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南旧事》跨越两岸

2009-04-09应凤凰

书香两岸 2009年4期
关键词:林海音旧事城南

放眼当代文坛,能像《城南旧事》一样,一部书风行于海峡两岸,作者同时知名于两地,不论简体或繁体字版,同样“叫好又叫座”的例子并不多见。有意思的是,书本虽同样热卖,两岸读者“接受的情况”并不相同──大陆读者透过改编的电影,才认识原著与作家。台湾读者不同:书出版时并没有影片,即使到今天,大多数台湾读者也从未看过据原著拍成的电影。

应凤凰

台北教育大学教授。在台北出生,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美国德州大学东亚系文学博士。留学前在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工作,现在大学教书。喜欢收集文学书,也整理过几本台湾文学史料。

名著之诞生

由于须等“改编电影”或“改革开放”之后的80年代才读到《城南旧事》,大陆读者一般不大留意其写作及成书年代。其实书出很早,首次发表更早在国民党刚从大陆撤退来台的50年代。这是国民党统治台湾“第一个十年”,也是被许多文学史书认定是“推行文艺政策”而生产许多“反共怀乡文学”的年代。

与其它军中作家写作环境大不相同,林海音原籍台湾苗栗,出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京长大,毕业于北平世界新闻专科学校。1948年她带着一家大小从北京“回到台湾”。缘于北平新闻资历,她进入台北联合报工作,从1953到1963十年间,除了是家庭主妇,还是报纸副刊主编。在战后初期,林先生是台湾文坛唯一一位女性副刊主编。也在这工作岗位上,她完成了脍炙人口的《城南旧事》。

此书写作时间在1957到1959年之间。一般人不知道的是,这部书其实“分段分开”发表,由于结构特殊且富于弹性,也因作者家庭工作两忙,抢着零碎时间写作,甚至拆开来单独成篇,分别在不同杂志与副刊上发表。

结构之特殊

《城南旧事》是一部追忆童年往事的经典。以童年居住的“北京城南”为时空背景,以小女孩“英子”(作者本名林含英,林海音是笔名)一对童稚的眼光看世界,全书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

它兼有“散文风格与小说形式”──从书中回忆“旧事”,自叙童年生活的笔触来看,堪称一部优美散文。但林海音也不反对读者将它当作“自传体小说”,因为写的是她经历的人与事,既有高潮迭起的情节,也有生旦净末各种角色。

例如全书由四段故事组成:依序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以及“驴打滚儿”。各段情節集中,各有一中心人物:如惠安馆的“秀贞”、我们看海去的“贼”、驴打滚儿的“宋妈”,加上第三段的兰姨娘。这群人物围绕在英子身边,读者是通过主角的眼睛,来看他们的声音笑貌。由同一个叙述角度贯串全书,合于长篇小说的条件。可见作者是先搭好一部长篇架构,再逐段逐篇完成。也看出林海音作为主编兼主妇的聪明与巧思:时间零碎只有将长篇分段完成。此书第一版上市于1960年7月,由台中光启出版社印行。五十年前的初版本目前早已绝迹,连旧书市场也难见踪影。

成长小说之代表

此书除了文类上“既是小说又是散文”,结构上“既是长篇又是短篇”,主题上,也可说既是女性意识小说,又是“青少年成长小说”。主角小英子还是懵懂的孩子:一个好奇的旁观者。就第一人称写法,她是叙述主体。随着故事发展,主角一步一步经历着复杂的成人世界,也随之逐步成长。

故事背后传达的女性意识也很明显。英子是个聪敏的女孩子,天生一双同情弱者的大眼睛,敏于看见其它被欺凌的女性。《城南旧事》四段中,女性故事占三大段,包括老中青三代不幸女人的三种典型。追问她们不幸的源头,直接间接都与男人有关(如秀贞被欺与宋妈被骗)。从这个角度看,小说的精神主题不但不过时,而且十分新颖,与新世纪社会思潮同步,一点也不落伍。

