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09-04-05
行业资讯
资讯——农事提醒
大棚蔬菜施肥“五要”
一、农家肥要腐熟。因未经腐熟的农家肥存有病菌和虫卵,蔬菜施用后,会将病虫害传播。如果将农家肥在大棚里进行腐熟,会产生氨气烧伤菜苗。
二、科学施肥。底肥在蔬菜定植一周前施,并与土壤混匀。追肥可在距植株7~10 cm处沟施或穴追,追肥后要及时覆土、浇水,切忌将肥料直接撒在地面上或植株上,以免肥料挥发或烧伤蔬菜秧苗。根外追肥应在蔬菜需肥高峰期及生长后期,选阴天或傍晚进行,尽量将肥液喷到新叶及叶背,以利吸收。
三、化肥施用要适量。大棚内肥料不易流失,过度施化肥,易引进土壤中盐类浓度增加,轻则影响蔬菜正常生长,重则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肥前进行肥力测定,配方施肥。
四、微肥施用要适量。微量元素肥料在蔬菜上需求量虽小,但它在蔬菜代谢中的作用却很大。目前常用的微肥有硼、钼、锌、铁肥等。微肥多作基肥施用,也可用于拌种、浸种或根外追肥。微肥适量与过量之间的范围比较窄,用量一定要准确,避免造成肥害。
五、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方法要得当。使用好植物生长调节剂,会对蔬菜增产起到促进作用。但每种调节剂在应用上都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尤其要掌握好使用的时间和浓度,不可马虎大意,不然达不到让蔬菜增产的效果。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辣椒整枝打杈讲究“精细化”
去内不去外。重点去除内膛枝,避免植株间郁闭,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保留植株外侧强枝,植株外侧枝所处空间大,采光好,长势强,可作为结果枝培养,以提高总体产量。
去老不去新。把植株下部老叶、病叶、黄叶和残叶摘除,保留植株中上部有效叶,一方面可减少植株营养消耗,另一方面可防止病害发生。
去弱不去强。即把细弱的主枝去除,保留壮旺的主枝。一大茬辣椒中后期,植株比较高大,枝叶相互遮挡,需按照上述整枝打杈原则,变四主枝为三主枝,从而减少养分消耗,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另外,还需特别注意:由于病毒病可通过人为整枝打杈接触传播,故需单独“对待”病毒病植株;在整枝打杈时,发现病果、病叶或病秆要及时处理。尤其是由灰霉病等引起的烂果、烂叶及烂秆,更要谨慎对待。因灰霉病病原孢子量多,轻微一动,便四处传播,建议用塑料袋将病株装好,带到棚外集中掩埋。
(来源:青海科技报)
资讯——创富故事
浙江椒江反季菜让菜农鼓起腰包
据了解,由于受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和蔬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浙江椒江地区常年蔬菜生产因季节交替、茬口交接造成了“二月冬淡,五月春淡,八九月秋淡”的规律性淡季。现在,这种局面正在被彻底打破。
五六月上市的“散头白菜花”。“这种‘散头白菜花’是一种新品种,2009年我刚刚试种成功,弥补了当地白菜花生产的空档。”今日,正在田头收割白菜花的前所街道松浦闸村菜农李昌顺告诉记者,“散头白菜花”口感比一般白菜花鲜嫩,目前市场批发价为2.6元/kg,在市场上非常俏销。据介绍,该区生产的白菜花一般都是从8月份开始播种,11~12月开始收割,并一直采到3~4月,而进入5月以后,该区餐桌上食用的白菜花都是从外地调运进来。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避免阳光灼伤白菜花,保持白菜花球面光滑、雪白,李昌顺特地给白菜花戴上“帽子”,即在每朵白菜花上面盖上菜叶。同时,记者注意到这些菜花的球径特别大,产量也比较高,每667 m2产量可达到1500 kg。
三季都可上市的大棚红茄。“大棚红茄采摘时间从12月,可以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六七月,可经历冬、春、夏三季。”章安街道柏加徐村百家富蔬菜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徐光国说,现在大棚红茄如果不是遇到台风袭击,甚至一年四季都可以上市。徐光国今年种植了1.2 hm2大棚红茄,他从2008年12月底开始采收茄子,到2009年5月中旬,已经采收了45多t。他说,红茄卖得最高的时候为2009年2月,7元/kg,现在也卖到了1.4元/kg,效益相当不错。他的种茄经验主要是抓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棚架地膜栽培,增温保湿;二是用无滴膜覆盖,使水珠顺膜流下,不伤害植株;三是起垄栽种,扩大受光面积;四是用营养钵分苗移栽,8月上旬开始播种,9月底至10月上旬分苗移栽。
