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收入群体调查初探
2009-04-08李强
李 强
为加强统计科研成果的传播与发布,进一步提升统计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从数据挖掘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方向趋势等,特开设“学术天地”栏目。
[摘要]通过专门设计的调查,以及对其它相关数据分析,笔者发现,中国现阶段的高收入群体人数超过千万,在职业构成上以私营企业主和高层管理者为主,还包括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高收入群体从年龄上看,多集中在31至50岁;从受教育程度上看,超过半数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从社会来源上看,私营企业主大部分来自干部、国有或集体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供销员和个体工商户。
关键词:高收入群体 年龄 来源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09)01-054-03
改革30年来,社会分层上的一个最为突出变化,就是产生了一个高收入群体。在关于贫富分化的研究中,“富有”的一端,即高收入群体常常成为研究者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30年前,当邓小平同志最初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观点的时候,社会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其实,当时人们也并不清楚,谁会成为高收入者。改革30年后,究竟谁成为高收入者了呢?本文试作出几点分析。
一、怎样调查高收入群体
社会学者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收入等情况,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由于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被访者心理上也没有什么忌讳,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入户调查还是比较好操作的,调研的数据大体上也是真实可靠的。到了90年代中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对于财产的防卫意识增强、个人隐私意识提高。所以,这时的城市居民入户调查就开始有一些难度了。尽管如此,只要安排得好,还是可以操作的。但是收入水平上升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回答有关收入的问题时,是否真实值得质疑,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设计问卷的时候加进测谎问题部分地解决。总之,这一时期的城市居民家庭入户问卷调研还是能够运作的。
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于高收入群体的调查已经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富裕群体的生活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都提升了很多,“房屋体制改革”使得大多数城市居民变成了住房的所有者,他们的权益意识也大大增强,往往拒绝生人来访。与此同时,城市的管理模式也发生重大变化,社区居委会的地位下降,在众多新建的物业管理小区中,物业公司的地位大大上升,而物业公司是受雇于业主们的,他们的责任就是保障业主的权利和隐私,入户调查受到他们的限制。这些都使得城市居民的入户调研越来越困难,特别是那些高收入者聚集的高档住宅小区,基本上是无法入户的。
这个阶段,虽然也有众多在城市里操作的入户调查,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这些调查就会发现,它们基本上是避开了高档住宅小区,这样的调查样本有很大的偏差,反映的往往是中低收入者的状况,而难以反映高收入群体的情况。
如果不采用入户调查方法,还有什么其它方法吗?本文后面所分析的一些数据,来源于对高收入群体的非入户的调研。这次调查时间为2007年10-12月,调查对象是高收入群体,问卷内容集中在旅游、航空消费方面。尽管可以用来分析高收入群体社会地位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如上面所说的,能够寻找到高收入群体,调研本身就很不容易,所以这项调查对于研究高收入群体还是有意义的。本次调查改换了传统的入户方式,主要是尝试了两种调查方法,一种是在高收入群体活动的聚集区域做调查,主要是对参加某些教育培训、商业培训(比如EMBA班)的“老板”们的调查。另一种是采取“滚雪球”方式,即通过熟人关系先了解到哪些人是高收入者,然后通过熟人网络将问卷送到这些高收入人员的手中。这两项调查都是不记名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填答者的压力。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12份,其中填答比较完整的有效样本202份。填答问卷者的地区分布比较广,分布在全国38个城市和地区,其中北京最多占40.6%,东北占18.4%,华北占8%,华东占18%,广东占7%,华中和西部占8%。必须指出,由于本次调查不是随机抽样,样本量也很小,所以,本次调查样本的代表性不强,不能通过本次调查推论全国的情况。上文已述,由于对于高收入者的调研很少、很难,所以,本调研还是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情况。
二、谁是高收入群体
所谓收入上的高、中、低是相对概念,所以,高收入群体不是一个有十分明确界限的群体。下面,试比较一下,不同数据对于高收入群体的描述。
首先,我们看看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1。2006年,抽样调查户数是56094户。如果选取其中大约1/10的户即5571作为城镇的最高收入户,测算结果是,他们的户平均收入为91266元,家庭平均每人收入是34834元,每月人均不到3000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恐怕难称作是很高的收入群体。换一种方式,还是根据该56094户的数据,按照2006年户总收入分为20组,最低一组为1万元以下,最高一组为10万元以上,这样,最低一组占调查样本的4.85%,最高一组占调查样本的2.07%,从比例上看是收入分组人群中的两端了。最高一组的户平均收入为134528元,人均收入41140元,也就是说人均月收入3428元,虽然看起来,收入也不算很高,但是,这已经是在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开的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中可以寻找到的最高收入群体了。
其次,按照国家2005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凡年所得达到12万元以上的个人,须主动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这样就提出了一个个人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标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资料,2007年全国共有1628706人申报了个税,人均年收入31万元,确实是大大高于一般的收入群体。根据国税总局的数据,该高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证券、烟草、电力、电信、石油、石化、航空、房地产、制造业、医院、高校等较高收入的行业。从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天津、深圳等省市,这些地区的申报者占了总申报人数的81%。但是,国税总局的数据也显示,申报者多数是工薪阶层。于是,人们提出质疑,老板到哪里去了?
