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少年的政治读物等
2009-04-06徐贲
徐 贲
有一次我到—位朋友家去,见他上初中的孩子正在读一本像是卡通的书,——《那你也想当总统啦?》(以下简称《当总统》)。见书名有些调侃,我就拿起来翻了翻,正好翻到这样一页,上面只有几行字:“人们会对总统发火。有人向总统塔夫特投掷一颗卷心菜。这并没有惹恼塔夫特,他开玩笑道:‘我看我的反对者有一个失去了他的脑袋。”配这几行字的图画上,塔夫特总统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地高举着一颗人头模样的卷心菜。
英语中的“丢了脑袋”是个双关语,也指“昏了头”。在公共场合使用暴力是一种昏了头的行为,而卷心菜恰恰像一颗人头。我觉得很有趣。想起布什在伊拉克讲话时被人扔鞋子的事。当时,布什也是用一句玩笑话应对了自己的窘境:“我看这是一只10码的鞋。”
将总统故事编成青少年读物,这在美国起着青少年政治教育的作用。像塔夫特的这个故事告诉读者的是,总统只不过是经由民主选举程序产生的政府首脑而已,并不一定是一个全国人民爱戴的人物。既然如此,必然有人反对,甚至朝他丢东西。而总统呢?他不能跟冲动过头的反对者一般见识,他必须从容面对可能的敌意行为,对这种行为泰然处之。遭到侮辱,而不动用生杀大权,予以报复,这才是总统应有的风度。
这样的政治教育并不涉及政党、政府或意识形态的内容,而是把政治融入青少年已经耳濡目染的美国生活方式和公共政治价值之中。美国价值的核心之一就是“美国梦”,也就是,每个人无论出身、教育、职业背景如何,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愿望,连当总统也不例外。《当总统》中有一页上画着一个正在学写英文字母的半大小伙子,配图的文字是:“尽管大多数总统都上过大学,但也有9位总统没有上过。他们是乔治·华盛顿(1789—1797)、安德鲁·杰克逊(1829—1837)、马丁·范布伦(1837—1841)、扎卡里‘泰勒(1849—1850)、米勒德·菲尔莫尔(1850—1853)、亚伯拉罕‘林肯(1861—i865)、安德鲁·约翰逊(1865—1869)、格罗弗·克利夫兰(1893—1897)、哈里·杜鲁门(1945—1953)。安德鲁·约翰逊直到14岁才学认字,直到结了婚以后才学会写东西。”原来插图中的那个半大小伙子就是美国的第17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
梦想当总统,学历的高低不是障碍,职业的差别也不是问题。美国总统并不是职业政治家的专门职务。农夫、水手、教师、工程师、律师等等都有当总统的。杜鲁门开过男子用品店,安德鲁·约翰逊当过裁缝,里根当过演员。奥巴马在竞选时,有人说他缺乏治国经验,其实他的学历和政治经验肯定不算是最差的,所以美国选民根本就没有把这当一回事。奥巴马的胜利证明了,在美国当总统,连肤色的差别也不是障碍。
在美国,没有一位总统是前任总统指定提拔的接班人。总统是下面的选民选举出来的,就算上面的人培养好了接班人,也未必能保证他一定选得上。所以,当总统只能是一个在职学习的过程。《当总统》告诉小读者,总统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你要当总统,就得诚实”。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当总统的基本原则。“杜鲁门寄信都是自己买邮票。克利夫兰的口头禅是‘说真话。”也有不诚实的总统,他们成为历史的反面教员:“克林顿由于作伪证险遭弹劾。尼克松的幕僚到民主党总部偷窃竞选机密,还掩盖罪行、说谎,终于由此而完蛋。”
美国中小学里没有政治思想课,但学生在历史课上有学习美国基本政治原则和价值观的机会。总统故事便是一种配合这种政治教育的课外读物。总统故事不同于帝王将相故事,它讲述的不是不凡天子、英雄、奸雄,而是一般读者可以认同的平凡人。平凡人的总统故事才既有趣,又有对做人和当公民的教育作用。总统故事寓教于故事,这就像在其他的传统社会中,普通人的德性教育往往由通俗戏文、童蒙书、善书、家训、宗教故事来进行。在美国,谁当总统,当总统应当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条件,是不可能有明文规定的,但不是没有政治道德标准的。总统故事是传达这些政治道德标准的通俗方式,因此能够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摘自《教师博览》2009年第5期)
伦敦街头的硬币
柏兴武
初到伦敦,因为语言障碍,我和老伴一般不出门。后来,儿子、儿媳教会了我们一些简单的对话,以便我们碰上邻居问候时能简单地回答。
儿子居住的地方离圣保罗大教堂不远。我跟老伴整天窝在家里没意思,就到教堂附近去散步。看看街道两边的巴洛克式和哥特式的建筑,闻着酒吧飘出来的啤酒花的香味,还有教堂传来的钟声,偶尔驶过的老式出租车,让我们觉得走进了19世纪的伦敦。那感觉,真是太好了。
那日散步,我突然看见地上有一枚硬币,是2个便士,便把它捡了起来。谁知,没走几步又发现了一枚。这让我在走路时,有意无意间,朝地上瞄的次数变多了。还别说,这天,我们共拾到了23便士。
晚上,我们跟儿子和洋媳妇说起这件事。儿子笑着说:“你们想拾硬币,每天都能拾到,但一般的英国成年人都不拾,哪怕是5便士的硬币……”老伴觉得奇怪,打断儿子的话说:“伦敦人怎么能这么糟蹋钱呢?”儿子说:“你们听我说完,你们以后也不会拾了。因为伦敦也有非常贫穷的人,特别是贫穷人的孩子走失的时候,他们就靠这些硬币买一个面包什么的。这些硬币其实是一些有善心的人有意丢在路上的……”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我跟老伴再也不去拾硬币了。有时,碰巧兜里有硬币,我们也往地上扔一两枚。每每听到硬币跟鹅卵石相碰时那声脆响,我们就会相视一笑。
(摘自《杂文月刊》200g年第8期上)
一条横线的作用
蒋光宇
在20世纪60年代,金刚砂空中货物公司敢为天下先,最先使用了坚固耐用,规格统一且可重复使用的集装箱运输货物,开创了集装箱运输货物的先河。
然而,当时负责金刚砂空中货物公司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副总裁爱德华·费尼发现,只有45%的集装箱是完全填满的,其余的往往没有被完全填满,就被密封运走了。
为了保证装货质量,爱德华-费尼开始组织工人接受关于装满集装箱的专业培训,并经常派人实地督促检查集装箱是否装满。但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
正当爱德华·费尼一筹莫展之际,一位管理学专家向他提出了建议:在每个集装箱内部画上一条“填满至此处”的横线。
尽管这个建议看似微不足道,但爱德华·费尼还是采纳了。令他兴奋的是,此后完全填满集装箱的比例竟然由45%上升到了95%。
爱德华·费尼有些不解:“一条简单的横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管理学专家回答说:“画上一条横线,就有了专一的目标;有了专一的目标,就有了专一的行动;有了专一的行动,就有了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这就是目标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