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墙体开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09-04-03温少勇
温少勇
摘要:目前,在一般民用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因其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仍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墙体裂缝的出现,影响了房屋正常使用及房屋的装饰美观。根据本人近几年的工作实际证明,在工程裂缝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过设计、施工措施来克服的。本文对引发裂缝的原因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原因;措施
1 因温度变化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1.1 裂缝形态。
水平裂缝。多发生在女儿墙根部、屋面板底部、梁底部附近, 以及比较空旷高大房间的顶层外墙门窗口上下水平部位处。
八字裂缝。多分布在房屋顶层墙体的两端,且多出现在门窗洞口上下,呈八字形。以上两类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气温升高后屋盖顶板伸长比墙体大, 墙体阻止其伸长, 在墙体内产生向外推力,气温降低时产生相反作用, 将墙体拉、剪开裂。
直贯通裂缝。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当墙体很长时,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 会在墙体中出现垂直贯通裂缝, 而且可能使楼 ( 屋 ) 盖裂通。
局部垂直裂缝。出现在房屋楼盖有错层的交界,圈梁没有交圈的端部, 外露现浇雨篷梁的端部。
2 主要防止措施。
上述两种裂缝一般不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但能会影响美观,给人以不安全感 ,还会发生渗漏等影使用功能,所以应加以防范。具体措施是: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屋面保温 ( 隔热 ) 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应设分隔缝, 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 6m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 30mm,缝内用弹性材料填实。采用装配式有攘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顶。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处设置平滑动层, 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 对于长纵墙,可只在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 L/4 范围内设置 (L 为横墙长度)。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筋。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片(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2φ4,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φ6 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m 。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并应伸入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浇在一起。
3 因地基发生过大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3.1 地基方面
3.1.1 裂缝形态。
正八字形裂缝。多发生在地基土质较松软,房屋长度大,高度小,房屋整体刚度较差的建筑中。倒八字形裂缝。多发生在地基土质中间较硬, 而两端较松软的建筑物中。斜向裂缝。通常发生在房屋高差较大,荷载严重不均的建筑物中。底层窗台下墙体中的垂直裂缝。
3.1.2 多发生在底层门窗洞口较大,基础埋深较浅的建筑中。
主要防止措施。
防止墙体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的最有效措施是在下列部位设置沉降缝, 将房屋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独立单元。使每个独立单元都能自由沉降: 建筑平面有转折的部位;建筑物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较大的分界处;房屋长度超过规定的温度缝的问距时, 在房屋中部的适当部位;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在不同建筑结构型式或不同基础类型分界处;在分期施工建筑房屋的交界处。
相邻建筑物因沉降不同而产生倾斜可能会引起相互碰撞, 故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根据经验, 对于一般软弱地基上的房屋沉降缝应符合规定, 沉降缝必须自基础起将两侧房屋在结构构造上完全分开。
沉降方面
沉降缝处的基础构造方案通常有以下几种:双墙偏心基础方案。沉降缝两侧承重墙下的基础均为偏心基础, 因缝两侧墙体受弯而受力不利,一般只适用于层数较少、荷载较轻的房屋。双墙穿插基础方案。沉降缝两侧墙体有各自的基础, 基础互有穿插, 且各自基础上设基础梁, 此类基础构造、施工较复杂。悬挑梁方案。沉降缝一侧墙体下的基础按正常做法,另一侧墙体通过钢筋混凝土梁传给与该梁垂直的墙中的挑梁, 一般在该挑梁一侧的第一开间处设连接内外纵墙的承重横墙, 以加强该处的整体刚度。 简支板方案。结合建筑要求, 将须沉降缝的两相邻单元, 适当拉开一定距离, 以使两侧基础均能正常放置为宜,拉开距离的楼 ( 屋 ) 盖结构方案是将简支板支承在两侧墙体挑出的边梁上。适用于两侧房屋结构形式相同、荷载相近、地基变形不当的房屋。
沉降缝的方案确定, 应结合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及地质情况, 在设计初期加以认真考虑确定。
总之,沉降缝的出现是因在墙体中产生由沉阵不均而引起的附加应力超过了墙体的抗拉、剪、弯、强度而致, 除设沉降缝外, 其他能增强房屋整体刚度和墙体局部强度的措施, 只有设置得当,都会减少沉降裂缝的出现。
针对上述 裂缝的形态应采取的措施。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筋, 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 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
4 其他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
4.1 防止墙体开裂的其他措施
加强措施。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宜沿竖向每隔 400mm~500mm 设拉结钢筋,其数
为没 120mm 墙厚不少于1φ6 或焊接钢筋网片, 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 每边不小于 600mm 。干缩变形较大的砌体 ( 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 混凝土砌块或其他非烧结砖 ) 宜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各层门、窗过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窗台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 钢筋。焊接钢筋网片或钢筋应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nm。
②实体墙长大于5m 时, 宜在每层墙高度中部设置 2-3 道焊接钢筋网片或3φ6 的通长水平钢筋, 竖向间距宜为 500mm。
为防止或减轻混凝土砌块房屋顶层两端和底层第一、第二开间门窗洞处的裂缝,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在门窗洞口两侧不少于一个孔洞中设置不小于1φ12 钢筋, 钢筋应在楼层圈梁或基础锚固, 并采用不低于C20 灌孔混凝土灌实。
②在门窗洞口两边的墙体的水平灰缝中, 设置长度不小于900mm、竖向间距为 400mm 的 2φ4 焊接钢筋网片。
③在顶层或底层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窗台梁, 窗台梁的高度宜为块高的模数, 纵筋不少于 4φ10 、箍筋φ 6@200 、C20 混凝土。
4.2 设控制缝。
控制缝:根据砌体材料的干缩特性, 把较长的砌体房屋的墙体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段, 使砌体因温度、干缩变形引起的应力或裂缝较小,而达到可以控制的地步。
控制缝的设置:为单墙设竖向缝。当房屋刚度较大时, 可在窗台下或窗台角处墙体内设置; 在墙体高度或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合理确定缝的构造和嵌缝材料,保证该缝沿墙长方向能自己伸缩,满足墙体平面外传力和防护的要求。注意设缝后房屋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稳定性, 合理确定控制缝的位置和间距。对粘土砖砌体的控制缝间距为 10m-15m,砌块砌体应减小。
参考文献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S]GB50003-2001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GB50010 一 2002 北京 :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现浇栓砖混结构楼面墙体裂缝的控制 OJ 姚道峰山东 科技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82-84 VoL19 2000.06.
[4]建筑施工中的结构问题 [M] 罗国强罗刚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