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糊涂的政治家韩信

2009-04-07孙玉良

百家讲坛 2009年5期
关键词:吕后樊哙百家讲坛

孙玉良

历史上的韩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帅才。他在不名时能忍胯下之辱,成名后反而善待污辱他的流氓,任他做巡城捕盗的武官,然而,如此雄才大量之人最终却死于妇人之手,令人唏嘘慨叹。后人常把韩信的死比做勾践杀文种,是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然而,真是这个原因吗?

韩信胸怀大志,但理想却选错了。他的志向在于封王,然而这个志向说大太大,说小又太小,为什么这样说呢?

说这个志向大,是因为“王”字正捅了汉王刘邦的肺管子。当刘邦正与项羽殊死交战时,韩信却送来了求封齐王的书信,气得刘邦大骂:“我被围困在这儿,正盼着你来帮我打退敌兵,你倒要自立为王!”要不是张良、陈平暗中解劝,刘邦当时就得跟韩信翻脸。韩信不懂君王的心理,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说这个志向太小,指的是韩信完全有资格和三国时曹、刘、孙一样分天下。当他率兵扫平燕赵,占领齐国时,著名谋士蒯通就劝他与项、刘两家都保持良好的关系,鼎足三分,趁机夺取天下。然而,韩信不想背弃刘邦,没有称帝的野心,结果被刘邦找到理由解除了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又借故降罪改封淮阴侯,从而失去了与项、刘争霸天下的实力。

韩信功高震主,却不懂谦让之道,变成了功臣中的孤家寡人。在功成名就后,他又看不起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其他功臣。如樊哙是西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的第一心腹、楚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猛将,又是吕后的妹夫,韩信却以与樊哙共同封侯为耻,并自嘲说:“我这一辈子,竟然和樊哙这些人处在同一地位!”

韩信被降为侯时,如果他能用韬晦之计安心地做个淮阴侯,或许能得到善终,但他却暗地里抱怨刘邦赏罚不公,在刘邦已定天下的情况下生出反心,教唆陈豨与他一起谋反,妄图推翻汉朝,这不是不识天下大势,做逆历史潮流的傻事吗?结果可想而知,韩信意欲谋反的事被家臣告发,萧何设了个圈套骗他进宫朝见吕后,刚入宫他就被事先埋伏的兵将生擒,三族被诛,何其惨也!

司马迁评价韩信说:“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韩信精明一世,糊涂一时,办了三件糊涂事自取其祸,他虽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却是一个糊涂的政治家,或者说只是政治家手下的一个高级玩偶罢了。

我们都知道韩信是个伟大的军事家,却很少了解他只是政治家手中的玩偶;正如我们不了解曾国藩一生发生了怎样的鱼龙变化;不清楚云贵总督杨名时和雍正皇帝之间有着怎样的生死较量;不知道靖难之变竟是朱元璋的制度性噩梦:更很少了解孙悟空的原型竟是巫支祈,也很少了解央视钱文忠、阎崇年等人的近期动态……

这一切,你都能在本期《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找到答案。本刊特邀著名主讲人及知名博导、硕导、专家与资深编辑、作家共同为你揭秘历史世界,解读文化中国。百家讲坛纵说风云,让智慧充盈你的人生。

编辑高丹

猜你喜欢

吕后樊哙百家讲坛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说 《百家讲坛》
猛人樊哙
吕后的精明之败和周勃的糊涂之胜
评刊表
吕后精明不逊刘邦
浅议“诸吕擅政”
第二届“百家讲坛杯”全国历史文化大赛启事
征文大赛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