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改三十年的四条经验

2009-04-12韦志成

成才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程语文

■本刊特约撰稿人 韦志成

语文教改三十年的四条经验

■本刊特约撰稿人 韦志成

从1978~2008年,弹指一挥间,语文教改经历了三十年。三十而立,语文教改在它的生态环境中也长大成人了。这三十年中,如果反思盘点一下的话,有四点基本经验值得记取。

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改的方向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语文教学面临着改革,究竟“改”什么?“革”到哪里去?对于这一个看似简单的斯芬克斯之谜,许多人忽明忽暗,并不清楚。值此,吕叔湘先生于1978年3月1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指出:“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还说,“让孩子们只用稍多于1/10的时间学科学,而有几乎1/3的时间用在收效不大的语文课上。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语文教改的肇始,如同惊雷振聋发聩,昭示语文教学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他首先提出要“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为语文教改拨开云雾,回答了语文教学“改”什么、“革”什么的问题。

接着,叶圣陶先生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以《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为题慷慨陈词,对吕先生提出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作出最及时的回应。张志公先生几乎是同时在《中国语文》发表文章《语文教学需要大大提高效率》,其看法不仅与吕先生完全相同,而且还呼吁“研究语言、文学、逻辑等各方面的专业工作者、专家们,都来关心和积极支持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语文教学提高效率。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三位泰斗,竟不约而同地提出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这既是他们思之极深极久的问题,因而“英雄所见略同”,也说明这是语文教改的关键问题。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既高度总结语文教学的历史积弊,找准了语文教学的症结,也指出了新时期语文教改的方向。语文教学效率较低,少慢差费,由来以久。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书生们十年寒窗读圣贤书,究其实就只学习一门语文课,决不学习数理化之类,更不会学习外国语。他们学得怎么样,大多数人在黑暗的胡同里摸索,青灯黄卷,穷经皓首,听天由命,到头来还是文理不通。语文1903年独立设科后,情况并没有好转。《朱自清论语文教育》中就记载着20世纪30年代“中学生的国文程度很低落”的情况,文法不通,错别字连篇,字迹不整洁,说学生的语文成绩是“一代不如一代”。新时期语文教改的起点,就是大多数学生语文“不过关”,他们连起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都没有具备。解决“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一道跨世纪的“老大难”的问题,就是语文教改的焦点。

综观语文教改30年,可以这样说,语文教改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学战线各方力量的努力都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如语文课程的性质与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加强基础、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语文训练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文言文教学的地位与作用,课外语文教育与课内教学的关系,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与国外教学理论的关系,等等;实施了一系列的教改试验,如语文教材实验,整体教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等;作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如教师素质调查,学生语文学习调查等;创办了一大批理论刊物,如《中学语文教学》(北京)、《语文教学通讯》(太原)、《语文学习》(上海)、《中学语文》(武汉)等;发表和出版了蔚为壮观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涌现了一大批改革者,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语文教学效率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

事实胜于雄辩。语文教学效果究竟怎么样呢?且不说当前活跃在新闻战线上报纸、电台、电视台的编辑、撰稿人,节目主持人,遍布全世界的新华社记者等,他们都是最近30年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才华令世人瞩目,其成绩早就超越了前人,显示了扎实的语文功底。这30年来,语文教学为高等学府一届又一届输送了合格的人才,让他们凭借中学语文厚实的基础学力去继续升造,有的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些无不说明了语文教学的实绩,语文教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默默无闻地作出了自己的奉献。单就学生的语文成绩,香港施仲谋博士曾对我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实地调查,对60所中学、2600多名初中生进行语文读写能力的测试比较,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大陆学生的语文成绩是最好的,优于台湾、澳门和香港,位列第一。另外,据一份署名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等单位的调查研究报告《中国小学生学习质量研究报告》(1993年),对1992~1993届5万名小学生测试,达到要求和基本达到要求的人数在80%以上,可见我国新时期语文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语文教学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作为语文教改的方向是正确的,语文教改还要前进,就必须继续把握和坚持这个方向。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性

语文课程的性质观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由它而决定语文教育内部群体的性态,如目的观、教材观、过程观、原则观、方法观等,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先导作用,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语文教育界的一切纷争,都可以从性质观中找到分歧的根由。在总结我国语文教学的得失时,叶圣陶说:“国文没有取得成绩的原因细谈起来很多,但是概括起来是对国文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吕淑湘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也指出:“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语言和文字的性质。”张志公在《中学语文教材导论·序》中强调:“语文课成为老大难,已经有若干世纪了……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原因,就是这门课的性质。”三位先生共同揭示了确立正确的语文课程性质观的重要意义。

