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破传统,点燃激情

2009-04-01郭坤荣

电影文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激情冲突创新

郑 卓 张 烨 郭坤荣

摘要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讲述了1959年新英格兰威尔顿预备寄宿学校有关教育的故事,影片通过几组矛盾冲突,表现了教师约翰·基丁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尽管影片以尼尔的死和基丁老师的被开除为结局,但影片传递给观众的表现教育者激情和创新的回声却久久回荡。

关键词冲突,激情,创新

《死亡诗社》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可贵的老师约翰·基丁(John Kearing)引导一群高中生从学校沉闷死板的教学氛围中挣脱出来。勇敢追求自由、理想和爱情的故事。很多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受到了心灵深处的撞击,为电影中对于教育制度的有力抨击而震惊。这部1989年的美国电影时至今日也没有显得陈旧,相反,其中一些精髓主题仍对今天的教育者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影片的主人公基丁老师在威尔顿预备学院单调且束缚了学生、教师思想的森严的教育制度和固定的教育模式下,极力提倡和鼓励学生突破那些陈旧的思维框框,进行独立自主思考。他的新思想、新做法与当时的教育模式、传统思维、学生状态等多个方面矛盾冲突,但也正是这些冲突使观者体会到了教育者的激情与创新。

一、基丁老师的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与传统、标准思维的冲突

“撕书”事件是其中最为典型之一。在诗歌课上,他认为学生们所使用的教科书序言部分古板乏味、因循守旧,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对诗歌自我欣赏的能力,于是在课堂上打断了学生们的高声朗读,让学生把序言全部撕掉!在基丁老师的一再的“鼓动”与演示下,他们开始毫无顾忌的撕了起来!

他带头跳到讲桌上告诉学生,换个角度,看到的世界就与众不同。随后鼓励学生轮流站到讲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找全新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他鼓励学生阅读课本中难以读到的思想色彩浓厚的诗歌,怀疑权成,挑战传统。他鼓励学生去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发掘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二、基丁老师的教育理念与学生自卑情绪的冲突

突出的例子表现在学生托德·安德森(ToddAnderson)的身上,托德是班里一名内向并且因自卑而郁郁寡欢的学生。基丁老师的做法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诗,要他大胆地走到讲台前,闭上眼睛,自己则诱导他去想象那作诗时的意境和心情。终于,奇迹出现了:托德在基丁老师的激励下大声咆哮,现场创作出了一首精彩的诗歌,令所有同学自发鼓掌,刮目相看。他终于克服了自卑,战胜了自我。从托德的惊喜而又自信的表情中,观众感受到,基丁老师给他的充足的自信使他的一生都将有所改变。

在影片临近结束时,基丁老师回来收拾东西,即将走出教室的一幕,这个曾经最怯懦的学生托德忽然站在课桌上,大声说:“船长,我的船长!”以此为基丁送行。这让观众都感到欣慰,托德真的变了,不再懦弱、胆小,同样,这是基丁老师所付出的苦心的回报和见证。

三、基丁老师的开放式自由的教育思想与学校和家长为代表的保守力量的冲突

基丁老师不断向学生介绍有思想的诗歌,学生们受到感染,并追随着基丁的脚步创建了自己的社团“死亡诗社”。他们夜里避开守门人偷偷溜出寝室,聚集在郊外的山洞里高声朗诵,演奏音乐,讲鬼故事。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远离窒息现实让自身一切浪漫轻快的梦和追逐随青春舞动飞扬的所在。在这样充满激情的过程中,他们不再压抑自己,他们努力地享受着青春的自由,开始对生活、对自己有了崭新的认识,找回了自信。

基丁老师带学生去踢足球,每个学生在踢球之前必须大声喊出自己的誓言,“我要做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奴隶”,“我要做真正的上帝”。基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走路,他引用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诗句说:“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对于长期受到学校和家长禁锢的学生们来说那是一段天堂般的幸福时光,然而在那个时期,无论是学生们的诗社还是那些新颖的活动,一切都受到了来自家长和校方的非议和阻碍。因为在那所学校里,“传统、荣誉,纪律、优秀”是它的四大支柱,老师和家长都为了学生能考取名牌大学而循规蹈矩地教育和管束着孩子们。

影片在一次次的矛盾冲突中趋向高潮,沉静下来思考,激情和创新可谓是这部影片的一大主题。影片的这几组冲突向观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主人公基丁老师的激情,也同时给了当今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它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教师的激情蕴涵了不可估量的教育力量和感染力。从基丁老师的身上,不难看出教师的激情最重要的是来自对教学和学生深深的热爱。基丁老师热爱诗歌,热爱教学。更热爱自己的每一名学生。因为只有怀着对教育的热爱,教师才会安心从教,善教乐教,也只有怀着对学生深深的爱,教师才能潜心钻研教学,虚心耐心指导学生,寻求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洒脱自如。

基丁老师不仅博学,他更富于激情,这造就了他最为突出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乐观、自信、亲切、大方都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而这些元素在课堂上就会演变成一种上课的激情,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师的思想方法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所在。每个学生无时无处不在教师人格的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的熏陶,学生思想上无不打上了教师人格的烙印,这种影响既广泛,又深远。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个性思想各异,教师的使命已不仅仅能用“传道、授业、解惑”来诠释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一个老师无法用你的激情去感染学生,那你无疑算不上成功!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塑造,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激情,用激情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心中的共鸣,让学生在良好地情感氛围中得到情感教育。

教师的激情对学生熏陶和影响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也莫过于“润物细无声”了。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不是声嘶力竭的呼喊,激情应是真实的、发白内心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的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正如这部影片的另一个译名为《春风化雨》。从基丁老师身上,感受到的是激情源于爱心,激情来自自信,激情更源自真实。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基丁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他所传达的思想已深深地浸润了年轻人的心灵,成为他们不断追求理想、战胜自我的精神宣言。

激情带来改变,激情带来创新。基丁老师的激情感染了学生们,他们被改变了,他们不再被完全掌握在学校和父母的思想控制中。他们当中,懦弱的变得勇敢,莽撞的变得成熟,胆小的变得激情。纳克斯开始鼓足勇气追求克里丝;托德逐渐走出自卑,找回了自信;尼尔复苏了热爱的理想;查理更是以“死亡诗社”的名义,在校刊发表文章,呼吁威尔顿招收女生入学……教师在激情中教学,教育在教师的激情中得以创新。但现实也如影片中所反映的一样:创新需要与传统与旧习惯作斗争。就像学生们喊基丁教师船长一样,创新教育就需要有基丁老师这样的实践者,需要基丁老师带领学生像拿破仑带领他的船员一样,去发现新大陆,探索新领域,去寻找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方法、新方式,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各种潜能,探索教育的发展方向。

然而,影片的结尾却让人感到忧伤,尼尔开枪自杀,像一个诗人那样,在花开正绚烂之时,倏忽逝去;“死亡诗社”在学校以及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分裂;基丁老师受到谴责,被校方除名离校。这一切的结局也说明了在教育革新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一名有志推动教育发展的教师,他的教育理念很有可能不被理解和接受,但他要实践要坚持,不要怀疑自己,要努力去做!

作为一部优秀的教育题材影片,《死亡诗社》表现出对于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表达了有创造力的教师和创新性的教育策略、理念、方法在传统教育环境中面临的压力,但同时以此也更加触及和鼓舞了教育者对教育更深的反思。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之一就在于呼唤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新理念。

猜你喜欢

激情冲突创新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