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英语教学心理分析及策略
2009-04-03马晓飞
马晓飞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厌烦英语的现象。很显然这与职高生思想素质差、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的“三差”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职高学生英语学习不良心理的分析
1.无用心理。我校大部分是未考上普通高中的落榜学生,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目的和理想。职业高中没有普高的学业负担重,没有升学压力,应付学完三年的课程就能毕业,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便可以了。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其次受所学专业的影响,如:电算会计等专业的学生,认为英语与专业课联系不大,只需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加之部分家长也有同样的想法,导致学生认为用不着学英语,学好学坏一个样,这样的心理造成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认真做作业,考试不及格的恶性循环。
2.畏难心理。在我校录取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刻苦攻读,认真学习的精神,中考英语成绩多数不及格,有的甚至分数很低。在进校的英语测试中,大多数学生的语音、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等方面均未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尽管教师从初中的知识开始为他们补习,但只是凭一时的热情,一旦遇到困难和考试不及格,就灰心丧气;甚至萌发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
3.自卑心理。由于知识基础,智力差异和其他社会因素,有些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困难,考试经常不及格,便觉得自己天生脑子笨,不开窍,不是学习外语的料,便自暴自弃。
4.逆反心理。由于某件事没有得到同学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没有得到老师的理解、关怀和鼓励,甚至得不到公平的处理,由此对英语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转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反感”,放弃英语学习,错误地认为是英语老师给的难看。
二、改变职高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括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
1)外部动机激发
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2)内部动机激发
只有当学生具有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的内部动机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它有利于学业不良学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德威克指出习得性无能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自主性学生则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策略不对,两类学生的归因倾向与他们的目标和信念有关。
②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学业不良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③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学业不良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如果将其改变为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因此,在对学业不良学生个别辅导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2.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或家长任何一种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于鼓励的话,都可以使他们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1.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一个欣喜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系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克难关的习惯。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邵县工业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