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引关注
2009-04-10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戴 平 本报记者 段聪聪
中国周三宣布,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消息一出,再次掀起了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热议。
英国BBC网站8日报道说,此次试点范围包括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货物贸易、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针对的都是周边对人民币比较接受的国家和地区。去年中国已经与周边8个国家签订了自主选择货币的结算协议。文章引述英国布鲁奈尔大学高级经济学讲师刘芍佳的话说,在5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对中国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认为,中国政府之所以现在要重新考虑人民币在国际货币流通领域内的定位问题,主要是迫于其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带来的贬值高风险。
本月10日至12日在泰国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中国同东盟将签署双边投资协议,这意味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建立。香港《商报》9日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说,5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领域拓展。文章称,近些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不断增长,将本币结算从边贸扩展到一般国际贸易的需求不断增加。内地和港澳之间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专家指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给予人民币在跨境使用方面与外汇同等的地位,解除其长期以来受到的束缚。
香港《文汇报》9日的社评也指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发挥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有助减少企业成本,减缓中国外贸下滑的压力;二是有助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三是迈出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第一步,从周边化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人民币成为世界性货币的路线图已清晰可见。此前,中国已经和韩国、香港、白俄罗斯、阿根廷、马来西亚、印尼等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这被视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贝哲民说,人民币向全球货币的转型已经开始。这不会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转变,不过却可能比预计的要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红玉认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起到促进出口的作用,减少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但同时也必将对现行外汇收入的核算和监管提出挑战。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后,在国外的人民币肯定要流回国内。这些资金回流的方式一种是外国用其来购买中国商品;另一种是外国在中国进行投资。中国企业出口收回来的人民币是否应该算外汇收入?用人民币做的投资是否应该算外国投资?这些新问题的出现,都说明现行的一些制度不适应新政策,要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