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要求别人对我好吗等
2009-04-08
我能要求别人对我好吗
西子姐姐,我现在很困惑:我对别人好,是否可以期待别人同样对我好呢?我是个开朗的女孩,经常为朋友着想,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可是,我渐渐发现,他们只是在有困难的时候想到我,有开心事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想到过我,把我放在一边。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可是他们都没有关心我、安慰我。我很伤心,你能帮帮我吗?
浙江衢州徐慧
记得有一句外国谚语这样说,“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就是说,“真正的朋友是在他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绝对够朋友。相信你的朋友们非常信任和重视你,因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第一个能想到的往往是最信赖和最重要的人,比如妈妈。至于你觉得朋友们不太关心你,姐姐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因为你开朗又热心,所以给朋友们一个“误解”,以为你不会有困难,即使有困难,你也有办法自己解决。其二,什么事情都有习惯,交往也是如此,如果总是你在帮助朋友,那么确实会“养成”朋友有事就想到你,没事就好像想不到你的习惯。其三,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比如,你比较善解人意,常常能敏锐地觉察到朋友的心情,但朋友可能比较粗放,不那么敏感,在你不快乐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因此,姐姐建议你,保持原有的热心与敏锐,享受助人的快乐;同时,敞开心扉,向朋友诉说你的烦恼与疑虑,让他们知道你也有难过的时候,而不要期待朋友像你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懂你。
为什么总是我的错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我永远是错的。今天我在家里要用电脑投稿,可是妈妈说我是找借口想玩电脑。我前几天在玩是没有错,但是今天是老师要求我们写一首歌去投稿,难道这也有错吗?
一个烦恼的女孩
被误解确实让人不爽,尤其是被父母冤枉。不过,客观地讲,你妈妈这次的“误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吧?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判断对或错的时候,都会根据以前的认识和体验。那么你留给妈妈的是什么呢——喜欢玩电脑,或者一不留神就会打开电脑玩。更何况你前几天的“记录”还是“玩”,妈妈怎么可能完全信任你呢?因此,为了下一次不被误解,这次你要好好和妈妈解释,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妈妈在旁边看着你工作,权当“领导现场指导”了。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西子姐姐,我是小应,已经三年级了。但是一直以来,我上课总是会走神,听着听着就会想到别的地方去了,或者被课堂外面的声音吸引了。前一段时间,妈妈还带我去看过医生,怀疑我有“多动症”,结果医生说不是。其实,我也想好好听课,可就是做不到,我该怎么办呢?
疑惑中的小应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老师提问你,你就会一下子回过神来,虽然可能回答不上问题,但注意力一下集中了。还有,在家里做功课的时候,是不是妈妈一声大喝“干什么呢?”或者“想什么呢?还不快做……”你就会立马注意了?姐姐举这些例子,实际上是想告诉你,“问题”往往可以让我们注意力集中。因此,你可以学习用“自我设问法”来管住自己的注意力。
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逐步提高:
1. “随意设问”训练
你可以用任何一样东西来训练自己的提问能力,即使杯子、橡皮之类的常见物,也有很多值得问的问题。比如,对“白雪”牌涂改液提问,2分钟内,看看自己能提多少问题:
这是干什么用的?
这是用什么做的?
这样一瓶能用多久?
在哪儿能买到?
多少钱一瓶?
什么牌子的最好?
最早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
为什么装在这样的瓶子里,玻璃瓶行不行?
涂改液除了把字涂掉,还有什么用?
…………
涂改液很常见,但有的同学一下子能提20多个问题,有的则只能提五六个。你提了多少个呢?在你提问的时候,还“走神”吗?每天用2分钟来做思维体操吧。刚开始,你也许会不太适应,但通过练习,你会变得越来越敏捷灵活的。
记住:设问练习,只是提问,不必追究是否能回答,也没有必要回答。
2. 最基本的“5问”训练
课堂与生活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生活里我们可以选择有趣的对象来设问,但课堂上就有很多限制了,也许这节课并不是你所喜欢的,那怎么办呢?
如果你经常是下课后“一问三不知”。那么,需要先准备几个容易的问题上课堂。比如:
(1)老师上课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2)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3)老师上课批评谁了?
(4)老师上课表扬谁了?
(5)老师上课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如果你经常在上课中间“走神”,那么可以带上这样5问:
(1)我在哪里?
(2)我在干什么?
(3)我应该干什么?
(4)老师在讲什么?
(5)老师讲到哪里了?
如果你反应较快,一听懂就坐不住了,那么可以鼓励自己这样5问:
(1)我完全听懂了吗?
(2)再听一遍,我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吗?
(3)今天学的和昨天学的有什么联系?
(4)今天学的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5)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
3. “内容设问”训练
就是让自己的设问延伸到听课的内容上,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发问。比如:《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课文,根据题目,你也许可以这样设问——
燕子妈妈怎么会笑呢?
燕子妈妈笑起来是什么样的?是弯下腰,还是捂着肚子、咧着嘴呢?
她笑出声了吗?
燕子妈妈的笑声是什么样的?是咯咯咯,还是嘻嘻嘻?
你见过燕子吗?见过她笑吗?
…………
当你脑子里有了这么多的问题时,一定急着想知道答案。而答案在哪里呢?在课堂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