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新闻媒体的新特点

2009-04-10黄九清

新闻爱好者 2009年4期
关键词:汶川灾区

黄九清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主要新闻媒体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第一时间选派大量人员奔赴灾区,完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感动世界的抗震救灾全程报道,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纽约时报》称: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国际水平,《澳大利亚人》称:迅速、准确的官方消息。在外国媒体一向对中国新闻颇有微词的背景下,中国报道能有如此大的正面影响力、如此高的认可度,在值得骄傲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突破和进步。

主流媒体冲锋在前起了主导作用

新华社记者姚大伟随总理专机在“5·12”当晚到达都江堰灾区。新华社总社和四川分社记者兵分16路全线出击,100多名记者奔赴灾区一线;中央电视台锁定频道,全方位专门报道灾情;《人民日报》第一时间派出30多名记者奔赴一线,每天都有评论见报,最多的时候一天4篇,《紧急行动起来》、《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等报道及时报道灾情、民情、舆情,析事明理,鼓舞人心,正确地引导了舆论。截至5月27日23时,央视《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直播已连续播出近300个小时,首播新闻1727条,专题133个,创央视新闻直播纪录。

成都电台交通广播、德阳广播电台在“5·12”当晚无法看电视、上网的情况下,以最快捷的服务让成都、德阳、绵阳一带的听众最早地了解到灾情。网络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6月10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共发布抗震救灾新闻29.5万条,新浪、搜狐等整合发布26.4万条,8家网站新闻点击量508.5亿次,跟帖量3650万条。

信息透明成为当代中国传播史上的首例

信息有效、公开、透明,突破了报喜不报忧的边界线。地震发生后,央视新闻频道和央视一套迅速并机直播,全天候播出《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基本都是直接连线来自前方的现场消息,而且是所有角度的信息,包括军队的所有部署。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灾情。从5月17日起,新闻发布会每天下午4时举行,邀请民政、地震预报、水利、交通等部门领导、专家和地方领导介绍抗震救灾进度,随时公布所有数字,通报存在的问题和正在采取的措施,开了国家新闻发布的先河。这次对灾难详尽客观的报道,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信任和知情权的被尊重,透明的信息传播熄灭了谣言、召唤了民众、凝聚了人心、强化了国家意志,让中国在战胜灾难时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更加万众一心。

境外媒体也无需向宣传部门请示,甚至连简单的备案手续都没有就可以直奔现场,直击救灾中的任何问题。没有任何手续,没有人数限制,没有国别限制,BBC、CNN、凤凰卫视等100多家境外媒体的近500名记者未受阻碍地进入灾区采访报道,如此高的开放透明程度,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史上是首例,具有划时代意义。

汶川大地震报道实现了媒体的历史性超越。《新周刊》称其为“伟大的透明、国家的成人礼”。英国《泰晤士报》北京分社社长马珍(Jane Macartney)用“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令人惊讶的秩序井然”描述她在四川灾区的所见所闻。汶川大地震报道是中国新闻媒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后交出的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用行动再一次证明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在灾难降临的初期,一方面慑于大自然神秘的威力,另一方面对受灾情况几乎一无所知,不仅灾民惊魂未定,媒体人内心也受到震慑。这种情况下,发自现场的灾情“第一报”带有极强的“狼来了”的色彩,这无可厚非。随着报道的深入,有效信息越来越多,一个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对受灾状况的分析判断凸显出来了;接下来,报道侧重置身于这种状况之中的人本身的处境,所有的镜头、麦克风都尽量去表现灾民的危险、疾苦、感受和需求;同时,还尽力为他们打气、加油,让他们在余震不断,次生灾害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中,在未来漫长的救灾和复兴建设过程中,看到希望并保持信心。这种深层的、富于建设性的报道,就远远不是初期“狼来了”式的报道所能涵盖的了。抗震救灾工作正处于十分关键时期的时候,媒体就敢于责难政府官员:高档小区出现有救灾字样的帐篷是怎么回事?审计署将“耐克鞋”等3起救灾物资使用违法违纪事件通过媒体曝光,这的确突破了一些固有的思维和观念,起到了警示作用。此后,救灾物资不合格、资金存放不规范等问题都有所曝光。

