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录片的创作与影响
2009-04-01施文超王逢瑚
施文超 王逢瑚
摘要本文讨论了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法,通过对现阶段及早期中国纪录片作品的表现和发展,来鼓励人们对纪录片的关注,并加强纪录片的内容性和艺术性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影响当代人们的思想意识,以此更加完善视觉影像艺术的发展,引导人们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关键词纪录片,艺术形式,意识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纪录片作为影像艺术的意识形态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精神领域。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直接取材于现实,同故事片一样也包含一定的“故事”因素,同样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办法来塑造人物、制造悬念和矛盾冲突。运用戏剧效果来实现其自身价值。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说过:“在纪录片里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出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的、最可塑造的和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现出来。”对于纪录片而言,创作的最重要前提是发现,创作者只有从生活的自然流程中去发现和捕捉,直接从现实中取材,从现实中去发现美,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纪录片作品。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美是生活,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话,那就是美的。”
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先是弗拉哈迪引导的风光纪录片风靡一时,把人们从虚构的电影故事带到了陌生遥远却真实的世界,再现了真实的魅力。接着,对准社会现实的记录片,又昭示了现实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主流,构成纪录片流派中分量最重、最体现纪录片类型特点的部分。也是纪录片一直存在的理由。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体制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纪录片在中国才悄然兴起,以《丝绸之路》和《话说长江》为代表,文化片、风光片大行共道。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一大批纪实性纪录片,如《流浪北京》《望长城》《远在北京的家》《十字街头》《壁画后面的故事》等等,是真正意义纪录片的开始。现阶段中国纪录片实践呈现以下特点:独立制作与大众传媒形成了相互补充的互动,制作元素的多元化,为纪录片创作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纪录片自身的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当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纪录片的创作走向大体一致。丰富的资源、日益改良的生存环境以及宽容的创作氛围给予中国纪录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发展的潜力和方向来说,世界纪录片正在深情地注视着中国。我们所面临的是怎样提升记录的水准,如何拣拾历史的碎片,在光影流动中重现尘封的过往,记录历史真实的一刻。
二、现阶段纪录片的创作与表现
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不仅吸引着众多的观众,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同时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影视从业人员投身于纪录片的创作与制作。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视音频技术为纪录片的创作与制作提供了越来越快捷、便利的手段,而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也成为纪录片发行与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纪录片创作有着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纪录片制作也有着独特的实现方式。国内外对纪录片的研究与探讨主要还是以理论研究和作品评析为主,很少涉及纪录片的创作思想与实现手法,特别是缺乏有关纪录片的编剧、导演与制作方面系统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教材。纪录片有时要受到真实性的制约。纪录片工作者会觉得故事片更能迂回地接近真实,因而他们从纪录片转向了故事片,但也有人认为纪录片比故事片更自由,因而又从故事片领域转入记录片创作之中。从创作手法上讲,纪录片叙事情节化倾向日趋强烈,它越来越倾向于一种“讲故事”的创作方法,而故事片则越来越倾向于纪录片式的朴实无华的纪实手法。这就是“纪录片故事化,故事片纪实化”倾向。
有人认为纪录片是现在进行时态,新闻片是过去完成时态,本人完全赞同此观点。纪录片必须有一定的故事性,没有故事性的纪录片只能是一种过程性的纪录,很难说是一种真实的纪录片,或者是对真实事件人物的创造性处理。新闻片纪录的往往是结果和现象,是结局和影响,故事性是通过解释说明、剖析等形式阐明的客观逻辑,是客观的真实的再现而不是历史的重现。现阶段记录片更重视的是故事的重现而不是重构,是事件本身发展逻辑与导演创造性处理的主观逻辑的混合体。
中国的另一位纪录片导演王兵曾以他长达九个小时的《铁西区》为人们所了解和称赞。该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获得众多大奖。这回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极端”的形式,长达3个小时的《和凤鸣》,几乎是一个镜头拉下来,中间剪切了不过几次。身穿普通家居衣裳的和凤鸣老师,坐在自己家中的沙发上面,回忆自己生命中痛彻肺腑的部分,一直谈到天色暗了下来许久,立在摄影机一边的导演才请她稍停亮起一盏灯。从表面上来看,这部纪录片没有任何电影语言,只是在访谈对象面前支起了机器,但是它的电影语言是通过某种“气息”而透露出来,这“气息”正是和凤鸣谈话的语气、她说话的节奏、停顿和神情的变化。这样的讲述不便打搅和中断,得让她按照逝去的生活在她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和色彩,一口气说下去。
中国导演陈为军的55分钟纪录片《请投票给我》入选2007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2008年亚特兰大电影节官方参赛作品;2007年国际纪录片联合会教育奖。这部片子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从小处着手,镜头下就是武汉市常青小学一个51个孩子的班集体。这部作品很特别,故事性很强,更像是电视剧。这个班集体里的故事、前因后果、戏剧性都被两台摄像机用镜头真实地捕捉到,甚至不需多加剪辑。用摄影机真实地记录了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让孩子们选出自己的班长,看看孩子们的民主、集体意识。看过他这部纪录片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读:政治、文艺、童心、教育……导演认为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他希望大家在看这部片子时,不要过分解读成政治的更深层面,不要拿成人政治选举的观点看孩子。
再有一位大家熟知的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在2006年完成的纪录片《东》,描写了画家刘小东在三峡和曼谷写生绘画的叙事内容。记录了画家绘画过程和三峡人们搬迁的状态,表现了生活在三峡的人们经济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会让我们发现幸福不能完全用钱来衡量……
三、纪录片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从某种角度来讲,纪录片反映的现实仍然是主观的现实,而那些最好的纪录片反映的都是人类的关注、一种责任感,能够和每一位个体和观众达到共鸣和共识。创作拍摄纪录片的动机是基于对生活感兴趣,为了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究事件背后的根由,纪录片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够给人类文化承前启后,而现在拍摄的纪录片也可以为后人提供丰富的影像资料。纪录片作为文化的核心,通过摄像机表达出来的光影能传达普遍的人文价值。如果想创作一个好的纪录片,就要有一个合适的主题。而导演自己的理解、表达、世界观是可以融入纪录片中去的,因为在做出选择时候,就暗含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在人类前进的过程中,总会有被我们忽视的边缘角落和人群,在对边缘性题材进行创作时要通过历史的比较与分析,阐释其性质和结构,从变迁的角度去探索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规律。抛开政治上的功利,把这份事业作为生命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探索、发现,为人类社会文明及历史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