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砂之上的俗世佛国

2009-03-31桑吉梅朵

新西部 2009年1期
关键词:丹霞地貌石林石窟

桑吉梅朵

到位于甘肃永靖县炳灵寺——十万众佛高卧之地,无论起山路还是走水路,首先扑入我们眼前的便是高耸于天际间的奇峰石林。

从水路到炳灵寺是一路的诗情画意。自刘家峡大坝处入水前行不远,心里想着是在黄河上行船,却有东海汪洋泛扁舟的感觉,碧玉般澄净明澈的水面无风无浪,但那碧波无际的水面漫无边际,坐在船上的人觉着自己就是那船行处溅起的一粒水珠了。至汇入黄河的支流宁川河入口处,积石山从远处迎面而来——白云之下燃烧的山体映射于碧水间。自此山环水绕,山峦如削耸如石林,丹霞映水烈焰升腾于大河之上。

从陆路至炳灵寺少了些水路诗意,却自有情趣。车在山顶行驶,探身俯瞰,不知是月落人间还是梯田在银河之畔。牛羊缀于薄雾似有似无的悬崖间,一柱石笋立于云雾之中。更远处云雾间的山影闪烁,但也能看出初唐释道世的《法苑珠林》里描述的影子:“众峰竞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只是少了“松柏映崖丹青饰岫”的景致。而近前,行车之旁就是看不见底的悬崖,关上车窗之后那目光还停留在远山云雾间。

峰影柱石

车到黄河岸边的时候,一眼看到的便是黄河尽头一壁石林了。

黄河是从积石峡奔涌而出再入炳灵峡的。出了炳灵峡河床陡然开阔起来,浊浪汹涌的黄河水此时也宁静无波,静影澄碧。如果是在天气晴好的黄昏,碧水中林立的群峰层峦叠嶂红艳夺目,飞霞如流火般点燃了巍峨峻奇壁立的峭岩,此时的炳灵湖宁静中绚烂的热烈光彩流溢。

河之南是一方绿洲树影婆娑,河之东便是顶着水势而耸的一面石壁了。只这一面石壁,让黄河水温顺地折南西而流,再转东北而入刘家峡。石壁之上,从东北向西南蜿蜒巍峨着竞秀争奇的石柱峰林,如刀剑林立于阵前,被唐代名将李清称为“天下第一奇观”;又如万笏朝天于京畿,被唐代大儒称为“实天上之灵奇,人间之绝色”。千万年来,无论历史烟云几多变换,巍巍石林,俊奇恢宏,苍雄壮美,气象万千。

在老百姓眼中,这一面流火般的丹霞石林,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上天赐予他们的一个世俗世界。林立的峰柱,柱柱象形,峰峰写意。

“走向喜马拉雅山”——山坡是漫长的,但两位登山者已经行至半山,再走几天,他们或许可以到达顶峰,而在那里可以看到无限的风光。

“四口之家”——高大的父亲给孩子们以伟岸的形象,左边的母亲抚抱着孩子。这或许是一个冬天,母亲只是默默地将身上所有的温暖给孩子。中间两个孩子整个冬天都依偎在父母亲身边,感受着父亲给予的幸福并感染着天下人。

“久别重逢”——应该是哪一对情人或亲人?有人将其想象为薛平贵与王宝钏的重逢,身在西域的人们熟悉征西的薛平贵,曾经为身处寒窑一十八载的王宝钏泪水涟涟,期盼着这一对情人应该是薛平贵与王宝钏。也有人将他们想象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相逢。文成公主远嫁西域从积石山走过,让文成公主与藏王相逢的形象在此驻留更是人们美好的向往。我更倾向于这对情人是文成公主与藏王,原因是我从赤色石林里读出了松赞干布风尘仆仆的期待,读出了文成公主的绵绵情意。

丹霞赤壁之上一组关于家与爱情与亲情为主题的画面,距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地亲近。如果将其解读为其他寓意,也不是不可,但更多的人们更愿意将其进行世俗的解读。

黄河之北是大寺沟。两座石柱群雄立沟口,昭示着此地的不凡。其东是簇拥一体的五块柱石,高约十多米。角度不同,五块柱石呈现给人们变化不定的形象:站在黄河来水之处,是一副“望断天涯”的旅者;站在正西方仰观,见五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躬迎从黄河之水上驾舟而至的远方客人,谓之“五僧迎舟”;如果站在大寺沟向东南方向远眺,眼前的“五僧”转向变化为一峰奋力远行的骆驼……

顺大寺沟一路走下去,山有多深,景亦有多奇,峰峰象形,石石成景。奇峰怪石构连成串相扣,遥相呼应,展现出一个气象万千的神奇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视物造型,旅行者惊叹浮想随形赋名。此景此象,引古今人物叹为观止。

