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六“宜”六“忌”
2009-03-31夏桂存
夏桂存
当前,在一些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作文指导简单化、模式化,学生写作激情普遍不高,甚至有厌写、怕写情绪,学生在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缺乏精雕细琢,写作水平很难提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提出的要求是:感情要真挚,注意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独立的写作意识。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写作体会,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并总结出以下六“宜”六“忌”。
一.宜“激情洋溢”,忌“死气沉沉”。
作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激情四射、充满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个性得到完美的展示,同时让学生们的兴趣得到充分的调动。在这样的课堂上,你可以阅读名家经典,领学生迈进文学的殿堂;你可以展示学生的佳作,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你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文学才华的舞台。这样的课堂好似一场辩论会,同学们 “唇枪舌剑”、“硝烟四起”,在辩论中提高写作水平;又好似一场欣赏会,那优美的文字、细腻的语言仿佛潺潺的流水,情意绵绵、让人陶醉。在这文学气息浓厚的课堂上,学生的写作灵感得到触发,激情也会被点燃,原先厌写的情绪一定会荡然无存。反之,如果在课堂上学生态度消极,激情不高,不能主动参与交流讨论,即使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学生写作也很难有灵感闪现。硬着头皮被动去写,怎能有佳作出现呢?
二.宜“灵活多样”,忌“简单指导”。
在一些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上,一些教师作文指导千篇一律,方法简单,而且套用模式,大致程序是:出示题目——明确要求——阅读范文——方法指导——学生作文,但效果往往不佳。究其原因,要么是教师指导不求创新、死板教条,要么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面狭窄,对生活的思考过于肤浅,结果学生作文或轻描淡写,或空话套话。笔者尝试了以下方法:
1. 结合范文佳作,让学生剖析文章的成功之处,搜寻文章的闪光点,并交流阅读感受,从中悟出写作的方法,获得写作的灵感。如我在教学生写《沟通》一文时,结合满分作文让学生走近作品,共同探讨作品特色,让学生懂得沟通不仅指人与人的沟通,还可以指人与自然的沟通,在沟通中感悟亲情的伟大和无私,体会到人生的真谛。通过交流,学生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思绪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写作自然流畅自如。
2. 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评点作品的成与败,既要看到作品的闪光点,又要发现作品的瑕疵和不足,在交流中领悟写作方法和写作要点。这样,学生写作就会沿着正确的写作思路写下去,避免走进各种写作误区。
3. 俗话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为此,我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这样,学生既观察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又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如写《感悟自然》一文时,我把学生带到公园、田野,让他们边看边议,这样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无穷魅力,又从中获得了人生感悟。有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潺潺流淌的流水让我感到了时光的流逝,茁壮成长的树苗让我看到了奋斗的力量,搏击长空的雄鹰让我悟到了自信的神奇。再如写《走近》一文时,我又把学生带进工厂、机关,让学生贴近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职工们的酸甜苦辣。这样,学生既得到情感的熏陶,也能写出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文章来。
4.课堂上教师不能“一手包办”,应让学生唱主角。在教师引导点拨下,学生既可分组讨论,也可集体交流。或探讨构思方法,或交流习作提纲,或沟通写作体会,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人见解,而教师只能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三.宜“精雕细琢”,忌“只写不改”。
据笔者了解,学生在完成中考作文时,往往由于时间关系,几乎不打草稿。而平时认真写作文草稿的初中生也很少,“草稿”仿佛就是“定稿”,缺乏修改的习惯。不少同学作文从不打草稿,提起笔来洋洋洒洒、一蹴而就,字数凑足便“交差”。岂不知,这样的文章会漏洞百出,小到字、词、句、标点,大到观点表达或文章结构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古今文人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贾岛“推敲”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曹雪芹的《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大文豪鲁迅修改文章更是“毫不手软”,据说曾把一千多字的文章“削减”成一百多字……那么如何修改文章呢?作家叶圣陶认为,把写成的文章念一遍是个好办法,可以检查是不是通篇上口,然后在字词句章上进行锤炼、加工,从而达到文从字顺、情真意切。
四.宜“互改互评”,忌“孤芳自赏”。
当前,学生在写作上的交流并不多,往往把自己的作品视如“珍宝”,“羞于见人”,除了老师有“特权”浏览外,别的同学很难“一睹芳容”。而如果让学生互阅、互评、互改,很有好处:其一,可以了解各自习作中的得与失。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别人的眼中,可以发现你习作中的闪光点或不足,这可能是你所想不到的。其二,可以使学生习作互补借鉴。有的习作构思独特、大胆创新;有的习作文采飞扬、绚丽多姿;有的习作语言流畅、行云流水。互评互改中,学生会受到启迪,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宜“深入挖掘”,忌“平淡处理”。
限于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文化层次,他们的习作如初春的幼苗,往往显得有些稚嫩,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佳作。所以,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好的作品,并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精加工”,然后在班级交流,在学校文学社期刊上发表,或向一些报刊杂志社投稿,一旦发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让这些同学尝到写作的甜头,又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典型与榜样。与此同时,还可以发现一些文学“苗子”,为他们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打好基础。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佳作“平淡处理”,很难调动起写作爱好者们的积极性,这些同学写作欲望一旦下降,作文就很难做到精益求精,写作水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六.宜“下水游泳”,忌“纸上谈兵”。
应该说,写“下水文”的教师不少,其中也不乏一些佳作,但能长期坚持写“下水文”的却很少。究其原因,大多数语文教师苦心钻研教学,精心设计教法,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环节上,而忽视了练习写作,导致用笔生疏,教师自身写作水平下降,殊不知一个写作能力一般的老师怎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写作人才呢?同时,由于长期不“下水游泳”,就无法知道“水”的深浅和“水”的温度,对学生能否掌握写作要领,写出好作品就没有底。尽管教师在作文指导上花了不少工夫,但只能是“纸上谈兵”,脱离学生的实际,就很难把握学生习作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写作也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时尽管也明确了写作要求,突出了写作重点,学生对写作方法还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作文指导效果甚微。反之,如果教师也积极投入到写作浪潮中去,与学生一起研讨写作的秘诀,感悟写作的乐趣,既提高了自身的写作水平,又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同时还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何乐而不为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学生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总之,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才能让学生在新形势下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来,作文教学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