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背景的价值与作用
2009-04-10李珺
李 珺
1988年3月15日19时,许多观众惊喜地发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片头变得更新颖别致了。《新闻联播》节目是中央电视台当晚全国收视率最高的一档栏目,也是全台最重要的一档栏目。这个栏目的片头不仅是《新闻联播》节目的片头,也是整个晚上各栏目的总片头。创作音乐要考虑到政治因素,还要考虑到各种新闻的综合性,因此曲子写得既要保持庄重、丰满,又要向上奋进,同时还要体现中国特色。年轻的蒙古族音乐编辑包布和承担了作曲的任务。包布和采用了民族音乐的调式,由中央歌舞团孟卫东同志配器。以铜管乐为主体,音乐由急促、亢奋、激昂逐渐转向宽广、舒缓、悠扬,一曲雄壮的、歌颂性的前奏曲诞生了。虽然长度只有短短的17秒钟,但就是这一前奏,让全国观众在无意识中感触到,新闻的权威、公开与透明的再现,同时给观众以奋进的号角,展示了我国欣欣向荣的繁荣富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提高,电视传媒理念已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理念的变化带来了电视新闻的变革。音乐被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应用到电视新闻中,其写意的手法、其艺术感染力,都是其他电视新闻语言无法替代的。音乐,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和其他音响处于同等地位,发挥同样的作用。作为背景音响的音乐是“心灵的直接现实”。人们的视觉和心灵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对立物。我们看电视新闻,所得到的主要是视觉信息,所获取的似乎只是对具体的视觉形象的直观感受。可是,就在经历这种视觉感受的时候,总会在心灵深处激起某种反应,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情绪上,与“正面的灵魂”发生共鸣。音乐的作用正在于此,它能通过音调与旋律创造出“情感的形象”,直接打动人心,直接唤起观众思想、感情和心理情结上的反应和共鸣。正因为此,电视新闻的背景音乐如何进行把握?如何正确采录得当,使其对画面的情感和情绪效果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这就需要准确正视音乐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与价值所在。
正视电视新闻中运用音乐的价值魅力所在。
音乐是一种最细腻、直接和丰富地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其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营造气氛,抒发感情。在电视新闻中使用音乐,可以使新闻声情并茂,音画并举,加大报道的表现力度。记得早些年前一则电视新闻——《杨尚昆给老同志功勋荣誉章》,背景音乐《八月桂花遍地开》贯穿于新闻始终。党和国家隆重表彰革命者同志在战争年代创立的丰功伟绩的有关内容,文字播音已有表述,而现场音乐的旋律则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了特殊的战争情境中,使大家似乎又看到了这批受勋的老同志浴血奋战的戎马生涯,为之肃然起敬。
音乐是作为背景角色而存在的,音乐必须依附于画面体系而存在,它的作用已使视觉形象原有的感情、情绪力量能够更快、更强地发挥出来。所谓“更强”,指的是烘托、揭示作用;所谓“更快”,指的是音乐直接拨动心弦加快了人的视觉对于画面意义的理解速度。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音乐与画面的本义必须合拍。一些盲目选用“好听”音乐拼凑的背景音乐,不仅没有作用,往往也会喧宾夺主,难得有理想效果。请记住:好的背景音乐,应该使观众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著名的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说:“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知道它,但是它却起到了它的作用。”这是说,最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这一认识,完全适用于电视新闻音乐背景之中。新闻报道中运用音乐,这是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能够适应观众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在现代传播理念中,传播者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受众的审美取向传播信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摄像在画面上力求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将生动的、具体的、典型的形象展现给观众,解说词注重结构、层次、音调、节奏的美感,那么音乐的审美,也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显而易见。
把握音乐背景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画面是它的视觉形象,解说词、音乐音响则是它的听觉形象。虽然音乐并不是电视新闻传递的主要信息,但是随着电视新闻的变革,音乐背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中,对新闻画面进行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配合画面语言、文字语言),使得电视新闻更加细腻、形象、丰富、生动,以独特的魅力作用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科学家发现,当人们听到音乐时,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松弛,同时产生“兴奋灶”,引起愉快的情绪和舒适的欢乐的情感,从而进一步产生丰富的想象,提高思维的效率。