一年四季都可上市的“画王”小青菜。张雪玲是三甲街道绿康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现在正在忙着一边播种“画王”小青菜种子,一边收割“画王”小青菜。像张雪玲一样,在三甲街道五塘、七塘蔬菜生产基地,大部分菜农一年四季都从事于“画王”小青菜的种植。与过去不同的是,目前小青菜生产过程中对农药残留量要求更加苛刻了。为此,她们针对小青菜易遭受夜蛾类、小菜蛾类等害虫为害的特点,积极采用防虫避雨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后,小青菜生产迅速,且正值蔬菜生产淡季,效益十分可观。
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该区实现了“春菜夏种、春菜秋种、冬菜夏种”的目标,不仅解决了困扰该区多年的“菜篮子”问题,而且促进了菜农的增收致富。
(来源:中国农业台州湾网)
张家口:芹菜“巧”种植走上小康路
走进张家口市宣化区侯家庙乡羊坊路口村,3500多间温室、6300多个大棚蔚为壮观,其内一片绿油油的西芹翠绿挺拔。正在温室中忙碌的村民樊启亮说:“我有2间温室、2个大棚,芹菜一年可长三茬,四季都不闲着。”问及他的年收入时,他高兴地说:“至少3万元!”在羊坊路口村,几乎家家种芹菜,户年均收入在2.5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羊坊路口村种植蔬菜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芹菜种植专业村。全村94.5 hm2耕地,其中菜地84.4 hm2,菜地中80%以上种的是芹菜。该村的芹菜每667 m2纯效益至少5000元,大大高于同一地区芹菜种植667 m2收入。
为什么同样是种菜,他们的收益就比别人高呢?原来,这里的菜农们种菜有他们独到的绝招。
一是错开季节,集中上市。他们把芹菜集中收获期作了适当的调整,通过建温室、大棚和中小棚,以不同的生长条件改变芹菜生长、收获期,在五六月份其他地方的芹菜正在生长时,他们的芹菜却到了收获期集中上市了,菜价自然会高出许多。
二是打好绿色节能牌。在施肥、喷药和管理上,他们采取科学配方和管理,完全按照绿色无公害技术标准生产。更为特别的是他们种菜也在节能上动脑筋,村委会主任浦学贵偶然看到北京有居民用地热取暖,便联想到村附近的宣化化肥厂和宣钢焦化厂排出的工业废水经过本村,而废水的温度在30℃以上,如果让这股热水为温室大棚供暖,岂不能省好多钱?他和村里的几位村干部商量后开始实施,在蔬菜温室下面埋上管道,让工业废水从下边流过,借助废水散出的热量来代替生火提高温度,这样温室内的温度不但能保持恒温,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三是以科技为先导,引进新品种制胜。区和乡的农业科技部门是羊坊路口菜农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们经常与科技人员联系,也经常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确保在种植中始终用先进的技术指导。在土地面积有限,想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效益已不可能的情况下,他们又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先后引进和推广了美国“加州王”和“高优它”芹菜新品种,这两个品种品质好、生长快、产量高,非常适合京津地区及南方市场对个头大、分量足的特种芹菜的巨大需求。目前,这两个品种的芹菜种植面积占全村蔬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667 m2产量8000多kg,能卖到3.5元/kg,每667 m2毛收入突破2万元。
(来源:河北科技报)
资讯——食品安全
安徽立法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一棵大白菜从地头生长到菜市销售,全部环节都将有法规来管。6月20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对农产品产地、投入品、生产经营以及监督检查等作了具体规范,构筑了一张农产品质量安全网。该条例从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把好源头关。条例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对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区域,要划定为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农产品生产者要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不得超范围、超标准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不得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不得使用药物捕捞、捕猎;不得收获、捕捞、屠宰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农产品;不得使用为害人体健康的物品对农产品进行清洗、整理、加工、保鲜、包装、储存等。
