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09-04-09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校企生产制度

陈 炳

广义地说,“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中职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更新教学内容,缩小与生产、服务一线所应有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的差距;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学校设备不足的缺陷;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的技术专家为教学服务。

一、现状

1,目标偏离。校企合作的中心目标是为教学服务。调查显示,一些学校仅仅是戴着“校企合作”的帽子,却没有校企合作之实。比较典型的现象是学校的实习仍然以消耗性实习为主:教师和学生没有从合作中受益。

2,学校人向企业人的转变不顺。学生参加生产的过程既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又是提高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过程,更是由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通常较差,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多数学校恰恰缺少了这一环节的指导,其结果是学生并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纪律、职业习惯,甚至会使学生养成某些不良习惯。

3,合作对象多为小企业。大企业不太愿意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不作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热衷于参与校企合作的通常是小企业,他们看中的是学校的设备。由于小企业本身的技术实力有限,通常不能给学校提供行业最新的知识和工艺。小企业租用学校设备进行校企合作,追求的当然是利润最大化;学校、教师看重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学生素质。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结合部。

4,教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分配不公。一方面,教师参与生产会涉及“绩效考核”的问题,也就是学校如何考核参与生产的教师,学校如果不能合理评价参与生产的教师,势必会导致教师的不满。评价过低,当事教师不满;评价过高,其他教师不满。另一方面,参与生产的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外,也通过劳动创造了一定的财富,因此,教师希望得到合适的报酬也是合情合理的。在实践当中,学校为了平衡各种关系,往往会克扣教师的应得收入,从而导致教师不愿意参与生产。例如苏北某学校因为某教师的生产性收入过高,干脆将所有教师的生产收入全部取消,从而导致校企合作仅限于企业生产而没有教师参与。

同样的,学生参与生产也会有很多问题产生。例如:学生生产是否应该有收入?学生在企业中做什么事情?谁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学生?学生做出了废品怎么办?等等。正是由于这太多的问题导致了两种状态的产生:一是学校把学生完全交给企业,由企业管理,例如2+1模式,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其实就是企业的工人。学校能做的事情不多,基本没有专业支持;二是只有极少数听话、技术好的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但这部分学生往往是一开始很兴奋,没有几天就会牢骚满腹,甚至主动要求退出。

二、对策

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可以从目标、激励、约束、反馈四个环节,针对人、财、物三个方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制度,达到教师、学生、企业、学校四得利的目的。

1,创新制度,加强环节控制。

所谓创新制度,就是针对具体情况,改进现有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建立目标机制、激励机制、保障约束机制和反馈机制。

建立目标机制就是确定清晰、可实现的校企合作内容,并提出期望达到的目标,它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前的大环境决定了我们的校企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怎样,每一种合作形式的目标应清晰、明确。不论是什么目标,都应清晰、明确地传达给参与者。校企合作的目标应突出实训基地的功能。例如训练功能、技术指导服务功能等,应和实训基地的特色相对应。例如经营特色、品牌特色、文化特色和产学研一体化等。目标可以分为若干层次,例如校企合作的第一步要让教师全程参与,以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第二步要让部分学生参与,以提高他们的素质;第三步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第四步可以向产学研方向发展。达到校企双赢。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是通过一些措施。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激励企业的技术专家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去,激励学生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它包括:学分管理制度、专职辅导制度、教师上岗制度、工学交替运行制度、课程模式制度和双师型团队制度等。建立制度应依靠专业指导委员会,其功能是指导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在制度中,应明确参与校企合作各方的责、权、利;应明确如何实现既定的合作目标;制度应公示,并严格执行。如在实行过程中有问题,各方可以提出并讨论修改相关条款;各项制度条款宜细不宜粗。要有可操作性。需要明确的是为实施校企合作而制定的各项制度,不能替代有法律效力的校企合作协议。

建立保障约束机制和反馈机制是为了能顺利达到合作的目的。应明确相关财、物的使用规定。包括学习反馈制度、整体评价制度、物品使用制度和跟踪反馈制度等。

下图显示了校企合作的运作流程。首先是学校要清楚说明进行校企合作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然后是根据具体的内容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制度以保证校企合作能顺利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制度有可能不完善,那就需要根据实施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然后是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参与方都是按章办事;最后是及时总结。

2,创新思维,积极拓展合作模式。

分析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是由于合作模式的局限性造成的。因此创新合作模式,是一条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总结以往的实践,校企合作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以下5种形式:

①“2+1”的教学模式。

②企业和学校共同出资组建实训基地。

③学校将部分设备租赁给企业使用。

④学校引进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用学校的设备为企业生产产品。

⑤根据企业要求,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达到校企零距离对接。

各校可以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和当地的经济情况,创新思维,积极拓展合作模式,使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三、结束语

不断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问题,深化校企合作,是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把企业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企业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教学、教学评价、研究开发、招生就业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专业课程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校企生产制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某些单位的制度
食品与水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