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中的“入世”精神
2009-04-10陈卫新
陈卫新
“斯人真有道,名与日月悬。青松卓然操,黄华霜中鲜。弃官亦易矣,忍穷北窗下。抚琴三叹息,世久无此贤”。这是元人赵孟頫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评价。一提到陶渊明,人们自然会想起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眼前就会浮现出超逸简淡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任真自得的隐逸形象。自晋代颜延之《陶征士诔》称渊明为“南岳之幽居者”、南朝钟嵘在《诗品》中尊其为“隐逸诗人之宗”以来,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似乎已成历史定论。然而,探究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情,其澄莹宁静如湖水般的心境之中,不时还涌现着起伏的激流。综观诗人的一生,他常常想超尘脱俗,躲避矛盾,不与世俗牵连,但实际上却是一直不忘情于“入世”,其四次出仕并非全是因“亲老家贫”之故,而是怀有一定的政治理想,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说的一样:“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的。”
陶渊明是东晋大司马陶侃之曾孙。陶侃是东晋初期政治上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担任过荆州刺史等要职,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曾领导军队平定苏俊之乱,为东晋王朝内部的安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说是东晋王朝前期的国之柱石,陶渊明在自己的诗中常常称赞这位先祖的功绩。这样显赫的家族,对陶渊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祖辈的业绩时时鼓舞着他,在其灵魂中有一种不辱先代的心理。因此,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雄心勃勃,有着火热的情怀与宏大的抱负。“师圣人之遗书”(《感士不遇赋》)牢记“先师遗训”,济世安民是他这个时期思想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正是诗人真实的思想写照。29岁那年,诗人的第一个儿子刚出生,他便写了十首《命子》诗,前七首诗历数陶氏祖辈显著的功德,后三首专门写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嘱托。
儿子刚刚出生,诗人就已经给他取好了学名和字号,是希望他不辱家门,像孔子的后人一样承继家学。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不论其做《命子》诗的动机如何,至少反映了他早在青年时代就立下的“大济苍生”的志愿不能实现的一种内心苦闷,也让人了解到了他自己时时想出去做一番事业,以实现自己抱负的想法。不久之后,他应召去做了江州祭酒。
任江州祭酒是诗人的第一次出仕,史书本传上说:“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管诗人出仕的原因如何,总之是他准备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第一步,尽管祭酒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学官。但是当时政治的黑暗使他感到自己的心志受到压抑,所以这个江州祭酒没做多少日子,即以“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的出仕深深打击了陶渊明的自信心和少壮时期的热情。但他此时毕竟年轻,内心还埋藏着希望之火。处在这种现实和理想之间深刻矛盾当中的他,其心底的痛苦是自不待言的,因此在他第一次退隐期间写了一篇《闲情赋》。赋中用华丽的辞章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美人的形象,并写下了诗人对美人的“十愿”。
自从屈原作《离骚》以来,“美人”一词意喻君主已成为迁客骚人的共识,陶渊明正是借此意表达了他在对理想追求中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说明诗人当时在政治上还是想有一定作为的。几年之后,当江州刺史桓玄招揽人才之际,陶渊明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奋起之火又复燃起来,到江州赴任,成了桓玄的幕僚,做了州府参军。其时正值东海沿岸孙恩反叛,桓玄两次上表朝廷,请求讨伐孙恩,陶渊明奉命赴都城建康递送讨伐表文,这在他的《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诗歌中均有体现。从诗中描写的情况来看,诗人的心境十分复杂。
桓玄讨伐孙恩并非为了国家的安定统一,而是怀有个人的野心,在出使京都之前,陶渊明显然对其还抱有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桓玄的野心有了清醒的认识。到了京都之后,他又看到统治者的专横暴虐以及各派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因此,他原先内心的热情消退了,转而思念园林,想重新隐居。“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正写出了他当时的心境。此时恰值陶母孟氏病逝,陶渊明正好辞官归去。
陶渊明离去以后,桓玄的势力不断扩张,进而代晋自立,在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称帝。次年,另一个军阀刘裕在京口聚义,举兵征讨桓玄。陶渊明闻知,赶往当时的曲阿投奔刘裕,做了他的参军。此次出仕,诗人是满怀信心的,他在《荣木》一诗中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内心郁勃着昂扬的进取之心、功业之志。可是,陶渊明逐渐发现,刘裕和桓玄均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是一些野心勃勃的军阀,跟随他们根本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在这个乱世之中,有谁能够帮助他实现那些理想和意志呢?他几次出来做官,都是为了寻求实现他的理想,可每次看到的都是官场的黑暗与龌龊,所以他要退出这肮脏之地。但是他又不甘心。此后,诗人尽管还出来担任过百日的彭泽令,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因“家贫”、“为酒”之缘故,随即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冠离去,从此诗人再也没有踏进过官场一步。
诗人归隐之后,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还时刻关心着朝政上的一举一动,刘裕北伐、晋宋易代等每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在陶诗中有所体现。但这仅仅限于诗人的精神层面,在实际生活中诗人再也没有什么举措了。
综上所述,陶渊明弃官归隐,并不是因为他对政治原就不感兴趣。他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慕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类,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从彭泽令解职时所作《归去来辞》,更把做官说成是“深愧平生志”。所以说,诗人的归隐,实际上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陶渊明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2.《陶渊明传》,百花文艺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新乡工业贸易学校)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