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世界的电影
2009-04-01杜静芬
杜静芬
吴宇森,一位出色的华人导演,一位凤毛麟角的能在好莱坞拼杀出一片天地的华人导演,一位崇尚友谊与人情的华人导演,一经提起,人们总会把他与暴力美学,兄弟情谊,人性联系起来。他在电影界的成就,举世瞩目。在中国所有意欲走向世界的导演中,他是最成功的。虽然很多时候每一个国家的电影都有它的地域性,因为有很多地域性限制因素在发挥着作用,但是使自己的电影国际化是每一个导演在他的电影生涯中追求的目标。在吴宇森的电影中,包含着很多的电影国际化的元素。本文意欲解析这些电影国际化的元素,既然是从吴宇森着眼来分析的,那么最好还是从他的代名词——暴力美学开始吧!
一、从暴力美学的成因看吴宇森电影中的人性
相信关注吴宇森电影和关注电影的朋友对暴力美学这个概念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在开篇之时我还是想用吴宇森自己的话语来对它进行一次解释。吴宇森在答记者问的时候说:“暴力美学这句话是别人说的,我不清楚原因。大概是因为我常将动作艺术化,用唯美的角度拍动作戏。”同时他还明申他的用意是通过动作片的暴力画面让观众反省,传达他反暴力的中心思想。暴力美学其实就是观众对他的唯美的动作片的风格的一个肯定。
暴力美学,吴宇森这种电影风格的形成和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童年时生活在香港的贫民区,他有很多很规矩的邻居,也有毒贩,帮会,赌徒和娼妓的邻居。虽然对吴宇森来说,那是种地狱般的生活,让他目睹了太多的人世间的丑恶,但同时也让一些暴力的情节印记在了他的生命中。然而,也正是这些经历为他的电影提供了很多创作的素材和基础,也可以说这些是动作片中所谓暴力的来源。不过他很幸运,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父母的教育给了他正确的人生方向。同时,他自己还读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的书籍,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书籍中的义气和侠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这也是他喜爱动作片的原因之一吧!在他九岁的时候幸运又一次降临,他得到了教会的资助上了八年学,并且他的妈妈经常到电影院看西方电影,他在跟随妈妈看电影的过程中,不仅拥有学习电影的机会,也受到那些歌舞片的陶冶。歌舞片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他在制作动作片的时候。往往将动作舞蹈化,增强动作的美感和动用的情感表现力。这些都为电影美学部分奠定了基础。当然,优秀的作品的制作和独特的电影风格和形成与吴宇森的刻苦学习,对电影敏锐感知以及很好的综合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
吴宇森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在被许多的丑恶与暴力包围的同时,他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感受到的是人世间的温暖与感动。他尊重、尊敬身边的人,善于观察,善于领悟关于人生的很多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他很珍惜这些人世间的善良与友谊,所以在他的许多电影中,在表面上是拍动作暴力作品,但在外表之下透露出来的是让人温暖与感动的人性点滴。这些让人温暖的人性的揭示,正是吴宇森作品的特点,也是他走向成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人性中的友谊与人情决定了吴宇森作品主题的国际化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用来反映表现人类的生活与精神。历史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有深刻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价值认同和情感需求上会因该地域历史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找到更多的人在精神和情感世界中共同需要的那些空间,创作出一个广泛为人类接受喜爱的主题,对每一个欲使自己电影国际化的导演,具有重要的意义。
追求国际化,使自己的电影获得更多的人的认同和喜爱是每一个导演的梦想。虽然说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如何让代表着地方特色,地方文化,地方风格的电影拥有更多的观众,是一个很重要,本身存在矛盾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就要从现有的故事中提炼出能够让最广大的受众共同接受的主题。对于一种道德,一种文化传统,因为历史的原因,人们的喜爱会有所不同,但人性中的深沉的真善美,片刻中心灵上的感动,却是全人类所都能在心灵上共同感知的。
而吴宇森,无论他在香港拍的电影,还是后来在好莱坞拍的电影,尽管故事不同,尽管背景文化,社会习俗不同,尽管表现手法也有差异,但是这些电影在那些视觉上呈现的后面,让观众感知的却是那些人性中让人感动的点滴。比如他在好莱坞拍的电影《变脸》,他本来是想拍英雄杀了坏人,最后收留了小孩,但电影公司说美国文化不一样,观众不会喜欢英雄收养敌人的小孩。后来举办了试映,播放的结尾是英雄杀了坏人,回到了家里。但观众不喜欢,他们问为什么不让英雄来照顾敌人的孩子?然后导演向他道歉,又采用了他的建议。人性的情感是世界性的,虽然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吴宇森人生经历的感悟,他的电影的风格所展现的人性正好是与影片的主题走向国际化相吻合。
