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经济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可比性

2009-04-08郑奕君

数据 2009年2期
关键词:统计数据效益指标

郑奕君

进行国际比较、交流与合作,对企业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企业经济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可比性问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统计数据作为统计语言,是进行国际比较、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中国统计要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就要采用国际统计标准,提高统计数据的可比性,这不仅是统计上进行国际比较的需要,也是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需要。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把经济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可比性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探讨研究。

■ 企业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

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是指将客观事物进行对比来鉴别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存在的矛盾,通过计算出数量上的差别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评价和判断,找出原因,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比分析法是在统计分析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如果把一个事物孤立起来看,就作不出正确评价,只有经过对比,才能帮助人们认识清楚。例如,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中,将不同时期的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分配资料进行动态对比,可以有效地观察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状况的变动以及影响有效利用时间的诸因素间结构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在不同的范围和层次上进行静态对比,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料进行对比,可以观察其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原因对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的影响;通过不同单位间资料的对比,有助于发现单位差异的影响;通过对不同个人的资料进行对比,可以找出生活负担、工作习惯、生活爱好等个体因素对时间利用状况的影响。

在企业经济统计分析中,由于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比的内容和形式也存在差异,应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分为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差比较与相除比较,单向比较与综合比较。

■ 企业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原则

所谓可比性,是指同一项目的统计数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可比程度,就是拿来对比的两个指标是否符合所研究的任务的要求,对比的合理;对比的结果,要能说明所要说明的问题,要有实际意义。这就要求在企业内部使用统一的统计制度方法和标准分类,保证统计数据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在时间上一致衔接,并保证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之间可比。

统计比较的多样性决定了统计指标的可比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一般应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要准确地选择对比基数,必须以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特点以及统计研究目的为出发点;其次,相对数的分子与分母必须保持可比性,主要可以从他们所包含的范围、内容、计算方法、计算口径等方面来考虑。当相对数的分子、分母出现不可比的情况时,可以根据统计研究目的的需要进行调整、换算。例如,某企业2004年10月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12000元,这只能反映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而不能说明工作的好坏;如果将其与计划指标10000元对比,则可反映出劳动生产率完成120%,超额完成20%,每人多创造产值2000元,这样,就使认识提高了一步。如果再进一步与过去年份的劳动生产率相比,与同类型的其他企业或先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就可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着手加以解决;又如,统计台账要根据客观变化及时调整资料的口径,以保证各个时期资料的可比性。可见,对比分析法在统计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也把各国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 企业经济统计分析体系中的可比性问题研究

企业生产方面

1.在企业产品统计中,通常采用三种计量方式:企业产品的实物量、企业产品的劳动量和企业产品的价值量。无论哪种计量方式,都必须注意可比性原则。

在统计原始实物量时,一般应根据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产品目录》的要求;在计算标准实物量时,先确定某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他产品产量按一定比例折算标准产品的产量,例如,将发热量不同的煤,折算成发热量相同的标准煤,然后将标准煤数量加总,得到煤的标准实物量。在计算产品劳动量指标时,通常采用定额劳动时间,而不用实际劳动时间;在计算产品价值量时,应选择合适的价格标准,反映企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状况。

其中,企业产品劳动量指标不能直接用于企业之间的横向对比,即使是同一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产品劳动量指标,也缺乏直接的可比性。因为影响“定额工时”水平高低的各因素——技术装备条件、工人熟练程度及生产管理水平,在不同企业及同一企业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

2.在产品品种与质量统计中,产品品种的多少,产品质量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及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在计算品种供货合同完成率时,交货量和订货量可以是实物量,也可以采用合同价格进行过渡,综合为价值量计算。要注意的是,计算该指标时也应注意分子分母的可比性:(1)子母项的产品范围要一致,不能用某些品种的产品去抵冲其他品种的欠交量;(2)采用价值量时,分子、分母使用的价格必须一致。

3.在企业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统计中,有的生产过程消耗的原材料只用实物计量不能反映真实消耗量,需要加以折算。例如对某些化工原材料的消耗,应折算为100%有效含量。又如在牲畜饲养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由于饲料种类繁多,且时有变化,故需折合标准饲料量,以便综合比较。

我国对能源的消耗都制定有一定的定额标准,通过对企业再生产中实际消耗的能源与定额标准的比较,并据此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可以检查企业对能源消耗标准的执行情况,找出差距和解决办法。

企业生产者方面,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和劳动效益指标计算过程中、企业劳动报酬统计分析中计算平均工资指标时,也都要严格遵循可比性原则。

企业经济效益方面

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包括企业经营效益统计和投资效益统计,指标的设置一般是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设计的,它不但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党的方针政策,而且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济效益指标及其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经营效益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出与投入之比,而企业的投资效益简单说来就是成果与投资的对比关系,不符合这一涵义的指标不应纳入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之中。

为了便于将本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投资效益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比,经营效益和投资效益指标体系中选择的指标,应做到在本行业的企业之间普遍适用,指标所涉及的经济内容、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要可比,这样便于综合计算,利于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之间的衔接。经营效益和投资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现行的方针政策,随着客观情况发展变化,指标应及时调整。

经济全球化将促进全球统计一体化。世界各国都为提高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数据质量展开讨论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从客观性 、及时性、可取得性等方面建立质量评估标准,以便于进行国际比较。

猜你喜欢

统计数据效益指标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