院“伯克曼因特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资助。在“全世界都在说话,你在倾听吗?”的口号下,“全球之声”现在跟踪世界16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内容(主要是博客内容),并选择其中“最有趣的”帖子由懂该国文字的外国人进行翻译和评沦。提供给美国和西欧读者,让“美国以及西欧读者了解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为传统媒体所忽略的新闻”。
根据其网站上提供的信息,“全球之声”试图达到以下3个目的:
1)通过发现和链接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媒介内容(文字、照片、博客、播客和其他形式),唤起人们对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最有趣的对话和言论”的注意。
2)通过向“公民新闻工作者”提供免费培训、网络教程和网络工具等,“使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声音能够便利以及安全地得到表达”。
3)支持全球范围内的言论自由并保护“公民新闻工作者”报道本地事件和言论而“不必担心受到所在地政府的审查和迫害”。
“全球之声”关注中国政治
和人权状况
“全球之声”诞生4年多以来,由于其聚合的博客新闻内容的即时性、另类性和鲜活性,很快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一定的影响。2006年“全球之声”获得了美国Knight-Batten新闻创新奖,获奖理由是:“全球之声”“创新性地在人与新闻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联系”。
另外,根据2008年11月30日Alexa数据,“全球之声”网站的全球排名为22,646(2007年5月为44,332),超过了我国英文《上海日报》网站(Shanghaidaily.com)的全球排名(38,919,2005年5月为47,034),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从内容上看,“全球之声”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和人权状况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据能获得的数字,从2004年底网站成立到2007年5月15日的不到3年的时间里,“全球之声”所翻译报道的“公民新闻”按来源地分,条数最多的前五名为:中国(1589条)、俄罗斯(1006条)、印度(994条)、伊朗(822条)和尼日利亚(635)。而其关注的内容则主要分布在:政治(4192条)、政府治理(2870条)、人权(1997条)、国际关系(1980条)、艺术与文化(1925条)、媒体(1733条)、历史(1701条)、战争与冲突(1630条)和言沦自由(1589条)。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全球之声”主要在传播关于中国的政治、政府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
“全球之声”的影响力已经引起世界主流通讯社注意。路透社早在2005年末就开始资助“全球之声”。网站创始人Zuckerman认为,网站与路透社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帮助路透社,以及全球(传统)新闻媒体圈更好地理解博客等公民媒介如何影响传统媒介”。他指出,博客提供的信息、观点和视角能够很好地补充传统新闻的不足;博客和新闻工作者并肩工作“能更准确和更负责任地描绘世界的事件和观点”。
“全球之声”对中国对外传播的
影响和警示
“全球之声”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传播带来新的障碍近年来,由于成本高昂,发达国家国际新闻报道的篇幅和制作投入都遭到了大幅削减。而随着“公民新闻”的兴起,直接使用国际新闻发生地的“公民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已经被视为降低国际新闻报道成本的“创新”途径。
“全球之声”立足美国,其编辑人员以英语为母语并且掌握被报道国家语言。他们自己挑选发展中国家的博客内容并翻泽和评论。这种低成本、高效率,且具有相当传播效果的新报道方式,很容易与亟待降低成本的传统新闻媒体一拍即合,如路透社非洲新闻网就已经采用“全球之声”的博客新闻。
笔者认为,传统新闻机构将国际新闻报道外包给像“全球之声”这样带有强烈政治意图的网站必将严重影响传统媒体国际新闻报道质量,给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报道带来新的障碍。
“全球之声”关于中国的报道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平衡性原则从“全球之声”对有关中国的内容选择来看,新闻的准确性和平衡性这两个衡量新闻质量的标准“全球之声”都没有遵守。由于博客作者身份及内容的真实性难以核实,公民新闻一直面临着信任危机。但“全球之声”并没有提醒读者注意公民新闻的这一局限性。在其网站上,大量关于中国的新闻,虽然“有趣”,但准确性令人怀疑,报道内容严重不平衡,网民非理性言论不断出现。翻译报道中充满了“据说”等词,所引用的数字也没有交代来源;对未经证实的“事实”和粗言秽语都照收不误,全部翻译成英文,提供给英语读者。某些网民在网络空间有过激的言论不足为怪,但作为以报道“网络空间的对话”为己任的“全球之声”,对这些言论信以为真,并当作“体现民意”的宏大叙事,煞有介事地翻译成英文提供给国际读者,这不是太不专业,就是居心叵测。