三、基于主体的吴宇森电影语言的国际化
电影是一门视听语言的艺术,是一门关于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它运用画面,音响塑造银幕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以视觉形象直接地、充分地感染观众是电影艺术的根本特征。
在使电影国际化的过程中,只有一些国际化的易于让人接受的国际化的主题,没有表现手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观众只能从表现形式,视觉和听觉上的信息来感知主题。现在一些电影存在的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主题先行,用语言或结果强调主题,但是却没有故事情节和细节的支撑。我期盼中的《画皮》就给我这样的感受。《画皮》的制作无疑是精细的,也不难看出主题的爱就是为所爱的人奉献和付出。但是我始终没有感到那些相互之间的爱都是从哪里来呢!但吴宇森的电影都是让你在自己在电影中去感知他的思想。
让吴宇森走向好莱坞的电影《喋血双雄》,西方人很喜欢。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很有国际性,其中的电影语言有技巧,有国际性。西方人在看《喋血双雄》的时候,不需要懂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语言,只通过表情和技巧的表现,就会领会到电影的故事和电影要表达的主题。
在创作动作片的过程中,吴宇森坚持动作是情绪的一部分,他不会为了动作而动作。他注重动作的美感,力量的表现。得益于刘家良。唐佳先生对动作片的演绎和表现手法,吴宇森在创作自己的电影《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时,将武术与歌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并且用了很多象征意义把动作更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在1989年的《喋血双雄》中,用慢镜头表现那些中枪和打斗的动作,并且插入在圣歌中白鸽飞过蜡烛的慢镜头,将动作的力量和美感表现到了极致。正是影片中这些被后人称之为暴力美学的应用,使他的电影呈现了他的思想,他对人性的感悟。
各种慢镜头的运用是吴宇森表现他自己情感的有效方法。慢镜头除了能够美化动作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表现刹那间牺牲时的英雄境界。他喜欢特慢的镜头来拍英雄片男主角,尤其是当时英雄的动作表现。有时,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他常常不告诉演员他是拍慢镜头。此外,慢动作有很强的音乐感,不同的慢动作具有不同的节奏感。
形式美感也是他电影语言的特色之一。许多导演都注重作品的形式美感。不同的形式美感表现了作品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吴宇森电影中,强调的是运动中的美感。如爆炸的场面,他往往不会强调死伤的惨烈,而强调爆炸产生的焰火,让人感到美的色彩和图案。用慢镜头来表现形式美在他的电影中也是常见的。用慢镜头拍人体动作时,除了表现力量、情感之外,还会呈现出一种舒缓、飘逸的美。比如在《谍中谍》中的一些跳跃的动作,汽车快速激烈追逐的场面。
另外,他的电影注重对细节的刻画。这不仅增加了影片内容的可信度,也将影片的情绪有效地传递给了观众。比如《变脸》中的对变脸过程的细节展示,比如《谍中谍》中的主角恻晴的特写,在眼神中对情绪传递的表现,等等。
电影本来就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虽然视觉部分的元素,图像在情感的表达上无国界,然而对于色彩,形式,构图的喜爱,每个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由于其历史文化沉淀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但这些在情感表达上有相通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视觉信息与音乐直接感知来领悟电影要表达的故事与主题。
在听觉上,声音可以分为对白、旁白、音乐和音效。对白和旁白都涉及语言。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语言在电影的情感中是一个作用比较大的地域性限制性因素。因为语言,即使有翻译,因为社会文化的不同,通过语言来准确地理解电影是有一些困难的。但是用视觉形象和音乐在传达情感,表示故事的进展时,人们理解感知却是无障碍的。而吴宇森电影的特点在于很注重用镜头,用画面,用视觉上细节来展示电影的故事和主题。所以。他的电影中有很多国际化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使他和他的电影走向了世界。
四、回顾与展望
暴力美学,作为吴宇森的代名词,充分地展现了吴宇森电影的特征,也折射了吴宇森的成长经历和他的电影人生。从暴力美学出发,本文探讨了吴宇森电影中的人性的表现,分析了这种表现是他的电影拥有国际市场的原因之一。同时对这些国际化的主题的电影语言和技巧的表现,使他的电影走向了国际化。
期望这篇分析能使中国的电影走向国际化的征程中铺垫一块砖石,也期望吴宇森在未来用他的电影将中国的文化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