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伯吹结缘《小朋友》

2009-04-13盛巽昌

世纪 2009年2期
关键词:北碚结缘中华书局

盛巽昌

陈伯吹一生主编过不少儿童刊物,其中最出名的是主编《小朋友》和《小学生》

1922年上海《小朋友》创办,陈伯吹很喜欢读。1924年年底,他因江浙战争爆发,离开罗店朱家宅乡村小学,到上海租界避难。当时中华书局正好招考编译所的人员,他赶到澳门路报考《小朋友》职员,因为个儿矮小,在招考台人群拥挤处,只得在后面踮起脚尖高喊报名,样子非常恳切、认真。这时正好书局总经理陆费逵进来,见那副样子,拍拍他肩膀,将他请进室里面谈。陆费逵在谈话里得知陈伯吹还只有十八岁时,就说是否请再过两年来。据陈伯吹后来回忆说:陆费逵开始还以为他是个初小生呢。后来知道已当了小学教员,不由啧啧称美,说儿童杂志请当过小学教员的先生参加,很适合。陈伯吹对这次谈话记忆犹新,尤其是上海滩出版名人陆费逵那平易近人的笑容和这句话。

但两年后陈伯吹没有再去,因为翌年春天,随之江浙军阀混战结束,他被安排在上海宝山县立第一小学任教了。可是二十年后,陈伯吹仍与《小朋友》结缘。

那是在1944年的重庆。

当时陈伯吹在重庆北碚国立编译馆编辑小学教科书,因为已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伏象神童》和《一家人都飞去了》等童话交由中华书局出版,由此引起了中华书局编译所金兆梓等注切。当时他们要恢复已停刊七年半的《小朋友》,正找不到适当的主编呢。而陈伯吹工作甚忙,北碚又离中华书局所在地李子坝有十几里路。但陈伯吹却满口允诺,同意加盟。《小朋友》(半月刊)终于在1945年4月1日复刊。开始的几期,有陈伯吹自己写的作品,他还利用编译馆关系,请了卢前(冀野)、老舍和李长之等同事发表适合儿童阅读的童时回忆录、童话和历史故事。抗战胜利,《小朋友》随中华书局回迁,陈伯吹也回到上海,继续出任主编。四十年后陈伯吹在谈及这段经历,相当兴奋地说:我在上海没有能进中华书局《小朋友》当小伙计,不料却在重庆请我当了主编,而且一当就是五年。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北碚结缘中华书局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与虫结缘的钦俊德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紫燕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问缘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调研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