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西方对华认知尖锐对立
2009-04-10
在西方视野里,对中国未来的分析正变得褒贬不一,甚至根本对立,而且对立双方的力量越来越势均力敌,不像过去那样,某种对中国未来的观点占据主流。最近在美国著名杂志《国家利益》上的一场关于“中国的颜色”的辩论,辩论双方都是全球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辩论的论据都是权威的数字和真实的中国事件,但结果却截然相反,一方认为中国危机迫在眉睫,另一方则肯定中国是战后最成功的经济体。几个回合的辩论后,依然谁都说服不了谁。
这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不仅仅出现在学术界。4月9日,两则新闻几乎同时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网站上,同样呈现了这种对立甚至是分裂的中国形象。一则是北京与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许多外国媒体都在预测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影响和路线图,以及中国作为全球货币强国的前景;二是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仍然有2.54亿人口每天的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这个数字远高于中国官方估计的农村1500万贫困人口。
再环视世界以及其他领域,会发现到处都有这些截然对立的中国信息。以往我们很多人以为,只要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对中国的看法,对华政策、行动和想法就会变得更加稳定。但现实却表明,西方越深入研究中国,中国形象反而变得越来越对立。早先的对立是建立在对中国不大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基础之上,但现在的对立则是建立在对中国更加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无疑提醒我们,应当重新调整对世界认识中国的预期。现在的境况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当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摩擦乃至碰撞越来越频繁时,中国的复杂性将越来越呈现其特殊的效应。中国太富又太穷,中国未来前景很光明也有危机的苗头,任何对中国极端化的观点都能在中国找到依据。
如此复杂的国家,在西方视野中从没有见到过。中国不是苏联,不是日本,不是德国,西方实在是缺乏与如此复杂而又发展迅速的一个东方大国打交道的经验。分裂而对立的中国研究现状,势必对各国的对华政策形成强烈冲击。可以预料,研究中国的结果越多元化,各国就涉华问题展开的争论就会越激烈,对华政策的执行可能就会越善变,就越容易采取种种手段来试探中国的政策,甚至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华政策的“朝令夕改”和某种错乱。这就是中国复杂性效应导致的直接结果。
对于因分裂的对华认知而造成的西方对华政策的多变,我们也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把握住两点就行,一是学会适应,通过现象看清本质,认清主流,发展主流;二是在交往中,更加明确地挑明中国的战略目标和底线。中国的战略目标不是扩张,而是发展;中国的底线是防止任何力量破坏稳定和领土完整,任何触及分裂的因素,都是中国所不能容忍的。有了这两点,我们就能“以不变而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