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整体思路和对策研究
2009-04-01陈迎新李亚丽
陈迎新 李亚丽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市。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支柱产业已具规模,优势产业链条已形成。
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齐全的工业门类和富有吸引力的政策为外来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不少知名企业像青岛双星集团等都在驻马店投资落户。但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发展层次低、竞争力不强,产业多、杂乱,真正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尚未形成等。
现状
1传统农业类
驻马店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特色农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畜牧业规模大,生猪、牛、羊、禽蛋总产量位居全省前列。
2粮油食品加工业
驻马店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产品加工业有较大发展,出现了大程面粉、顶志植物油、王守义十三香、伏陈醋等系列品牌产品。
3医药类
已形成以天方药业和华中正大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医药生产基地。
4劳务输出
驻马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大,年输出规模在160万人以上。
5机械配套类
形成了以华骏车辆公司为龙头,发展专用车辆、零配件、机械制造的金属加工产业。
6纺织类
驻马店市服装生产原辅材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服装产品出口已跃上一个新台阶。
7能源及煤化工支柱产业
骏马化工、蓝天集团等一批优质化工企业带动、吸引了更多的化工企业到域内聚集,形成了规模优势。
8建材加工支柱产业
形成了以豫南水泥、南方钢铁为主的豫南建材供应基地。
优势
1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驻马店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非金属矿藏、旅游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素有“河南粮仓”、“中原油库”、“芝麻王国”、“驿城”之美誉,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居全省第二;油料总产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其中芝麻居全国第一位,驻马店北嵖岈山素有“中原盆景”之称。
2产业、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驻马店市的优质农业及医药、卷烟、建材、轻纺、生物制品、电器仪表等等工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加快驻马店市产业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环境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相继竣工和投入运行,为驻马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硬件环境;二是政策环境优化。多年来,驻马店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发展经济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思路与对策
1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层次,培育产业优势。
延伸食品产业、医药产业、能源和煤化工产业、轻纺产业、建材产业等现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层次,培育产业优势。
2加快基地建设,发挥集聚优势,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选择现代农业基地,打响泌阳香菇和黄牛、正阳花生和生猪、汝南蔬菜、顿岗大米和珍品小杂粮等一批农畜产品品牌;发展无公害、“绿字头”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建设绿色农业经济区;立足劳动力资源优势,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加工配套基地;以园区为载体,发展配套加工和来件、来样加工的产业集群;立足东西合作优势,建立合作交流基地;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为建设东西合作交流基地奠定基础;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建立特色旅游基地;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驻马店市新的支柱产业。
3培育新型和特色产业,形成多元支柱产业。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新的战略产业,形成多元支柱产业。坚持创新与引进并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共同推进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产业关键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研发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拳头产品,促进高技术产业新门类的形成。
4培养引进人才,造就人才队伍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优秀人才。走人才强市之路,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围绕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继续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分级分类培训的要求,多层次培养人才;加强党政人才培养,提高党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分类管理体制,健全以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人才和紧缺人才;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快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改革步伐,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制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机制,发挥人才作用,变人口优势为人力资源优势。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提供后继保证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措施,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保护生态。
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
调整经济结构,严格市场准入,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进技术进步。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强力推行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工业生态园区、农业生态园区。在煤炭、建材、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和示范推广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重点抓好蓝天集团、古城电厂、热电厂、豫龙水泥有限公司、骏马化工集团节能工程和废渣、废气、废水循环利用工程。
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积极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供地需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率,建立和完善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和政策体系。
完善和健全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依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完善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节能、监察、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促进节约的体制和机制。
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逐步形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