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原始战争与华夏民族之源
2009-04-10余志鸿
余志鸿
战争大概是文化传播最激烈的形式,尽管原始战争首先是为了生产资源或劳动力掠夺而进行的生存竞争,未必意识到战争的文化价值,但是原始战争客观上体现了刺激性动力。原始族群为了生存可能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战争,也可能因夺取族群的领导地位而发生战争,或因为繁殖需要而争夺女人的战争,千百年来大大小小的战争何止上亿万次,虽然与现代概念的“战争”相比也许根本算不上是战争,但正是这些个“战争”通过既残酷又独特的方式,创造了“华夏”本身和“华夏”文明。
公元前27世纪左右,仅仅黄河中游一带,就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部落。其中有三个为最强大。一是地近淮河流域而正在没落的神农部落,传说其领袖是神农氏的后裔,叫姜榆罔。一个是地处黄河北岸而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其领袖就是大名鼎鼎的蚩尤;传说他有九个儿子,个个万夫莫当,附近部落都在他们控制之下。另一个是活跃在黄河南岸而蒸蒸日上的有熊部落,可能这一带有熊出没故以“熊”作部落的图腾,其领袖是集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发明家、艺术家于一身的姬轩辕,后人尊他为“黄帝”。根据当时形势,有熊部落夹在神农部落和九黎部落之间,有两面受敌的危险,非常不利。姬轩辕首先联合周围的罴、貔、貅、貙、虎等一些小部落突然袭击神农部落,在阪泉(今河南扶沟)郊野进行交战,经过三次大的决战终于全面获胜,俘虏了神农部落的全部人口和牛羊。接着姬轩辕乘胜北渡黄河,率军挺进直抵九黎根据地涿鹿,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大规模决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被史书记载的最早和最有名的战争。
传说在涿鹿大战中,蚩尤张开大口,喷射出滚滚浓雾,三日三夜不散,有熊部落的士兵在大雾中迷失前进方向,几成大败。这时,黄帝就发明指南车,使他的部队仍然能在浓雾里辨别道路,奋力追击蚩尤。蚩尤又向风妖雨魔求援,顿时日月无光,天地昏暗,倒山拔树的狂风,泼头盖脸的暴雨,地面洪水泛滥。黄帝也施展法力,召唤来应龙助阵。龙是风雨之神的化身,应龙一到,自然是风妖雨魔逃之夭夭。黄帝姬轩辕乘机反击,九黎部落大败,蚩尤战死。
涿鹿大战,姬轩辕名声大震,周围各部落拥护他为“天子”,其身份相当于西方世界中上帝的儿子“耶和华”,不过他没有被彻底神化,他被道教奉为神灵是很后的事。姬轩辕被后人尊敬为“黄帝”,他原来的名字反而被大家忘了。在中国远古的观念里,“黄”颜色是华夏族最值得尊敬的颜色,因为黄色与中原的土地颜色接近,土地是人类的母亲。至于“帝”,就是“蒂”的本字,它是“花”(即“华”)的基础,所以用“帝”命名就预示是“华”族的祖先。
原始战争实际上是氏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随之出现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是氏族体制变革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轩辕与神农争夺盟主的阪泉之战的结果,使南方的农耕民族取得了统一,同时加强了婚姻联盟。轩辕联合神农与蚩尤在涿鹿的大战,其结果是强化了农耕民族与狩猎民族的接触,推动了南方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融合。
黄帝轩辕姓“姬”,炎帝神农姓“姜”;“姬”和“姜”都从女,正是刚从母系氏族脱胎而出的烙印。如果说神话“共工与帝争神”的战争反映的是男权向女权的挑战,那么共工作为悲剧的男权主义形象是个失败者;他愤怒而触撞不周山,结果造成天下大乱,幸亏女娲出来收拾残局。女娲补天的行为,说明在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动乱中女性充当了英雄角色,挽救了世界,女娲成功地巩固了母系氏族社会。但是,在神话“后羿射日”和“夸父逐日”里,却演绎了一场母系氏族在消亡中挣扎的悲剧。后羿和夸父代表母系部落向父系太阳部落的挑战,虽然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但最后自己不仅身败名裂还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妻子嫦娥逃离地球到了月球上去,月球作为女性权力世界的最后一个避难所,暗示着母系部落的彻底失败;夸父追逐太阳,结果疲惫干渴而死,死后弃其权力象征的手杖化为桃林,暗示了母系部落的瓦解。伏羲氏称太皓,神农氏称炎,轩辕氏称黄,“皓、炎、黄”都与日光有关,他们是崇拜太阳神的父系部落的代表。在黄帝与炎帝的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原始氏族舞台上男性英雄逐渐成为主角,父系氏族社会开始确立。
关于父系氏族替代母系氏族的战争,《世本》里有一段精彩的叙述:
巴,郡蛮,本有五姓。廪君之先,故出巫诞也。廪君,名务相,姓巴氏。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山有二穴,其一色赤,其一色黑,如丹漆状。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生于黑穴。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皆登呼躧穴屋,掷剑刺之,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各令以土为船,雕文画之,而浮于水内,约船浮者,神以为君。他姓船不能浮,独廪君船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阳有神女谓廪君曰:“次地广大,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莫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十余日。廪君思其便,操青缕以遗盐神曰:“婴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缕而婴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廪君于是君乎夷城。