《城南旧事》各段主角最后都离英子而去。小说末段:“爸爸的花儿落了”,写英子一个人问路至病房看望父亲,也独立面对爸爸去世。每段情节最后都是别离,英子也从生离死别的人生道路渐渐长大。难怪吴贻弓导演改编的电影,全片用“送别”的音乐: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来传达原著精神。

版本之丰富

很少文学作品像《城南旧事》这般多面向,不同年龄层都喜欢阅读:既是成人读物,也可当儿童读本。我手上就

有一本注明“新加坡学生读本”,以林海音童年照片作封面的书,一般书店很少见到。而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的“电影剧本”,用手绘小女孩作封面,同样清新可爱。

由《城南旧事》衍生的艺术作品,除了电影,还有音乐创作录制的CD。画家按原著也完成各种成人或儿童绘本。文字版本同样繁复多样,除了前述小说原著及电影剧本,更有不同文字译本,如日文、英文、德文等版本。像电影的得奖,1999年德文版《城南旧事》亦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关于图书,台湾版本流变史里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文坛佳话”。林先生在世的时候,一个让外人很难理解的现象是──同时竟有两种版本的《城南旧事》在市面流通,其中之一还是林海音自己主持的“纯文学出版社”版本。

当代出版史少见“一书两版”合法流通的奇异现象,而作者自己还是出版家。原来台北尔雅出版社主持人,作家隐地(本名柯青华)是林先生晚辈,也是她主编杂志时代的投稿人兼帮手。隐地拥有自己的出版社以后,成了同业兼好友。1983年他说服林海音在“纯文学版本”之外,让他的“尔雅”也有荣幸印这本名著。他认定如此做既可扩大林先生的读者层面,也能增加尔雅声望。事后证明,林先生慷慨同意乃明智之决定。后来“纯文学”结束营业,作者也去世,《城南旧事》不但持续流通市面,更长期高居尔雅丛书最畅销榜,家属版税源源不绝。

作家形象永远不老

《城南旧事》改编电影上映在1982年,两岸频繁往来要等到上世纪90年代。林海音这时访问了北京,大陆读者终于有机会亲睹作家美丽风采。

80年代末两岸还不通,我能看到电影,还是在林先生家中,靠她“悄悄安排”三五好友,私下观赏她收藏的录像带。还记得大家一边观看时,当片头出现一段女性独白,由一个苍老的声音缓缓念着:“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林先生坐在一旁看着,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哪有这么老!”。

我们忍不住笑开来。这正是典型的林先生,她一向的心绪与人生观便是如此。她去世前几年,台北“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举办一个“向老作家致敬”的活动,要颁奖牌给她,遭到拒绝。原来她抗议:“我又不老”。主办者赶紧把老字拿掉她才欣然接受。

是这样自信的、爱美的、乐观的林海音!能写能编,推动文坛向前发展的林海音。她进取的精神长存,永远也不老。她写《城南旧事》的时候其实40岁不到,就算小说改编电影时,也才60岁上下,精力正旺盛。不但把兴隆的出版事业办得风风光光,副刊还每周一篇“剪影话文坛”,叫好又叫座。

台湾读者对她的印象,很难是“苍老的”、“感伤的”作家。她在台湾文坛角色多面:女记者、作家、副刊编辑、出版社主持人,儿童文学家,以及她晚年自己加封的“资深美女”。每样角色,都扮演得非常杰出。即使到了六十、七十岁,她也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家事安排得有条不紊,事业与写作都拿出优异成绩。她在台湾的整体形象是积极奋发的编辑人、出版家,可见两岸读者虽喜爱同一部作品,对作家印象却大有差别。

猜你喜欢

林海音旧事城南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旧事组诗
城郊旧事
城南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林海音:这个世界有太多选择
微评
无解(外一首)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