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个人信息传播媒体的高速路
2009-04-10王云
王 云
迄今,博客来到世界已有12年了,在中国发展也有7年了。因为博客的“零进入门槛”,所以任何一名普通百姓有了博客之后,在遵守国家法律和公众道德的前提下,都可以拥有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的自主权利,能从一般的受众变成公众,自主地进入公共领域,对公共事务发言,同时也让个人的信息和知识与人共享。
博客的兴起和发展。“博客”的英文名称“Blog”,一般公认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命名的。2002年8月中国互联网专家王俊秀和方兴东的《博客中国》在网上传播,将博客引入中国。之后一年的时间开始有少数人写博客,2005年博客在中国的影响力爆炸式增长,三天两头有人找你看他新开张的博客,隔三差五传来博客大赛和名人开通博客的新闻,如今博客已进入大众化。很多人现在正在把博客作为可接受的媒体,博客的力量正和报纸杂志广播这些传统媒体一样成为重要的媒体。
博客正以个人媒体的形式传达着个人想让公众听到的声音。在这里可以兴高采烈地畅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可以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在这里被主流媒体遮蔽的某些公共话题可以宣泄。公众可以阅读或发表评论。博主既可以是受众,也可以是传播者,受众挣脱了被主流话语所规定统治的局面,真正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话题我主宰”。博客的诞生,标志着全民写作时代的开始,预示着个人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
博客在传播学上的意义。哈罗德·伊尼斯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①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救性媒介”理论和“人性化趋势”的演化理论。他提出,一切媒介都是“补救性媒介”,补救过去媒介之不足,使媒介更具人性化。同时他认为,在媒介演化中,“我们借助发明媒介来拓展传播,使之超越耳闻目睹的生物极限,以此来满足我们幻想中的渴求”,“整个的媒介演化进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因此,互联网可以看成是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它是对报纸、书籍、电台和电话等媒介的改进”。②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传播,直接分流了传统媒体的读者群,满足了人们阅读和获取没有加工过的内容的需要。博客与企业、社会和政府拥有的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个人性。但是同时作为开放性的媒体,从属于个人的博客却又是一种“公共话语空间”。博客既是人际交流也是大众传播。因为博客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传递这样一个大众传播的平台之上的,但是博客在某种程度上和网络聊天、电子邮件一样,存在着点对点的人际交流形式。博客的出现使新闻业再也不是媒体公司和专业记者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互动的自下而上的传播过程,受众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新闻信息的参与者,主动地参与到新闻信息的收集、报道和传播的全过程。③
1947年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认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充满了“把关人”。博客的“零进入门槛”方式使得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不复存在。博客可以同时将信息的接受者、发布者与传播者集于一身,各种意见可以在博客空间进行充分的分流乃至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博客业已成为当下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博客作为一种满足“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而实现“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在技术层面上,已经从媒体价值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作者、内容和读者,实现了“源代码的开放”。但是,在道德规范、运作机制和经济规律等层次,并没有完成体制层面的真正开放,使未来媒体世界完成从大教堂模式到集市模式的根本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博客与传统媒体之间引发的互动与冲突开始逐步呈现。
传统媒体有非常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明确而精细的分工,记者按照所负责的条线了解信息,捕捉新闻。严格的新闻操作流程,经过层层审查的新闻,在内容的采集、核实、归类、分析上,其客观真实性具有保障,因此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但传统新闻媒体受国家权力控制,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什么只能报一点都是新闻报道的原则,在进入受众的意识之前,都经过了过滤、编辑和包装,这之间无数的决定影响着你能看到什么,也应想着你是否可以阅读。而且在市场经济时代,媒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在内容报道上就要尽可能地迎合资本控制者——广告商的需求,以吸引广告商的资本投入。而博客的传播环境是依存于传统媒体环境和整个社会系统环境而存在发展的,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对于传统媒体的权威“议程设置”,博客已经借助网络传播的特点将其打破。由一个博客节点衍生出的信息共同体,互联网有可能让它们产生“蝴蝶效应”,有人将这称为蚂蚁集聚效应。当然传统媒体的话语力量也会影响到博客世界的话语方向,因过于自由而脱离现有政策、法律与法规,造谣、中伤、诽谤、谩骂以及反动言论的博客,会被博客领域独特的竞争机制而筛选掉。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博客都会对自己的读者和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博客已经成为现今时代不可忽视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强,随着个人主体意识的不断被唤醒,新闻博客这种开放的、自由的特性必然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使个人信息这条高速路有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 释:
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译者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译者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③《博客中国董事长方兴东谈“博客式网络报道》,人民网,2005年3月2日。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