围绕着语文课程的性质,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打了不少笔墨官司,但思想混乱,月迷津渡:20世纪50年代,有“文学课”“政治课”之争;60~70年代,有“政文课”“革命文艺课”“大批判课”之说;80年代,语文定性以多取胜,有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思维性、民族性、应用性、基础性、言语性、社会性、综合性等,各执一词,公理婆理扯不清;90年代,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辩,人们思想模糊混乱,莫衷一是。

这30年来各种意见充分发表,真理越辩越明。198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第二次座谈会上,叶圣陶、吕叔湘、王力、吴伯萧、苏灵扬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观点一致,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后来有不少专家学者撰文论及,例如,张志公《工具·实用·现代化》,洪宗礼《论语文是基础工具》,王尚文《“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等,最后基本形成了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共识的结论,有三个层面的认识:“语文”是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性——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语文课”就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人的一切学习活动,必须从语文开始,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天生重要”(华罗庚语)。中小学生要学习其他功课,都必须首先学习语文,凭借语文这把“金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宝库。学生走向社会,语文将伴随他们去深造和工作,是终其一生的交际工具。语文课还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语言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学语文就是在学文化,在接受民族的意识和观念,体验和认同民族精神。所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根本特性。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它决定着语文学科生死存亡之命运,失掉了工具性,语文课程就任人摆弄,所谓教成“政治课”“德育课”之类,语文课就失掉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个教训至为深刻,我们为此曾交出了昂贵的学费,付出了几代人的青春。明乎此,语文教学就不会左右摇摆了。

三、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语文课教学生学语文,这本来是极明白的道理。可不知怎么的,语文课的“兼职”越来越多,负载越来越重,“语文教学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比如,有人认为语文课要配合形势搞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近代史教育,有的主张语文课要进行美育,有的提出语文课要培育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还有生态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现在又加进了创造教育、信息教育等,语文课如同柳宗元笔下那可怜的小虫蝜蝂一样,把什么都背在背上,不堪重负。

语文教学究竟干什么?叶圣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明确回答:“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呼唤语文教学的“个性”回归,探求科学化,张鸿苓《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鲜明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廓清人们的糊涂认识。还有顾黄初、李杏保等以史为鉴,他们从研究近代语文教育史出发,认为学生学语文以资为学、谋生、做官之用,这就是语文课程的立学之本、执教之基、力量之源。而从口语交际的需要出发,叶圣陶提出“要听说读写一把抓”;吕叔湘认为缺乏口语的学习与训练,就会导致语言交际的“半身不遂”;张志公呼吁,缺乏口语训练就是缺乏现代化的战略眼光。所以,语文教学在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听话和说话的训练,读写听说相互关联沟通,“读就是用眼睛来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叶圣陶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改通常是通过语文教学大纲来推行,教育部先后8次推出了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上,集思广益,尽量吸纳和反映语文教改的新成果,其表述基本一致: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最后由《语文课程标准》表述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简言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语文教学高悬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对此“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

四、“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讲书”,基本格局是“满堂灌”与“填鸭式”。这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效果很不满意”的教学,不得人心,各界人士都提出了批评。这30年,多种语文教改实验、理论探索,就是想改革“满堂灌”与“填鸭式”,借以提高教学效率。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冲决了思想牢笼,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例如,于漪注重情感熏陶,追求课堂教学的综合效应;钱梦龙倡导“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洪镇涛矢志不渝地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宁鸿彬坚持走“思维训练”之路;魏书生总结“课堂教学六步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欧阳代娜进行初中语文能力“过关”问题探索;蔡澄清精心实践“点拨”教学法;黎见明坚持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张孝纯主张“大语文教育”,等等,多方面展示了语文教改的实践。

如何破除“满堂灌”?人们认识到,本领和技能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读写听说系技能,就像学打乒乓球、学游泳一样。叶圣陶说:“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技能的形成,一要正确,二要熟练。正确,有赖于模仿;熟练,有赖于反复实践;语文课必须进行训练。刘国正在《实与活——谈中学语文课的基本功训练》中指出:“就像有的老师所说,天地良心,语文课离不开训练。”训练,师生对话,一端是教师的“训”,精要讲解,画龙点睛,指导,点拨,提示,使学生开窍;一端是学生的“练”,勤实践,得方法,悟窍门,达到掌握技能。然而怎样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呢?叶圣陶几乎是用毕生心血进行研究,在解放前“教期于无教”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先后多次提炼,最后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他一生从教70多年的心血结晶,既高度浓缩了他的教育思想,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了进行科学训练的基本原则;又是语文教改的成果,通过30年的教改实践检验无比正确,富有中国特色,成为我国教育对世界教育奉献的经典。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科学地解决了教与学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使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少讲一点,学生就多主动一点,其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到“不需要教”。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30年语文教改我们得到了语文教学效率观、性质观、目的观、教学观四条基本经验,弥足珍贵。今天的课改只有按照这四条经验去做,语文教学才能继续前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