把好流通关。条例规定,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运载工具、储存条件等必须符合规定。农产品销售企业、个体工商户要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并建立进货记录。从事农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者以及销售自产农产品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养殖大户要建立农产品销售记录,集体供餐单位和餐饮企业要建立农产品采购记录,这些记录都要保存两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进行追溯。
(来源:安徽日报)
河北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集成技术
河北2009年将全面推广以滴微灌、膜下沟灌、防虫网和诱杀虫板为主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集成技术,确保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
据了解,河北省2009年将突出抓好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带建设。冬春棚室蔬菜优势产区,重点建设冀东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瓜菜示范带,冀中以大棚和温室为主的冬春蔬菜生产示范带,增加冬春蔬菜生产数量;夏秋露地蔬菜优势产区,重点建设冀北坝上夏秋露地蔬菜示范带,充分利用夏季气候冷凉、适宜蔬菜生产的独特优势,发展夏秋高档节水蔬菜生产;春秋大中拱棚蔬菜优势产区,重点建设冀南春秋冬季大中小拱棚蔬菜示范带,以发展塑料拱棚春提前、秋延后蔬菜和冬季叶菜类为主。
为把提高蔬菜产品质量落到实处,河北将结合设施农业项目,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集成技术。重点推广节水降湿防病灌溉技术,加大膜下滴微灌和沟灌节水技术推广力度,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防虫网、诱杀虫板、杀虫灯等无公害物理综合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把农药使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快蔬菜品种更新,筛选一批适合河北省种植的有特色、市场好、效益高的蔬菜新品种;推广设施蔬菜土壤改良技术,以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土壤活化技术为重点,降低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发生。
(来源:三农在线)
资讯——市场观察
汉产有机蔬菜起步晚无人知低价赚吆喝
有机蔬菜被称为蔬菜中的贵族,那么它究竟贵在哪里呢?除草、施肥全部人伺候,有机蔬菜生来就贵。
“种植有机蔬菜,门槛很高,最贵的就是人工成本。”武汉市农业局质量安全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机种植基地需要3年时间将土壤从常规生产用向有机生产转换,3年后出品的蔬菜才能打上“有机”烙印。
种植过程中,锄草、杀虫等,必须由人工完成。这其中,人工锄草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武汉蔬安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雁算了一笔账:一般的菜地花30元买瓶除草剂,就能除去0.67 hm2地里的杂草,一个工人一天能完成2.6 hm2地的除草任务。而有机蔬菜,不能使用除草剂,全部靠人工,一人一天顶多除去0.13 hm2地的杂草,花费至少在一两千元。之后还有人工采摘、有机杀菌等费用。
其次,有机蔬菜全部靠自然生长,生长周期要长一倍。比如一般的番茄,花期可以使用催长剂,结果的时候可以用催红素;而有机番茄不管长多大,必须看着它一点点变红才能采摘。
此外,还有环境评价费、认证费,再加上每年的有机食品认证费用1万元,以及农业病虫害防治、草荒等风险费。这些成本算下来,至少比普通蔬菜贵3倍以上。
同样是“有机”价格差得远,汉产有机蔬菜更便宜。2008年上半年,最早拿到有机认证的邴氏蔬菜,喜出望外地将基地出品的第一批生菜、辣椒等品种摆上了大超市的货架。那时候,武汉人印象中,压根儿不知道“有机”为何物,如果价格标得太高,就会没人买。邴氏的有机蔬菜最开始全部按普通蔬菜价格出售,公司亏损严重。为打开销路,总经理邴杰在汉口租了一个门面,提供有机蔬菜配送服务,将用环保袋装好的新鲜有机蔬菜,送到一些有消费实力的客户家中,这让菜价稍微提高了一些。尽管如此,相比外来品牌,仍相当便宜。
记者在麦德龙超市看到,上海某品牌的有机小番茄500 g卖到20元,汉产的8元左右,而普通番茄5元。“有机蔬菜在武汉起步很晚,更别说有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消费者知之甚少。”看着即将上市的新特菜,东荆阳光总经理江凌打定主意,低价入市吸引人气!她说,园子里的黑苦瓜、紫色番茄这些宝贝,出厂价只比普通品种贵三成。
(来源:武汉综合新闻网)
资讯——地方采风
怀宁盘活土地壮大特色农业