丹崖洞窟

石林是一座浩瀚的天然雕塑馆,而藏在石林间的炳灵寺石窟则是一座巨大的人造艺术雕塑馆。

大禹导水,让黄河切开积石山,也便切开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一条河,生生地将两座高原分开,生活在两座高原上的民众就有了两种生活方式,或者,就有了两种生活境界。然而,那些生长在民众心底的精神,那些引领人生之路的信仰,岂是一条河流能够阻隔的。1600多年前,是谁秉持神灵之旨,让十万佛从遥远的西方走来,走过青藏高原涉过黄河,高卧于积石山中?在岁月的风雨里,那些心怀虔诚之人,在其后各朝各代一千多年里相继开窟造像,至今有窟216个,造像800多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各种类型的佛塔50座,馆藏彩陶金铜像,唐卡,佛经等4000多件。十万大佛高卧于大寺沟中,这是何等辉煌的气象I

保存完整的169窟是西秦艺术珍品,是一部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窟内十六国西秦时期的造像,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特色。窟内造像大部分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造像的神采和意境至今依然生辉。窟旁高达27米的大坐佛,面带微笑,和蔼慈祥,传说为文成公主进藏时随带的工匠雕塑而成。

除了泥塑作品之外,炳灵寺留传千古的雕塑艺术中石雕作品也是引人入胜。十六国时期通常出现的近似圆雕的佛,菩萨等形象外,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佛传或佛本生故事的大面积的浮雕。这些浮雕作品,一方面丰富了佛教雕刻艺术的内容,另一方面装饰了窟龛的壁面,使北魏时期的窟龛更加庄严辉煌,艺术风格也由十六国时期的粗犷奔放转为细致入微。到了唐代,无论是石雕,还是泥雕,都呈现出饱满富丽,热情奔放和充满活力的风格,从某种角度体现了一种意气风发和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尚。

炳灵寺石窟还有近1 000平方米的壁画。这些壁画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自十六国时期佛教兴盛以来,西北地区佛教艺术、绘画艺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独特新颖的艺术感染力。在1 69窟,那些经历了1 600余年风雨沧桑的壁画,仍保持着鲜艳如初的色泽。在北壁有一幅较大型的佛说法图,画面上的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双手曲臂上扬作说法状,头光及背光外有象征性的菩提树枝叶,莲台下绘圈状翻转的水波。佛两侧绘二菩萨拱手向佛侧立,右菩萨后上方又绘两袒露上身的飞天,手持供物,飘带飞扬,身躯呈“U”字型迎佛飞舞。在西秦壁画中,无量寿佛背光上的一组伎乐天,手持上鼓、箜篌、阮成,排箫、筝等乐器,生动形象。在一些小巧玲珑的佛龛中,还遗留着许多装饰画,其中以藻井最为精美,以华盖为中心,四边饰以植物纹、云纹,火焰,宝珠、垂幔等,变化巧妙,色泽艳丽。

赤壁丹崖

有人说:“石窟无处不丹霞”,也有人说:“丹霞一片石窟一壁”。有专家在考察了丹霞地貌与佛教石窟之后得出结论:佛教石刻,石窟与丹霞地貌的地理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或者说丹崖赤壁是佛教石刻,石窟的最佳载体。

丹霞地貌是地质构造变化之后接受外营力剥蚀演化的结果。其岩性基础是“红色陆相碎屑岩”,形态特色表现为“赤壁丹崖”,呈现出“色渥如丹、灿若明霞”的壮丽景象。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从地貌形态和岩性等方面考虑,丹霞地貌都是开凿石窟的首先选择。

丹霞地貌的色彩美、形态美、结构美、意境美与佛教的教义、佛境、崇拜有许多相似相容之处。丹霞地貌的自然美在佛教石刻石窟中也常被借用来讴歌佛国的欢乐与美妙。另外,丹霞地貌垂直节理发育,往往形成高达数十米的悬崖峭壁,与崖壁前的河流沟壑组合,有利于突显佛像,营造庄严的佛教气氛。

炳灵寺现存窟龛183个。共有石造像694身,泥塑80身。其地层出露部分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由浅红色砂砾岩组成,岩层内有大小、成分不同的砂砾石,在遭受强烈的热力风化,寒冻风化和盐风化后,形成蜂窝状的空洞,小的仅数厘米,大的数米,数十米,遍布崖面,只要稍加开凿就可以形成石窟。

169窟高15米,宽26.75米,深19米,位于山岩顶端,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天6然不规则洞穴,窟内的佛龛或依山崖形势,或利用崖壁空间修造,由于窟内几无平整的岩面,大多依岩势凿孔设桩,用木料及编织荆条为骨架做成背屏式佛龛,或置木板为龛底,于其中造像,因地制宜,形式不拘一格。171窟的唐代弥勒佛大坐像,高27米,依山雕凿,石胎泥塑,雄浑庄严。

观察炳灵寺造像壁画,便发现岩性是决定石窟艺术表现形式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岩性,因组成物质的差异,粒度粗细,胶结程度各有不同,带来了不同的石窟艺术形式。在白垩纪砂岩发育的炳灵寺,岩性结构均匀致密,石质不太坚硬,雕刻性好,适合精雕细刻,所以炳灵寺造像呈现出小巧玲珑的特点。同时,丹霞地貌的物质成份也决定着佛教石刻石窟的艺术风格。

猜你喜欢

丹霞地貌石林石窟
美丽丹霞地貌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峥嵘向上石林峰
感受自然风光,学习革命精神
夜宿石窟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夜宿石窟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
路南石林