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

2009-04-08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注入式创新能力探究

安 丽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我国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我国大力实施教育改革,开展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创新创新思维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大力培育创新精神,提高民族创新能力迫在眉睫,教育义不容辞担起重任。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促进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造精神和压抑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培育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而不应该是对创新意识的打压和抑制,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必先审视教育自身,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滞后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保障创新教育健康发展。但十分可惜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对教育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调节,而一味追求狭隘意义上的质量上升。由于长期以来“创新”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整个教育模式向应试能力倾斜,出现一些注入式、打压抑制式、教条主义式等不利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自由的全面发展,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1.注入式

徐特立老人曾经说过:“‘注入式就是不跟学生商量,强迫学生接受,把学生已知道了的东西,也照着书去灌输;不管学生听不听,也照样念下去,这是片面的东西,是封建的旧式的教学方式。”

尽管对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反对声不绝于耳,但注入式教学在现实中仍占主要地位。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最普遍的课堂状态,教师在前面滔滔不绝、津津乐道、独占课堂,学生在后面被动接受、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彻底打压,本应愉快的探究课堂沉闷枯燥,课堂研究变成了单向输出、被动输入,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失去了朝气!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动性退化,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萎缩,严重影响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造就!

2.打压抑制式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棍棒底下出人才”,教育者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学生成为被管束的木头人。但“严”师未必出高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苛严管束下,本应快乐的孩子沉默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创新的萌芽就这样被抹杀了。那种只信强制、只讲约束,只讲严格不讲宽容的方式,使教育气氛紧张、沉闷、压抑;那种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的陈旧方式,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自主性都遭受严格限制,学习积极性受到过分的抑制,要使处于这种境地的学生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谈何容易啊!

3.教条主义式

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重接受、轻质疑。书本至上、权威至上。如在教材编写上一味追求体系的完整,而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能力,忽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时,固守教材的编排顺序,丝毫不敢造次,也丝毫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与其它知识、其它学科的链接。教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公式、结论的巩固应用,而对产生的过程轻描淡写;在问题解答上,苛求整齐划一,恪守条条框框,谨遵标准答案,若稍有创新,稍越雷池,必遭“扣分”厄运。教条式教学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只顾模仿范例,不敢畅所欲言,不敢有丝毫的独创之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单调和厌烦,销蚀探究新知的激情,失去培育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让人空余恨,不禁扼腕叹息!

上述情况的普遍存在表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不尽合理,有待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亟待创新,致使不能彻底清除阻碍教育改革创新的障碍,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二、教育创新促进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绝不是独立单列的专项教育,培养创新素质的任务,要靠整个教育体系以积极自觉的努力来承担。从根本上说,以培育创新精神为宗旨,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民族创造力!

1.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行的许多课程内容明显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新的领域的开拓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内容上,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编进教材,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的而不是滞后的客观世界的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但同时,要破除对书本的迷信,反对本本主义,提倡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探究新知;要学会抽象思维,利用抽象思维捕捉新的创意,拓展思考的自由度,要打破常规的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斯宾塞说过:“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行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而传统的教学多用注入式方法,造成学生习惯“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缺乏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大降低,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斯多惠说:“有的教师奉送真理,有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推行问题讨论式教学,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

3.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

传统教育、纯知识记忆性的考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思维的僵化,畏首畏尾,失去追求知识的激情。要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充分运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老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发创新意识,提倡创新思维,鼓动创造发明。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没有标准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发明创造实践,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增加肯定创新意识,褒奖创新实绩的指标,并使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速度,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深深依赖于这个国家的创新教育能否有效实施,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才能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动力支撑,而创新教育的实施又会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相信,在教育创新的推动下,创新教育一定能造就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民族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2]学会生存.

[3]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

[4]斯宾塞.教育论.

[5]江苏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注入式创新能力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红外导引头注入式闭环试验的边界能力及一致性
旁河注入式水库在黄土高原山区型河道调蓄工程中的应用
改进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的研究与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