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志愿填报的10大误区

2009-04-03

青年文摘·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冷门校名热门

1.从众选报

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报。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有的是由于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测不准,选报了力所不及的志愿。

2.选报过专

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撞车”现象严重。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为避免失误,如果考生一定要选择“热门”专业,一定要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冷热结合,同时要量力而行。

3.高分考生一定能录取到好学校

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按理说,都应该被录取到好学校、好专业。但事实却不尽然。原因主要在于志愿选报不当,考生填志愿时,主观臆断,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校肯定没问题,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专业,又不肯服从调配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

4.单纯以收费标准高低判断专业的好坏

实际情况是,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额也较高。有些院校和专业收费相对较高,但并不说明该院校、专业就比其他专业一定好些。考生应看哪些院校和专业最适合自己。

5.信心不足,怕高就低

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平时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中。其实,完全没有自我低就的必要。成绩好的学生要勇于报考重点大学,第一志愿可选择正常情况下能够得上的目标学校,把保险 和稳妥留给第二志愿。

6.拥有资料就可以填好志愿

如果拥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往年高校的投档及录取情况的资料,在选择学校时可以排好先后的顺序,对于第一志愿的确会有较好的帮助。但过去的资料只能作为参考,大概确定一下该校在考生心目中的位置即可。

7.对学校专业不了解,或望“名”生义,或心存偏见

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以为校名有着“地质”、“石油”等字样的学校,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其实这些学校也有其他专业;二是心存偏见,将师范、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认为就业出路不佳,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一向不错;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报。

8.“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

首先,“热门”专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日的“热门”,明后年也许就不那么热,或者变成了“冷门”。其次,“热门”不能与好等同。其三,不少人把好就业看成是好专业,炒成“热门”,这不恰当。就业的难易取决于市场需求,取决于供需比例,而市场需求也是变化的。所以选择专业志愿时不要被“冷”、“热”所左右,主要应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实力出发。

9.填“服从分配”会吃亏

“是否服从分配”一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所报各志愿学校都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院校;二是当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分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这项规定,显然扩大了考生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填“服从分配”绝不会吃亏。

10.过分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

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正确加以帮助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那就难免出现偏颇,甚至引发令人痛悔一生的后果。

猜你喜欢

冷门校名热门
做好自己
动物“冷知识”
学生题写校名一点都不“跌份”
“211”和“985”高校校名谁题写
“冷门”歌剧亦有新鲜亮点
校名追求“高大上”是教育的短视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本月热门产品报价
“足球永远有冷门,这个冷门我却没能预见”
马晓春杜绝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