这就涉及到了私营企业主阶层。上个世纪80年代私营经济开始出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更加速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发展,统计数据充分展示了那时至今私营企业主阶层和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参见表1)。
我国的私营企业主有多少人呢?2004年的3650670家私营企业,共有投资者即私营企业主9486288人,即平均每家私营企业有业主2.59人。2006年6月4648297家私营企业,共有投资者即私营企业主11841493人,即平均每家私营企业有业主2.55人。如果按照2006年的比例计算,2007年中国私营企业主共有约13272750人3。
而私营企业主的实际收入状况如何呢?根据2006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私营企业主的个人年收入平均为18.6万,私营企业主的家庭年收入平均为25.99万4。而根据全国抽样调查私营企业主自己填答的问卷,私营企业主个人的平均年收入超过12万。因此,按照年收入12万的标准,中国的高收入群体估计超过1千万人,而不是申报的163万人。
最后,我们看看小样本的高收入群体调查结果。这次调查的职业群体或阶层,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私营企业主、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职员。调查发现,高收入群体主要是:私营企业主和高层管理人员,虽然在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也有一些高收入者,但是,与前两种人群比,比例是明显下降的。(参见表2)。
小样本的数据显示,私营企业主的88.6%和高层管理人员的75.6%,年收入是超过15万的,而如果将10-15万的人也加上的话,两个数据分别达到了95.4%和92.3%,所以,私营企业主和高层管理人员确实属于高收入群体,这与我们一般的社会印象是一致的。该比例与上述全国工商联关于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也相近,所以,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法》将年收入12万以上的人视为高收入群体还是比较准确的。当然,上述小样本数据也显示,中层管理人员也有将近半数达到了年收入15万元以上的水平,要注意到,很多情况下,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界限并不是壁垒分明的,所以,也可以将中高层管理者合在一起视为收入较高的群体。相比之下,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则明显不如中高层管理者,所以,虽然专业技术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收入也有明显上升,但是,如果与中高层管理者比较,收入还是要低很多的,所以,专业技术人员在总体上还算不上是高收入群体。
三、高收入群体的年龄、教育与社会来源
首先我们看看高收入群体的年龄特征。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单位体制下,收入与年龄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其结果是年轻人长期受压,因而缺乏劳动积极性,多数人熬年头、混日子,劳动生产率低下。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笔者曾根据数据研究发现,年龄与收入的关系出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变化,在一些大城市里居然出现了20—30岁的年轻人收入最高,而中年人和老年人收入相对低的现象(该数据是采用严格的PPS抽样入户问卷调查方法,数据是有代表性的)5 。与改革前比,这是一种完全逆转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与90年代中期体制转型造成的大量中老年人的失业下岗密切相关。换言之,由于引入了市场机制,有竞争力的年轻人凸现出来,有学历、有文凭、会外语的年轻人进入到高收入的外资外企或新型产业,而中老年人的技术老化,甚至被淘汰,总之,不能适应社会剧变的中老年人的相对收入剧减,于是出现了上述的情况。
那么,今天的状况如何呢?此次小样本的数据显示,年轻人占据高收入位置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在此次调查的高收入群体中,中年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仅占13.2%,中年人的两个组:31至40岁的占35.0%,41至50岁39.6%,两组合计74.6%,占了绝大多数。而51至60岁组仅占11.7%。可见,高收入群体中,年轻人与老年人人均比例均很低。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判断,我国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已经度过。在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收入与年龄的关系一般是一条倒U形曲线。这反映了收入与人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密切相关——中年人的经验丰富、竞争力最强,因此收入最高。所以,仅从年龄与收入的关系看,我国已经进入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阶段(参见表3)。
其次,我们看看高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个体户、私营业主崭露头角,那时候,这一阶层多是受教育较低的社会群体,根据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课题组1993年的全国抽样调查6,当时私营企业主的文化教育程度是: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的仅占5.5%,其中仅有0.6%是研究生毕业, 大学专科毕业的占11.7%,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毕业的合计占35.9%,初中毕业的最多占36.1%,小学毕业的占9.9%,还有1.0%的人是文盲。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干部、知识分子等一般都还在体制内就业,收入比较低,“脑体倒挂”现象突出。
