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驱动”力促高中新课程实验取得实效
2009-04-10黄德明
黄德明
高中新课程实验是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试评价制度等全方位的改革,同时,高中新课程实验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投入。政府部门、教科研机构、校长教师等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主要力量。作为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我们采取“三轮驱动”的办法,即“行政推动”、“科研引领”、“督导保障”,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各方力量。多管齐下,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行政推动:优化高中新课程实验外部环境
高中新课程实验首先是政府行为。在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中,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用行政的力量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实施。
一是抓规划建设。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城市完整教育体系,将高中教育纳入总体建设规划。我市以这次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为契机,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水平。使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的高中教育需求,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起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重点高中与一般高中、市属高中与县(市、区)高中、公办高中与民办高中和谐协调发展,管理运行机制高效,学校内涵发展水平较高的现代普通高中教育体系。
二是抓条件改善。为配合新课程实验工作,市、县财政加大对高中教育的投入。高中学校的学杂费、择校费收入全额返还给学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市直赣州一中、赣州三中为每位教师配发手提电脑,市直三所高中都在建或将建塑胶田径场、学生公寓、食堂,添置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等。投资3亿多元的中心城区赣州中学已开工建设,预计投资1亿多元的章贡中学也在筹建之中。各县(市、区)也在同步推进高中教育建设规划,适时新建高中学校,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需要,因地因校制宜地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我市编制管理部门根据省定高中配编标准、高中学生实有人数变化情况。并充分考虑新课程实验课程变化因素,适当调整增加了教师编制,以满足教学需要。
三是抓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实施新课程实验的关键,我们坚持实施高中新课程“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多条渠道筹措经费,加大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下一步,我们将设立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专项基金,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不断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就动机,真正确保教师新课程培训、学习所需要的经费和时间。
四是抓专业决策。通过加强与专家的“联姻”。争取决策的专业支持,提高实施新课程实验的决策能力。提升决策水平。我市积极挖掘新课程实验的专业资源,在加强与赣南师院等高校“联姻”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央教科所与赣州建立“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智能优势,组建新课程实验的专家队伍,对新课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与专业分析,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抢占新课程实验的制高点,为提高新课程实验决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抓氛围营造。新课程实验涉及学校、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全社会高度关注。因此,必须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家长、社会清楚新课程实验的意义,明白新课改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要调动和发挥家长、社会参与、监督、评估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积极性,取得他们对新课程实验的理解、关注和支持,不断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新课程实验的情感。我市充分利用《赣南日报》、赣州市政府网、赣州教育网等新闻媒体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宣传,市教育学会还利用“市民社科讲堂”作了高中新课程实验专题报告,取得了较好效果。
科研引领:提高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水平
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同时又是专业性强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规律办事。面对全新的高中新课程实验,一线教师难免“一头雾水”,他们迫切需要专家层层递进的系统化的专业引领。为此,必须切实抓好教科研机构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专业引领作用,帮助教师练好“内功”。
一要建立联系基层和样本学校的调研制度。结合实际,定期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广泛进行调查研究。重点研究和探讨新课程中教学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时研究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矫正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错误心态和行为,有针对性地回应和解决教师存在的困惑和疑难。这样,新课程实验的先进事迹及时得到宣传,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经验及时得以推广,先进典型及时得以树立。我市教研员在19所重点高中建立了“挂点”制度,在9所高中建立了学科教研基地,还建立了11所全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和10所全市高中校本研修实验校。
二要推进课题引领。盘活资源,整合力量。对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梳理,提炼为课题,组织力量开展攻关研究。这是提高教师新课程实验能力和新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市2008年设计了教育事业发展“十大”课题,拿出攻关经费10万元,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其中包含有高中新课程实验内容的课题。我市还积极组织学校参与省教育厅“高中新课程实验重点、难点攻关课题招标”,并有6项中标,在全省设区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要建立专业引领制度,使新课程实验事半功倍。稳步推进,滚动协调发展。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组建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积极开展送教下校,对新课程实验的决策、实施、监控等方面提供咨询和专业支撑:突出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到新课程实验薄弱学校指点迷津,变过去那种“锦上添花”的做法为“雪中送炭”,不断推进高中课程实验的均衡发展。
四要推进同伴互动,智慧整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都会有自己的得失。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如学科专题研讨会、新课程实验成果展示交流会等,让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中携手合作、释疑解惑。这种同伴互动可以是同级学校“名师”对“普师”,“强校”对“弱校”的指导,也可以是教研部门专家对一线教师的引领。我们特别突出活动的制度化,引领内容有重点,引导教师自我反思,指导教师对交流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和升华。
五要学习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没有学习就没有发展。要创造条件引导一线领导、教师多向先进地区,特别是高中新课程实验已取得一定经验的地区和学校学习取经,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扬优补缺、取长补短”。今年我市先后组织县(市、区)教育局长、高中校长赴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新课程实验区学习考察,开阔了新课程实验视野,激活了新课程实验思路,增强了新课程实验的信心,
督导保障:落实高中新课程实验各项政策措施
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担负着督政和督学两大任务,是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力量。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各项政策、制度、举措要落到实处,教育督导机构必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挥好“鞭子”,推动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强化部门监督,确保新课程实验政策、新课程实验人员、新课程实验经费到位。
二是建立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教育督导机构要根据省教育厅制订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案》,组织好本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专项调研和阶段评估,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纳入政府对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内容,并适时组织专项督导检查。
三是转变督导工作职能。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教育督导机构,要以促进学校自身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改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职能,强化和扩大研究、指导、咨询、服务职能,完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督导职能转换。从督政而言,当前要特别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政府行为的督查与评估,提高政府行为的效率、效能和效果;从督学而言,要重建与学校和教师的关系,从“领导”走向“合作”。从“命令”走向“对话”,加强新课程实验研究,为高中新课程实验提供指导、咨询与服务。
本栏责任编辑罗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