在怀宁县小市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333 hm2蔬菜基地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工地上,一大早就赶到这里的村民们忙得正欢。小市镇是怀宁县有名的“米粮仓”,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小市镇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依托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吏港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先后培育和开发出高丽菜、荷兰豆、胡萝卜等9种特色蔬菜,公司生产的脱水蔬菜还走出国门、远销韩国,2008年实现出口创汇400多万元。
2008年底,怀宁县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支持,在小市镇实施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项目。根据规划,项目区土地治理开发面积333 hm2,总投资达500万元。按照“土地集中、经营集约”的要求,该镇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等形式,加速推进土地流转,将农民手中的“巴掌田”集中起来,连片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
茌平菌菜“帮”农民发家
“我们村700多口人,冬暖大棚372个,仅棚菜一项人均纯收入7800元。”贾寨乡耿店村支书耿尊珠自豪地说。茌平县大力发展菌菜等现代农业项目,建成了1.4万hm2无公害蔬菜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茌平县对菌菜项目实施政策性补贴,帮助农民解决信贷、技术等难题,靠典型引路,创造性地调整土地,大力发展蔬菜大棚生产。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推广配方施肥,指导菜农合理使用肥料、农药,按标准控制灌溉用水,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标准进行生产。成立了县菌菜技术服务中心,建立110式技术服务模式,及时解决农民菌菜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目前,全县已发展食用菌200万m2,高标准冬暖式大棚达到5万个,拱棚20万个,农民平均增收800多元。
同时,该县发展了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存储、运销企业,形成民惠食品公司、绿源蔬菜加工厂等17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蘑菇加工、蔬菜脱水加工、保鲜存储等龙头企业群体,年加工存储能力达到10万t。建成乐平龙腾批发市场等26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6亿多元。
(来源:聊城日报)
溧阳市悄然兴起盆栽微型蔬菜既可食用又有较强观赏价值
近期,溧阳市设施蔬菜企业正在积极规划发展盆栽微型蔬菜,盆栽蔬菜具有优雅轻盈的株态、奇特美丽的外形、绚丽多彩的色泽,既可作为蔬菜食用,又表现出较强的观赏价值。
适合该市栽培的品种有:小番茄、五彩辣椒、微型茄子、彩叶莴苣、人参果、袖珍南瓜等。栽培时应注意营养土的配制、选用合适的盆钵、矮控管理、整形技巧、病虫害防治,以及施用肥料应掌握重磷钾的原则等关键性技术措施。
(来源:常州市场信息处)
阳新菜篮子拎出大产业
到2009年6月,阳新县已拥有万亩以上蔬菜基地5个,千亩以上蔬菜基地11个。近年,该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由过去一家一户零星种植逐步向规模效益型转变。该县按其境内的长江、富河沿岸和106国道、316省道线进行了蔬菜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板块蔬菜基地,对连片发展的新增面积按每667 m2800元的标准实行以奖代补。
为调整蔬菜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他们将露地蔬菜种植改成大棚种植,2008年拿出150万元建设了67 hm2坚固耐用的复合骨架大棚,大力推广“杭椒+大棚早番茄”和“春秋两季大棚嫁接麒麟西瓜”两种高效大棚种植模式。2009年又先后在龙港、兴国、枫林等镇建起50个每个面积达500 m2的食用菌大棚,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新增收入150余万元。
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该县积极与商家联系,大力推广订单种植,并充分发挥湖蒿、食用菌等协会的桥梁作用,产品远销北京、河南、陕西等地,年创产值5.53亿元。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