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与收入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高收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从私营企业主的情况看,根据全国工商联2004年关于私营企业主的调查报告7,在其所进行的2998个有效样本的全国抽样调查中,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的占20.7%,5.7%是研究生毕业,大学专科毕业的占31.1%,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毕业的合计占33.6%,初中毕业的占12.9%,小学毕业的仅占1.7%,这种文化素质水平也大大高于我国在业人员的平均水平。
笔者此次小样本调查的对象都是高收入者,从总体上看,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在这个高收入群体内部,如果比较不同的职业层,并不是收入越高的人受教育程度就越高,相反,收入最高的私营企业主,如果与其它职业层比较,反而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
调查显示,在高收入群体内部,教育与收入并不是正比例关系,相关检验也不具备正相关关系。与中层管理人员相比,高层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反而要低一些,究其原因,恐怕是由于时代背景所致,即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是近年出现的,而占据高位的管理者多是过去受的教育,其学历往往比新一代人的要低。而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比私营企业主和中高层管理者明显地要低很多,但是其受教育水平却高很多。所以,在高收入群体内部相互比较,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并不突出。
最后,我们看看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来源。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传统地位较高的群体很少进入到个体户和私营工商阶层中,最先敢于从事市场经营的多是社会的边缘群体。1993年的调查证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私营企业主来自农民和工人的比例比较高。农村私营企业主中有53.5%的人是农民;城镇私营企业主中,来自工人的占25.2%,来自农民的占17.2%,两者合计占42.4%。
这种情况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发生了根本改观。2004年调查显示8,开业前有15.6%是机关企事业负责人,有10.4%是一般干部,有14.2%是国有集体企业承租承包人,有2.8%的人是村干部,有1.4%是县处级干部,有13.0%是专业技术人员,有10.6%是供销人员,以上这些从事各类管理、专业技术型职业的人占到了私营企业主总数的68%。2006年的调查证明9,来自干部、国有或集体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供销员和个体工商户的,合计占私营企业主总数的67.4%。这样的一种职业来源的演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改革30年来,私营企业主构成的重大变化。
■ 文献参考:
1 中国城市年鉴编辑部,《中国城市年鉴200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2007年12月,第137-141页。
2 材料来源: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年-2004年6月》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年,第75页。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载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民营经济内参》2006年3月31日,第30页。
3 我们并不清楚有多少私营企业主同时拥有两家以上的企业,因此上述数据只是一个估算。
4 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二)”,载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民营经济内参》2007年3月23日,第32页。
5 李强:“市场转型与我国中等阶层的代际更替”,《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
6 张绪武等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78年-1993年》香港:香港经济导报社出版,1994年,第117页。
7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年-2004年6月》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8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年-2004年6月》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9 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二)”,载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民营经济内参》2007年3月23日,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