媒体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如实披露了救灾款物运行的实际情况,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国际先驱导报》5月20日评论说,中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表现让世界无话可说。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在此次地震报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和文字报道,这是十分少见的。西方媒体态度的大转变,也让国人感到惊喜:西方媒体似乎一夜间变得友善起来。美国《国际日报》发表题为《也该表扬表扬媒体了》的评论文章说,媒体所作出的没有遮盖、没有美化的如实报道,让世人看到了灾区的惨景,看到了灾民的痛苦,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忍辱负重,看到了中国政府果断、快速、有效处理自然灾害的能力,看到了中国领导人冲在第一线,所表现出来的爱民如子的真实情怀,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的真正的人权……是媒体的真诚深深打动了世界人民,为之敬佩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

体现了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

全民“崇尚英雄”才有产生英雄的土壤,才能有造就英雄的时代。媒体用活生生的事实完成了对全民的教化、感染。这种深层的文化价值观的引导要胜于成百上千次的理论说教,也铸就了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仁爱、包容、坚忍。

各国人民心系灾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性中最美丽的光环一齐绽放。日本救援队面对死难者遗体时自动排成两行默哀,此镜头震撼了所有中国人。日本人和沙特人、俄罗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一样感动着中国人。这种在死伤者面前的悲悯情怀在整个救助工作中一直是一条情感主线,贯穿始终。关注心理救助,温暖受创心灵,开辟寻亲热线,给上自亿万富翁、下至乞丐的捐助者同样的镜头。这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对人性的尊重,反映出执政者观念的进步,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媒体宣传的一大进步。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尤其高于记者从事的新闻报道本身。当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为死难的平民哀悼之时,全国各大媒体第一时间将版面调整为黑白色;央视除科教频道外的所有频道和绝大部分省级卫视在这三天内都并机播出央视地震直播节目。四川卫视、重庆卫视、广东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等几家电视台几乎停播所有娱乐节目,全方位、高密度、大范围地连续报道灾区、灾情和救灾情况;重庆市六个广播频道打破常规播出编排,实行地震重大事件特别直播报道,为市民同步报道权威机构发布的即时信息,并提供捐助、寻亲、求助等服务。英国《金融时报》从汶川地震中看到了中国形象的嬗变信号——一个“自信而敢于负责的大国形象”正在形成。

“人文关怀”成为衡量媒体从业人员的尺度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新闻媒体反映问题更加客观、全面、真实、深刻、理性。“抢眼球”的记者被盘点出来,缺乏人文关怀的词句被指正,影响和干扰现场救援的记者被指责,滥用话语权的记者也成了众矢之的。记者的思考能力、人文关怀素养都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品头论足的材料。百姓对媒体的介入热情和介入能力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记者一览无余地在群众的监督之中。“人文关怀”被作为重要的尺度来衡量记者的良知和素养。7月12日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上,《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就谈到了摄影记者的人文关怀问题:在现场必须要有所选择,记者在镜头跟前还要有所忌讳,不能把什么东西都血淋淋地、一览无余地呈献给读者,因为要考虑到死者的尊严,读者的接受能力。

这次新闻报道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譬如对抢眼球的几个案例的频繁采访,已经引起了“对获救人员的采访要节制”的呼吁;强行进入手术室采访、对惊恐万状的孩子无节制地追问、地震发生之初过分强调到达震中汶川的新闻,而忽视对人口密集的北川等地的关注;对民兵预备役的报道几乎就是盲点等。由此造成的遗憾值得我们的新闻媒体认真反思。

参考文献:

1.何振华:《用网络的力量推动中国》,人民日报,2008-6-25。

2.何树清:《伟大的透明和国家的成人礼——灾难时刻的信息传播》,《新周刊》,2008(5)。

3.李良荣:《新闻改革的初探——李良荣自选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汶川灾区
云上远眺新汶川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
汶川樱桃熟了
灾区笑脸
赴灾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