升华情感、渲染环境,充分发挥音乐的“绿叶”作用。一直以来,电视新闻工作者为追求内容的真实性,除同期声与现场音响之外,很少对新闻内容进行后期配乐。而事实上电视新闻本身,画面和解说对情感的表现是十分有限的。为此在电视新闻中加入音乐背景,在情感的表现上既可以高度概括又能深刻有力地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可以真切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当我们听到《国歌》时,会感到一种豪情。在报道我国体育健儿勇夺冠军后站在领奖台上,激昂的国歌配合运动员激动的表情,能够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音乐不仅能够表达感情的内容,还能表达感情的强度,当人物的内心情感难以用语言表达时,音乐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如果新闻中出现的是一些生活气息浓厚、优美清新的自然风光画面,贴切的后期配乐,能通过音调与旋律创造出“情感的形象”,直接打动人心,直接唤起观众思想、感情和心理情绪上的反应和共鸣。这不仅无损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反而通过对信息接收氛围的美化,使新闻画面更赏心悦目,从而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使新闻信息的传递更完整全面,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中,用音乐作为“绿叶”衬底,以抵消观众对单纯解说感到的枯燥无味。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使用音乐时,一定要紧扣新闻内容,不能画蛇添足。比如:有些电视新闻,选配音乐可以自始至终,而有些电视新闻选配音乐则不能贯穿始终,只能根据新闻内容在必要处使用。此外,要严格控制音量,不能喧宾夺主,冲淡解说。为了让观众听清楚解说词,音乐的音量一定要大大小于解说音量,否则,就会把观众的思绪“带”出新闻,“迁移”到欣赏电视音乐的境地门,这样的话就本末倒置了。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音乐可以从听觉这个角度介入,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使画面表现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环境气氛得到进一步的渲染,从而达到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目的。
巧妙过渡,承前启后,音乐的嫁接作用。电视新闻中主要为消息,每条新闻之间篇幅短小,画面之间很难找到理想的嫁接点,因此,硬接现象相当普遍。为弥补这一缺陷,电视新闻工作间就引入解说词或者音乐作为转场,用声音的吸引力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掩饰画面的硬接。正如中央二台的早间新闻节目《第1时间》,这档节目的内容是以凌晨以后发生的最新的国内、国际新闻为主,偏重经济视角,为一组快餐式消息集会。自然每则新闻主体偏重相异甚远,跳跃之大、反差之大。画面之间的联系可想可知,但音乐编辑工作者选择了一段清新愉快的钢琴曲配在整个一组新闻中,巧妙地转移了观众可能会过度关注的画面转场的注意力,使一组新闻浑然天成,珠联璧合。还有在《第1时间》几个子栏目的处理上,也突出了音乐的转场作用。每个子栏目开始时,必定是《第1时间》专有的特色音乐响起,提醒观众朋友,我们下一个环节又开始了。音乐背景的应用充分再现了《第1时间》的办栏理念:以轻松的方式传播严肃的资讯,形成资讯扑面的感觉。
强化作用,音乐的深化主题之效。在电视新闻中,音乐可以让画面变得更有说服力,选配的音乐与画面所揭示的主题相切,不仅可以声画并茂、相得益彰,还能够深化新闻主题。电视新闻中音乐的强化作用,同电影和电视剧的音乐一样,可以通过节奏变化、音调的高低去渲染情绪、烘托主题、强化节奏、呈现意境,以达到观众的共鸣,激发人们的情感。在一些软新闻里,适当地配上一段音乐背景能增加新闻的综合效果。比如当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一件工艺品、一处风景、一个人物、一段往事时,通过配上适当的音乐背景加以烘托,画面的色彩、构图、光效、影调、拍摄及剪辑技巧、画面中的人或物,以及一段画面所表现的内容都可以承载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容。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一段音乐,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音乐在电视新闻中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电视新闻中使用的音乐背景,是既简单又复杂的。说简单,因为它大多数都选配现成的音乐资料。说复杂,则是因为很难把握住所选音乐背景能否服从和体现电视新闻主题意图的需要。因此,为电视新闻选配音乐背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的目的,做到合理选配;第二,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原则,音乐背景服从于新闻主题;第三,风格的清新淡雅、情调健康;第四,衔接流畅自然,剪辑上不留一丝圭角。
总之,音乐被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应用到电视新闻中,其写意的手法、艺术感染力,都是其他电视新闻要素无法替代的。但是,在运用音乐背景的时候也必须注意音乐的选择及运用,只有将音乐与电视画面、解说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电视新闻报道效果,才能充分体现音乐在电视新闻中的艺术手段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