神话展示了一个母系部落与父系部落之间的纷争,表面看是婚姻关系的转移,实质是氏族体制的改变。盐神是母系部落的首领,她要求廪君留下来与她结婚,她拥有财富(夷水到盐阳一带的鱼盐皆受她控制),又拥有军事力量(当她化为虫而发动攻势时,其他部落都如同小虫附和群起攻击)。但是,廪君不肯屈从,于是发生了战争。廪君是一位强有力的巴族首领,他经过武力拼搏(掷剑比赛而皆中)和智力测试(以土为船而不沉),终于夺得了父系部落的领袖地位。在巴族与盐神的战争中,男人对女人采取了血腥手段,结果女人被赶出了原始氏族的统治舞台,天下太平,“天乃大开”。这充分表示神话传播的历史价值,它能折射地反映时空上已经消失的历史真实!我们看到父系氏族生产力的发展,战争给新社会体制的诞生杀开了一条血路。故事中廪君已经能够用泥土制造陶船,而且率军远征,是很不简单的。
在女权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里,女性以其生育能力征服男人;在男权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里,男性以其军事能力征服女人,并在征服女人之后欲征服世界。所以不论是炎帝和黄帝的战争也好,还是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也好,都是部落发展过程中用暴力扫除障碍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只是因为蚩尤篡夺了帝位,盗用“炎帝”的番号,按照传统思想蚩尤被描写成邪恶的化身。总之,战争的直接结果是加速了父系氏族社会替代母系氏族社会的进程,加强了族群民众之间的融合。我们无法想象中华大地的原始族群说的是同一种语言,也无法想象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人种。促使活跃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地区的原始人群联合到一起,编入到更大族群的内在力量是语言的融合,唯有语言的融合才使人有了一种向内心深处“引得”的能力,形成凝结理智和情感、从个体的自我感知融入族群的生存环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研究的成果表明,中华大地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存在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处于东南的青莲岗文化,属于湖泽水耕文化,以鸟形为动物图腾,为原始夷越人,操原始南岛语;处于西北的仰韶文化,属于河谷旱耕文化,以鱼形为动物图腾,为原始氐羌人,操原始藏缅语;处于北方的内蒙三星他拉出土的红山文化,属于草原牧畜文化,以龙纹为动物图腾,为原始胡狄人,操原始阿尔泰语。三大考古文明,是由活跃在古中原的三大氏族系统所创造的,三大氏族传说中的祖先是伏羲氏太皓、有熊氏黄帝和神农氏炎帝。
三大氏族汇聚于中原,为了生存也为了扩张,相互进行了激烈的战争。根据传说和史书记录,曾有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对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一次是夷羌间的涿鹿之战,另一次是夷狄间的冀州之战,还有一次是羌狄间的阪泉之战。结果是黄帝凭着他卓越的战略战术和先进的军事武器吞并了炎帝部落,之后又乘胜向南发展,越过黄河进居江汉。胡狄系的黄帝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原始华夏族的基础,兼融了夷越系的蚩尤部落和氐羌系的炎帝部落人员。
虽然在战争上牧畜文明的轩辕氏黄帝通过军事传播获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在物质生产文明上,却逐渐被先进的农耕文明所同化。黄帝之后,先后经过颛顼(夷越族)、帝喾(夷越族)、尧(胡狄族)、舜(夷越族)、禹夏(胡狄族)、殷商(夷越族为主)、姬周(氐羌族)的交替统治,政权推移而政治上强化的文明传播加速了民族融合,华夏族在中原地区逐步形成。随着四方民族的混成融合,原始氐羌语、原始夷越语和原始胡狄语也逐步融合成原始华夏语。而那些没有卷进融合大潮的部落,四散逃离,成为后来的周边民族。
黄帝实现统一后,多民族聚居于中原。如果没有共同的语言,不同部落中的成员就无法进行族外沟通和交流。为此各民族必须消除最大的交际障碍,互相努力去适应对方的语言。由于千百年来长期而频繁的民族接触和语言接触,民族发生了混合,语言也发生了混合。终于形成了一种共同使用的新语言——华夏语。
我们从文字记录的语言材料看,当时既有南方型的中心成分在前的结构:如人名的祖甲、神农,地名的丘商、城濮,动物名的鸟乌、虫蝗;植物名的草芥、花红。又有中心成分在后的结构:如成语“唯利是图”“一以当十”等。从语音结构分析看,不同语言借用或交替换用的结果,使双音节词演变为带复辅音的单音节,然后又消磨了辅音音缀,形成单音节的孤立型上古汉语。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终于出现了华夏族的通用语言——被称为“雅言”的民族共同语。统一的原始华夏语把来自不同民族的人结合到了新的、更大而有效的组织里,语言以其非暴力的方式传播文化,从而生成人也匡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