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为奇思妙想搭建赏识平台
2009-04-03耿银平
耿银平
珠海市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决赛,百余项发明尽显奇思妙想——如去汤油装置、多层叠式停车装置、无滴水家用空调等,一百多项发明创造类作品获评委赞赏。
奇思妙想是创造力的萌芽。每一个萌芽都有可能长成郁郁葱葱的创造大树,是值得期待的另类思维。有位美国教师曾让学生幻想20年后的情景。20年后,当他重新打开孩子20年前的古怪猜想甚至是“乱想”时,诸如宇宙飞船、数字化电脑等都得到了验证。毫不夸张地说,孩子的幻想,就是未来世界的摇篮,理应受到精心呵护和积极挖掘。没有奇思怪想、另类荒诞思维,人类就不可能大踏步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太注重“圈养”,不仅束缚住了孩子的身体,连精神和思维也“圈”住了;诸多学科的答案更注重模式化和单打一。过多地倡导规规矩矩的观念,“听话,别调皮”之类的话不绝于耳。那些思维活跃、善于“怪”想的孩子不但得不到社会认同和赏识,还有可能被扣上“出风头”和“好高鹜远”的帽子,受到冷眼和歧视。
回想一下那些积极搞创新实验的“草根发明家”,被冠之以“脑子有病”的大有人在,受到欢迎和礼遇的倒是寥寥无几。发明创新、奇思妙想被妖魔化,严重扼制了人们与生俱来的创造热情和活力。所以,就连现在的小学生,上课也不敢“乱发言”,以免被扣上“异端”的帽子。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院士表示,“我国自主创新的环境依然不尽如人意,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较弱,特别是在四大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模仿性研究多,独创性的成果少”,这不能不发人深思。
珠海市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搞得轰轰烈烈,而且已成功举办了24届,学生参与积极,成果显著,这无疑是一个亮点。它的积极意义,不在于孩子的发明成果有多么辉煌,有多少实用性和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积极赏识和精神鼓舞。
在珠海,青少年的发明和怪想不但不会受到奚落和嘲讽,还会得到社会的掌声和鲜花;不但不会被误认为是“愣头青”,而是被誉为思维敏捷、创造力旺盛的“能者”或“优秀者”。阻碍奇思怪想的拦路虎消除了,偏见得到了纠正,孩子们找到了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的舞台,思维就会异常积极活跃,而对其创造力的发展将会是制度性的促进和社会性的提携。
金马在《21世纪罗曼司》说:“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多为孩子搭建宽松、自由的思想舞台,说不定你的孩子也能造出瓦特的“蒸汽机”,提出达尔文的“进化论”!◆(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