事实上,“全球之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其新闻选择标准上的偏差。“全球之声”对公民新闻的选择标准一直是:任何编辑们“觉得很有趣的”内容。Zuckerman表示,尽管“全球之声”每天有130万的独立访问量,但它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持读者和翻译志愿者的兴趣。他说,在未来的几年里,“保持读者兴趣”将成为“全球之声”的主要任务。那么,就关于中国的报道而言,如何保持西方读者对中国的阅读兴趣呢?结合“全球之声”的宗旨和已有的关于中国的报道,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全球之声”对我国对外传播
手段创新的启发
作为一种问世不久就能产生较大舆论吸引力的网络传播工具,“全球之声”对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不无启发。
“全球之声”的最大特点是多种语言内容的提供。这是建立在其所使用的(少数是聘用,多数是志愿者)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双语人才基础上的。如其创始人之一Rebecca是一个中国通,1998-2001年曾任CNN北京部主任。她具有极高的汉语水平,能在听中国人发言的同时用笔记本电
脑将发言内容转写成英语发表在其博客上。“全球之声”中国内容的编辑“John Kennedy”(显然是一个假名)说道:“语言只是一门工具,因此可以给予。中国给了我中文,所以我通过在‘全球之声上写博客以及做翻译志愿者来回报中国。”
“全球之声”现在有20名左右、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编辑人员,基本都能说两种以上语言。“全球之声”关注的“公民新闻工作者”都居住在他们所报道的国家。同时还有一批志愿者义务地聚合其所在国家的博客内容并定期对这些内容做出综合报道。“全球之声”网站还提供RSS服务,供网民订阅这些信息。
“全球之声”设置了9个区域编辑(加勒比、高加索/中亚、东/中欧、拉美、中东/北非、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撒哈拉南部非洲)和9个语言编辑(阿拉伯语、汉语、法语、波斯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和韩语)。以上语言的公民新闻都可以迅速地被志愿者翻译成英语提供给全球读者。“全球之声”也组织志愿者将英语世界的新闻报道翻译成班哥拉语、汉语(简体和繁体)、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俄语。这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语世界与非英语世界之间信息流动的不均衡。
在我国,缺乏高端的英语新闻人才一直是我国对外传播的巨大瓶颈。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曾指出:
“国际翻译界有一个共识,翻译工作者应该把外语翻译成母语,如果试图把自己的母语翻译成外语,是自不量力的,在职业上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但是)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的外国人(来从事中文到外文的翻译工作)。现在学中文的外国人多了,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将来中译外就应该是他们来做的工作,但这不是三五年内能够做到的,或者说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靠中国人来从事中译外的工作,这里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文化和现实的因素。”
“全球之声”联合部分懂英文的中国志愿者,以及更多的懂中文的外国人,在跨越中英文语言障碍实现更有效的中外信息传播上实现了以上“由懂中文的外国人来翻译中文”的理想,虽然令人遗憾的是,它并没有翻译和传播我们希望其翻译和传播的东西。这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多语种、非盈利的“志愿者”模式有助于克服我国对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全球之声”的运作模式,实施以下措施:
1、鼓励具有对外传播经验并有良好英语写作能力的国人使用英语写作博客,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新闻进行个性化的报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新闻聚合网站,将这些数量众多的英语博客内容聚合在一个平台上,做到实时、个性和鲜活地呈现中国新闻。
2、按照非盈利的方式,选择一批精通中英文(或其他语言)并了解西方受众接受心理的人作为发起人或主持人,实施一个志愿者翻译项目。
利用中国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的愿望和传播中国的热情,发动他们积极参与项目,自愿认领每日更新的“鲜活”内容进行翻译。语言能力高的网民志愿者则可以通过Wiki或其他方式对译稿进行评分和修改,最终得出最佳译稿,统一发布在项目主站上。
在激励方式上,可以根据翻译志愿者的翻译质量和读者打分来授予相关志愿者网络荣誉。这样泽者可以学习提高,修改者可以获得声誉,国家则可以低成本、及时、高效和大规模传播英文信息。在这个项目中要注意积极吸引海外中国留学生、国内外友好外国人的参与。
要提高该项目的民间和非盈利特点,强化其社区感。以上项目应是一个官方色彩较淡、以自愿者为主体的网络社区。它是一个充满爱国热情、以最新的网络传播技术个性化地“向世界说明和传播中国”为宗旨的平台,社区活动主要围绕中国新闻展开英语写作、翻译和交流,对外传播则是一个客观的结果,这可以保持社区的活力和持续发展,并能为我国的专业对外传播机构准备和输送大量人才。
责编吴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