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步植物园

2009-04-09

书香两岸 2009年4期
关键词:牛车神社樱花树

子 敏

星期日下午,陪太太到植物园散步。

我喜欢看园景,她喜欢看植物。看到一处园景,我就会想起年轻时代跟那景物相关聯的轻狂往事,一心一意想搬出来说给她听。看到一种植物,她就会想起跟这植物有关的童年往事,忍不住絮絮叨叨的全盘搬出来说给我听,一点细节也舍不得放弃。我们都是属于“回忆型”的人,而且很热心的认为在谈天中自己应该有些贡献。

散文和谈天的结合是很自然的,只是步子要迈得慢,话也不必多。我们明明知道散步要保持的是闲适的心情,但是我们的散步却洋溢

着表达的热情。我们的谈天像是一场“贡献”的竞争,善意中有些敌意,敌意中满含善意。

我们散步的路径是由家里走到巷口,再由重庆南路三段逆向走上二段,然后左转,踏上宁波西街,再右转,就是泉州街。几十年前的泉州街总是那样宁静干净,现在也是这样,不同的是,现在的泉州街已经看不到牛车。

几十年前,我20岁出头,每天早上都在现在站立的地方等着坐牛车上班。牛车很多,一辆接一辆的来。我挑选样子和气的驾车人,说一声“早”,再笑咪咪的加上一句“坐坐你的牛车”,就算有了交代。驾车的农人会稍稍挪动位置,让我坐在他身旁。牛车慢吞吞的走着,把我送到南海路的《国语日报》去上班。那真是一个人人可以享受“慢”的年代。

我热心的把这一切说给她听,包括数不清的细节和说明。我的叙述加上议论,变得没完没了,完全溢出“点到为止”的范围,直到我接触到她“能不能尽量精简”的眼神,才警觉到自己的独白,已经严重侵犯了她叙说往事的权利。

建国中学大门口的马路对面,几十年前是日本人的“建功神社”,是用来祭祀对战争有功的日本军人。正当中是一条参拜大道。参拜大道的两侧,古木参天,落叶遍地。参拜大道的尽头有一座水泥白桥。白桥的两边是水池,池里种的是睡莲。白桥的尽头,现在是一座大楼,这是后来中央图书馆盖的。穿过大楼下的门廊,就可以看到原本那座有圆顶的神社,中央是正殿,两旁是侧殿。殿前有一个铺石板的大庭院,庭院当中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这个神社,就是从前《国语日报》上班的地方。

这景物同时引发了我们两个人的许多回忆,因为我们曾经是《国语日报》的同事。但是这一次却被她抢了先。她伏身在桥栏上看池中的睡莲,辨认水中静静游过的黑色鱼群,鱼群引发了她对于童年捕虾的回忆。

童年,她的家为了躲避盟机的轰炸,搬到寂静的乡下。她跟姨母和表姊妹,都曾经学过用虾笼在溪里捕虾。天黑之前,她们用石头压住装了食饵的虾笼,放在水里,天亮再去收笼,笼里的虾就成为午餐桌上的一道菜。

她开始叙述,加上一大堆的细节。在她滔滔不绝的长篇叙述当中,我只能成为聆听者,不得不也用“能不能稍稍精简一点”的眼神去注视她发亮的眼睛。

植物园靠近和平西路的一角,有一个竹围,种植了不同种类的许多竹子。竹园的外侧是一条小径,小径的外侧是一个长满青草的斜坡。斜坡下面有一条弯曲细长的天然水沟像一条小河。这景物现在已经不在,但是这个我叫它“小河边”的几十年前的景色,却突然在我脑中变得鲜明生动。我抢先叙述,不再相让。

几十年前,我和一位喜爱写作的同学,他现在是退休的大学文学教授,我们常常相邀在小河边谈论文学。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很纯真率直。我们的意见常常不合,演变成争吵。我们往往在就要开口骂人之前突然闭嘴,两个人同时含怒起身,一语不发的并肩走回宿舍。两三天后气消了,才又恢复一向的情谊。

如果我所说的就像前面一段话那么精简,那倒还好,偏偏我想说的不止这么些。我的叙述还刚进行不到所有材料的一半,她已经一再的用“已经够详尽了”的眼神向我注视,希望我尽快结束我的长篇故事,因为我们已经来到植物园里一处我叫它“家常蔬菜”的特区,那里种了一畦畦的葱、蒜、韭菜、小白菜……。

我很喜欢这个可以给小孩子一些生活教育的特区,一下子想起我们的三个女儿还小的时候,我曾经一次两次的带她们来这里分辨哪个是葱,哪个是蒜。几乎就在同时,她的回忆也来了,比我快了一步。我就像在发言台上被另一个人夺走麦克风,自己沦为站在台上的听众。

她又想起童年住在乡下的往事。“一眼望去尽是农田”是她想描写的场景。她说农家大都没有上菜市场买菜的习惯,要吃的蔬菜都是家里自己种。她曾经帮母亲种葱,种菜,提水灌园。她每一样细节都不肯放过,对于我的“这些细节可不可以省略”的商榷眼神,始终不加理会,我只好很不甘心的搁起自己的回忆。

季节是春天,许多年长朋友都有子女开车,孝顺他们上山赏樱。她却建议就近去看看植物园里那两三棵仅有的樱花树。遗憾的是那两三棵樱花树的花儿已经谢了。我看到樱花树旁边有一小片草地,草地上有几块白色的大石头。这一小片草地里,藏有值得我回忆的一段往事。

年轻时候,我认识一位喜爱谈论人生哲学的新来同事,他也很年轻。有一天傍晚陪他上植物园散步,就坐在那片草地上听他高谈阔论。我们从黄昏谈到夜深,从暮色四合谈到天空露出微弱的曙光。巡夜的警察来了,用手电筒照了照,严肃的对我们说:“年轻人,天快亮了,有话回家去说吧!”

我开始兴致勃勃的叙说这件往事,对于因为看到樱花凋零又想起了什么的她,只好用“对不起”的眼神,为自己无法停下来的叙述,向她表达歉意。

很快的,植物园已经被我们绕了一圈。我们轮番上阵的单向叙述,只好在回家的路上继续着。我们走出了植物园,却都没有这样的自觉。

不久,终于到了必须掏出家门钥匙的时刻。我的回忆还没说完,只好匆匆点上句点。她的回忆还没开始,但是显然已经没有开始的机会。我记挂着一篇写了一半的稿子,她记挂着也该动手洗米做晚饭。我们只好在打开的大门外相约:“进去吧——下星期日再去走走。”

其实,我们所说的“再去走走”,真正的意思是“再去谈谈”,再去植物园那个地方接续那些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子敏

本名林良,1924年生。曾任《国语日报》主编、社长兼发行人。曾获国家文艺奬特别贡献奖。创作包括散文与儿童文学,擅以“最自然的语言”书写生活情趣及人间百态,笔尖常带“童趣”。着有散文《小太阳》、《和谐人生》、《小方舟》;儿童文学《两朵白云》、《我是一只狐狸狗》。

猜你喜欢

牛车神社樱花树
我心爱的樱花树
赶牛车
卖文创
神社的“熊猫”
从敦煌本看日本猿投神社藏旧抄《文选》的版本
运大米
樱 花
文明小镇上的牛车
樱花树下的小女孩
日本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